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邊界以兩河一山為主要地理依據(jù),兩河指的是圖們江和鴨綠江,一山則是長白山,在1962年中朝邊界條約定型時,不僅長白山被一分為二,在鴨綠江口的薪島和綢緞島兩個島嶼也劃給了朝鮮,那么,當初為什么要這么劃分?時隔多年,鴨綠江口又有哪些巨大變化?
中朝劃界結(jié)果
朝鮮是我國東北地區(qū)重要的陸上接壤鄰國之一,按照邊界條約,中朝邊界線總長1420公里。
關(guān)于圖們江,全長521公里,其中除了下游末端17公里出海口因歷史原因,成為俄朝邊界外,剩下的504公里都屬于中朝邊界,這部分占兩國總邊界的37%。雖然失去了圖們江出海口,但我國仍保留其出海權(quán),這里也是我國東北地區(qū)通往日本海唯一的內(nèi)河通道,但因俄朝友誼大橋的存在,導致我國出海受限,不過如今隨著俄朝兩國跨圖們江新大橋的開工,給我國東北出海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長白山段邊界則是中俄邊界線中最短的一段,長約107公里,占邊界總長的7%。不過根據(jù)條約,以天池為界,長白山被一分為二,天池水面54.5%劃給了朝鮮,我國則保留了剩下的45.5%。其中長白山的主峰白云峰位于我國境內(nèi),最高峰白頭峰則在朝鮮境內(nèi)。
剩下56%的邊界,則都是鴨綠江,鴨綠江全長795公里,從西南面鴨綠江的入海處直至鴨綠江源頭,全程都是中朝界河。按照協(xié)議,兩國以鴨綠江主航道中心線為界,不過受島嶼位移、河道淤積等自然變遷影響,關(guān)于江上島嶼的劃分進行了微調(diào),在鴨綠江上已勘察的島嶼共有205個,中國只占有78個,其余127個都歸屬朝鮮,其中便包括出海口兩座重要島嶼薪島和綢緞島。
薪島位于鴨綠江口主航道西側(cè),靠近我國一側(cè),面積大約4平方公里,綢緞島則位于鴨綠江老西航道以南,與我國的大臺子口岸隔江相望,面積約67平方公里,受泥沙淤積河水沖擊影響,目前薪島和綢緞島已經(jīng)連為一體。這兩座島嶼形成時間都不長,薪島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出現(xiàn),綢緞島要更晚一些,大概在20世紀中葉。
但19世紀30年代,日本曾將薪島私自劃入朝鮮殖民地,并且在1942年日本在上游建設(shè)水豐電站,導致下游水文發(fā)生變化,加速了綢緞島的形成。
目前薪島和綢緞島距離我國更近,最近甚至只有0.14公里,相當于只隔著一條“小溪流”,但距離朝鮮卻達到了2.87公里,明明更靠近我國,為何當初劃界卻將兩島劃給了朝鮮呢?
實際上,由于鴨綠江的特殊性,中朝邊界以河岸為準,通過水面寬度劃分國界,如此一來,即便河道變遷,也不會產(chǎn)生爭議,而當初劃界時,綢緞島和薪島更靠近朝鮮一側(cè),因此,考慮到現(xiàn)實情況,兩島劃入了朝鮮,我國做出的一定讓步,也成功解決了中朝邊界的歷史遺留問題,為兩國邊境的長期穩(wěn)定和建立深厚友誼奠定了基礎(chǔ)。
只不過,鴨綠江的流水侵蝕和泥沙淤積導致出海口的河道和島嶼仍在不斷發(fā)生變化。
鴨綠江口現(xiàn)狀如何
原本鴨綠江口有東西兩大汊道,其中東汊道經(jīng)朝鮮薪島郡入海,西汊道則從我國丹東市入海,并且在20世紀初,西汊道本是主航道,但上世紀40年代,日本為擴大朝鮮一側(cè)的航運能力,通過人工疏浚,以及在上游建水壩等,導致西汊道被逐漸淤塞,東汊道反而成了唯一的主航道。加上過去一段時間上游的遼東地區(qū),因頻繁的砍伐和采礦活動,導致水土流失嚴重,鴨綠江攜帶的泥沙量越來越大,加劇了對下游出海口河道和島嶼的動態(tài)變化。
原出海口的功能被逐漸弱化,如今鴨綠江98%的徑流量都從東汊道入海,導致我國一側(cè)的丹東港因此逐漸失去了天然深水航道,雖然上世紀80年代,我國在遠離河口的大東溝建立了新港區(qū),目前吞吐量也超過了億噸,成為我國東北地區(qū)重要出海口之一,但原河道已經(jīng)基本喪失了航運價值。
主航道東移,也導致中朝部分地段的“江心線”不再那么明確,很多人預測,如果不進行干預和治理,久而久之,綢緞島和薪島很可能會與中國連為一體,可能會影響中朝邊界的劃定。
但按照1962年條約,中朝遵循“自然變化不改變邊界” 原則,即便界河因自然作用發(fā)生改變,邊界線依舊維持不變。
同時,中朝在鴨綠江不斷加強合作,未來通過建立靈活的動態(tài)管理機制,以及對上游以及相關(guān)水域的科學治理,我國在鴨綠江航道出海依舊暢通無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