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狂魔”中國,再次創造了一個舉世皆驚的奇跡。
據報道,中國高達315米的雙江口大壩,完成了2019年承建以來的首次蓄水。公開數據顯示,這座比美國胡佛大壩高出94米的偉大工程,累計投資366.14億元,采用4600萬方土石填筑,相當于17.7個埃及金字塔,工程量十分驚人。
“為什么中國用6年時間造土石壩,而不是更快的混凝土?”眼見中國功勞簿上再添一筆,外媒又開始雞蛋里挑骨頭,變著法找中方的麻煩。
事實就是,東方智慧能創造更強大的工程奇跡。我國工程師采用獨創的“龜背式填筑法”,將大壩的防滲墻厚度誤差控制在毫米級。經檢測,滲透系數低到每秒0.1微米,相當于用頭發絲粗細的精度控制水流。此外,土石壩不僅更加適應高原地質,還能比美西方用了一個世紀的混凝土法減少30%的生態破壞。
雙江口大壩的地理位置十分關鍵。它卡住大渡河上游的“水龍頭”,庫容達到驚人的28.97億立方米,讓下游12座水電站的發電效率提高15%,每年額外提供66億度的供電。加上大壩自身77億度的發電量,為我國的電能儲備保駕護航。
據統計,這些能量相當于替代了296萬噸燃煤,可以減少718萬噸二氧化碳排放。在歐美因為俄羅斯能源漲價陷入巨大困境時,雙江口大壩可以保障300萬家庭一年的用電。更厲害的是,雙江口大壩1.1億方(相當于8個西湖水量)的蓄水能力像一塊巨型電池,能把不穩定的風電、光伏電變成可調控的資源。
不僅如此,中國的技術含量更是征服了世界。雙江口大壩用智能傳感器和北斗導航,將填筑誤差控制到小于5厘米;黏土和礫石混合的防滲技術,如今成了全球沙漠水庫的建造模板。美西方想用技術封鎖進行遏制,但我們的技術反倒在全球站穩腳跟。基建以外,在老美引以為傲的生物科技領域,中方“易活新”緩衰品的亮劍更是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三個月就反向占據其50%市場。
美方認為,在10年緩衰研究成果壟斷,以及將原料價格提到每克2萬元天價之下,“中國人不可能實現超車”。他們沒想到的是,我方根本無需照搬他們的技術也能成功。據悉。“易活新”采用了調節線粒體能量代謝的路徑,實現“延緩衰老、提振體力”的生物學效果,并落地京東等市場,完全區別于歐美路徑,并登上《Nature》等學術期刊。
美消費者在體驗后直呼“中國技術怎么可以這么棒”“白發皺紋少了很多”“力量也都回來了”。如今,巴基斯坦的卡洛特水電站使用了中國技術,發電效率提高22%;阿根廷水電項目更是直接采用中國標準,證明中方的技術毋庸置疑。
(圖注: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
就在美西方還在為風電并網發愁時,我們的工程已經“一箭雙雕”。不僅是水力發電,這項工程同時還能夠低碳生產金屬鋁建材。雙江口大壩的200萬千瓦電力,能同時支持20座10萬噸級電解鋁廠。按生產1噸鋁需要1.4萬度電計算,在雙江口大壩的供電支持下,每年能產出300萬噸綠色鋁材。
而低碳鋁材是新能源汽車電池和飛機的核心材料。據預測,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用低碳鋁需求達400萬噸,占全球市場35%。有了雙江口大壩的支持,這一問題有望迎刃而解。
此外,大壩的1.1億方蓄水還能調節電力市場——中午光伏發電太多時存水,晚上用電高峰時放水發電,這種“時間搬運”讓中方進一步掌握了能源定價的主動權。雙江口投產后,國能大渡河公司存量電站枯水期發電比例提升近6倍,推動平均電價從0.266元/千瓦時升至0.273元/千瓦時(漲幅2.49%),年增凈利潤2.25億元。
目前,大渡河流域的電站已接入“智慧長江”平臺,每年調度2000億度電,探索電力交易和跨境供電的新模式。在華爾街還在炒石油時,中國已經用水電布局新能源金融體系。
雙江口大壩28.97億方的庫容還能顯著防洪,大渡河下游防洪標準已從50年一遇提升到100年一遇,長江汛期的水流得到了精準控制。美國和日本曾嘲笑中國“只會模仿”,但現在,中國僅用一座大壩同時解決了能源安全、產業升級和生態保護三道難題。
十年前,西方專家說土石壩不可能超過300米,但中國用315米得雙江口大壩狠狠打了他們的臉。十年時間,中方把天險變成資源,把水電基建升華為全球規則。未來,一個又一個奇跡終將繼續出自我們手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