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兩天的時候,中國工商銀行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之上,原因是有顧客從工商銀行購買了金條之后去金店打首飾,結果剪開金條后發現,疑似有雜質。
顧客隨后將這件事情曝光到了網上,引發了輿論的極大轟動,要知道,中國工商銀行可是八大行之一,而銀行也是老百姓最信賴的地方。
如果真的像這位顧客所說的那樣,從工行購買的金條出現了疑似雜質,那就意味著金條摻假,工行的信譽就徹底塌了。
那么事實真的像這位顧客所說的那樣嗎?工商銀行也迅速介入了這起事件的調查處理之中。
與此同時,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網上出現了很多關于工商銀行出售摻假金條的文章和視頻。
在這里也要提醒大家一句,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在沒有真憑實據之前,僅憑網上的一段視頻不要輕易下決斷,更不能發表那些不實的言論。
要知道,在網上制造謠言,傳播謠言,散播謠言,同樣都屬于違法行為,造成嚴重后果的也會被追究法律責任。
事實證明,每件事情發生之后,都應該讓子彈飛一會兒,老話曾經說過,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但是現如今,眼睛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實的,2025年5月9日,工商銀行對這件事情做出了回應。
售出的金條出現雜質的情況不屬實,經過專業的檢測,金條的含金量為99.99%,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千足金和萬足金。
金條所謂出現了雜質,是金條出售后,外部附著物,經過專業清洗后,已經脫落了,事件一下就出現了大反轉。
其實在前天的時候,媳婦就和我討論過這個問題,工商銀行有沒有可能出售摻雜雜質的金條。
當時就笑著回應他,絕對不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首先,中國工商銀行是國企,是央企,不可能出現這樣的事情。
而且工商銀行發售的金條肯定是經過嚴格的,層層的程序把關,絕對不可能出現摻假的事情。
果不其然,事件一下就出現了大反轉,工商銀行作為中國的國有銀行,怎么可能會出現售賣假金條或摻有雜質的金條呢?
通過這件事情也給我們所有人都提了一個醒,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學會用自己的思維邏輯方式去思考問題,不要像鸚鵡學舌一樣,人云亦云。
老話說真金不怕火煉,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通過這件事情也再次證實了中國工商銀行的信譽絕對是有保證的。
另外,對于在這起事件當中發表不實言論的,工商銀行會用法律手段追責嗎?對于這樣的事情,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