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為了更好地應對納粹德國的威脅,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悍然下令,出兵波羅的海三國,并將三國吞并。
在二戰之前,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三國,原本是獨立的。雖然他們在歷史上也曾被沙俄統治過,但在沙俄帝國崩潰之后,他們就已經取得獨立,而且獨立了幾十年。
波羅的海三國面積很小,人口也只有100萬的規模,再加上他們位于波羅的海沿岸的得天獨厚地理優勢,肥沃的土地和豐富的資源,讓獨立之后的波羅的海三國小日子過得頗為滋潤,三國的人均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普遍要高于蘇聯。
以愛沙尼亞為例,在并入蘇聯之前,愛沙尼亞居民中受不同程度教育水平的人數和比例,都遠高于蘇聯。30年代末,愛沙尼亞9~49歲的居民中識字人數,已經占到了98.6%。
而在普通民眾最關心的收入方面,愛沙尼亞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國民財富,在蘇聯各加盟共和國之中排名第一,拉脫維亞排名第二,而立陶宛則排名第三。
所以,三國雖然小,但波羅的海三國卻并沒有重回俄國的打算。從來以實力論英雄的斯大林可不這么想。
為了蘇聯的安全,他可以與納粹德國瓜分波蘭,對于吞并波羅的海三國,自然也沒有絲毫的心理負擔。就這樣,毫無抵抗之力的波羅的海三國,被直接吞入蘇聯的腹中。
在此之后,波羅的海三國在蘇聯的版圖之內,整整待了半個多世紀。
公平而論,蘇聯對于波羅的三國并未一味苛求,其實還是頗為善待的,給予的政策也十分寬松。
比如,進入蘇聯體系之后,本就受教育率極高的愛沙尼亞,文化教育事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人口只有百萬規模的愛沙尼亞,擁有20萬普通學校學生,1.5萬職業技校學生,2.39萬中等專業學校學生,以及2.5萬高等院校學生,人均受教育率仍然保持極高的水平。
波羅的海三國對于恃強吞并它們的蘇聯,其實始終不服不忿的。因為,在這之前,他們的生活水平比蘇聯絕大多數地方都高,而并入蘇聯之后不但有人管,而且生活水平也不如之前。
更為關鍵的是,原來波羅的海三國因為收入較高水平更好,對蘇聯境內的其他蘇聯其實是有優越感的,而這種優越感隨著被強行并入足聯且生活水平受到影響,迅速轉化為怨氣和憤怒。
不僅如此,由于蘇聯對于其他民族的一貫粗魯和壓迫,進一步加劇了波羅的海三國對蘇聯的不滿。
比如,蘇聯曾通過流放原住民和遷入俄羅斯、烏克蘭族的移民,改變波羅的海三國的人口結構,通過強行推行俄語教育,關閉本土語言學校,以及取締天主教活動,進一步加劇了波羅的海三國的不滿。
在蘇聯強大時,這種小國的怨氣和憤怒無足輕重,頂多增加蘇聯對于波羅的海三國的統治成本而已,并無傷大雅。
隨著蘇聯的沒落,尤其是80年代蘇聯陷入危機之時,小小的波羅的海的最先跳反,就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推翻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牌。
雖然蘇聯的解體有著極其復雜的原因,但是,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三國的最先跳板并宣布獨立,無疑是蘇聯解體的導火索。
所以,從波羅的海三國被蘇聯強行并入,卻率先獨立的例子就可以看得出來,一個經濟發達、人民生活水平很高的地區,即使被武力強行吞并,這片土地的民眾也是十分不服氣的,對于吞并他們的大國,也總會有其強烈的反感和不滿。
這種不滿,不但不會隨著時間的消失,反而會隨著時間的積累而愈發加重,只要給他們借口,他們就很容易成為這個國家的不穩定因素。
類比普通民眾,其實也可以很好的理解,比如說,你的生活水平很高,小日子過得很滋潤,突然本家的家族說讓你并入家族,家產充公,生活水平因此下降。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再有集體意識,相信你也是極為不爽的。而每次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也總會不自覺的將原因歸咎于大家族的吞并。
所以,雖然波羅的海三國之于蘇聯,與臺灣之于祖國大陸并并不相同,但是,道理是較為相近。
如今,臺灣島因為美國的扶持和機遇等問題,平均人均生活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比大陸還需要高上一些。
在這種情況之下,擁有心理優勢的蛙蛙們,必然不愿意和平回歸大陸,因為他們會覺得,并入大陸吃虧了,生活水平會下降。
即便大陸給予再多的優惠條件,承諾生活水平不下降,它們也必然是不滿的,是居高臨下的,一旦遭遇任何經濟波動,也會無腦的將原因歸咎于祖國。
如今的香港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在人均GDP只有港島幾十分之一的情況下,我們收回來港島。
但是,在英國等西方國家的居心叵測埋雷之下,明明因為祖國大陸的幫助和讓利才保持繁榮穩定的港島,不但沒有多少感激之情,反而屢屢鬧事,令人無比惡心。
所以,想要徹底收復臺灣,最好的方法其實不是惠臺,更不是讓利,而是徹底的窮臺困臺。
一旦臺灣回到它本該在的位置,變得貧困和潦草,那么,即便為了更好的生活水平,蛙蛙們也會哭著喊著請求并入大陸,而不是如今我們過于抬舉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