董一凡
西班牙電網日前出現故障,電力供應在5秒內驟降15吉瓦,電力缺口短時間內劇增,導致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國南部出現大面積停電,波及超5000萬民眾,引發交通癱瘓、通信中斷、公共服務陷入混亂、人員傷亡等緊急狀況,甚至可能使西班牙2025年的GDP增長率下跌0.1—0.2個百分點。此次歐洲近年來最嚴重的停電事故,是對歐洲能源領域的一次重大沖擊,暴露出歐洲各國電網的脆弱性,以及歐盟在能源政策和發展上存在的短板,更凸顯出統籌應對能源安全多個維度問題的重要性。
歐洲一直以來對能源安全充滿焦慮,長期將對能源安全關注的重心放在與地緣政治相關的能源供應問題上,并將其作為推進能源效率提升、推動能源轉型等政策的重要因素。俄烏沖突爆發后,歐盟開始以“與俄羅斯徹底脫鉤”為目標制定其能源政策,并以此為錨點推行能源進口多元化、發展綠色能源、節能減排、共同儲備計劃等多種舉措。在通過各種手段實現對俄羅斯能源進口的極限壓縮后,歐盟方面將其視作提升能源安全最重要成績,歐盟委員會還在此基礎上提出“逐步退出俄羅斯能源進口”的計劃。然而,在地理上遠離俄羅斯、在能源供給方面不依賴俄羅斯的伊比利亞半島發生的大停電,說明歐盟在保障能源安全方面需要做的,遠不止降低對所謂“不可靠”國家的能源依賴。
一般來講,能源安全是指在不危及一國主要價值和目標的前提下,確保以合理的價格提供充足、可靠的能源供給。保障能源供應的穩定性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在保證進口能源供應穩定的同時,還需要整個能源系統和供應體系正常、合理運轉。歐盟及其成員國在能源政策上對一些結構性風險的忽視,是此次能源危機背后的重要教訓。
首先,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需要更為穩固的“基本盤”作為支撐。近年來,歐盟的能源轉型被認為十分激進。2023年,歐盟可再生能源占整體能源消費和發電量的比重分別為24.5%和47%,西班牙更是成為歐盟內部該領域的“領頭羊”,其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超過50%,甚至在不久前實現了全天使用可再生能源供電。然而,可再生能源也具有不穩定性,這一點也因其占比提升被急劇放大,因天氣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電力缺口或電力設施超負荷運轉的問題更為突出。西班牙環境大臣里維拉雖不同意將停電作為反對可再生能源的借口,但也承認可再生能源需要更多的電網建設、儲能配套以及跨國互聯合作來加以支持,單獨推進、缺乏配套設施的綠色能源轉型風險極大。在加強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如何避免在能源轉型中“步子邁得太大”,改善傳統能源發電設施供給能力下滑的困境,也將是歐盟各成員國面臨的“大問題”。
其次,增強能源基礎設施運轉的可靠性迫在眉睫。歐洲將能源等領域基礎設施視作“關鍵基礎設施”,但常側重于從網絡安全、防范外資控制等方面“提升其運營安全性”,而沒有解決歐洲電力設施的老化問題。歐洲電力設施因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較早,許多設施未能及時得到翻新和更換。例如,70%的西班牙高壓輸電電路始建于20世紀70年代,歐洲一半以上的輸電線路也已經使用超40年。老化線路的輸電能力和穩定性,已然跟不上因居民用電增長和數字產業發展所帶來電力需求的增加和電力系統穩定性要求的提高。而歐盟近年來的能源政策更多顧及的是發展綠色能源產業和提升各國電網聯通性,對原有電力基礎設施維修、改造、升級等卻很少涉及。
可以預見的是,這次停電將會引發歐洲乃至全球對于能源安全和能源轉型路徑的深刻反思。從多維視角考慮能源安全措施、制定能源發展路徑,已然成為此次事件帶來的最大啟示。西班牙政府已宣布將汲取教訓,修訂本國能源安全戰略,其他歐盟成員國也將重新審視其能源安全方面的短板。將預防風險的視角投向“減少依賴”以外的更廣泛領域,同時從系統穩定性的層面考量核電、傳統能源等“不環保能源”應有的地位和角色,或將成為歐盟各成員國及世界其他國家在制定能源政策時優先考慮的問題。(作者是北京語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副研究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