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國會在5月9日舉行了表決,最終是通過388票對0票的結果,批準了烏克蘭和美國簽署的《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實際上所謂的《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是美國提出了礦產協議,就是要將烏克蘭礦產收益的50%交給美國和烏克蘭共同管理的重建基金。《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所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還包含美國企業優先開采烏克蘭礦產的權利,以及美國企業可以獲得重建烏克蘭的資質等,因此從《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內容來看,基輔當局是直接出賣了烏克蘭的利益。
從338票對0票的結果也看得出來,在俄烏沖突持續的時候,烏克蘭國會已經不再維護烏克蘭自己的利益,而是在維護美國的利益。在美國和烏克蘭簽署《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之后,美國對于俄烏沖突的立場就有了180度的轉變,因為美國國務院已經宣布不再擔任俄烏沖突停火談判的調停人角色,為此如今俄烏沖突的停火談判就只有烏克蘭和俄羅斯才能夠決定,美國甩手的時機非常的微妙,對于美國放棄調停,美國副總統萬斯公開回應,宣稱是因為俄羅斯要價太高,為此美國放棄了推動俄烏沖突停火。
由于美國是在和烏克蘭簽署《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之后放棄推動俄烏沖突停火,因此推動俄烏沖突停火已經是一個幌子的節奏,顯然美國是不會承認美國僅僅是為了獲得烏克蘭的礦產資源,為此就有了如今美國副總統萬斯宣稱的因為俄羅斯有太多的要求。實際上萬斯指責俄羅斯所謂有太多的要求,是俄羅斯一貫的立場,就是要對烏克蘭東部四個地區的控制權,目前俄羅斯已經控制了烏克蘭東部四個地區大部分的范圍,顯然俄羅斯是不會放棄的,而烏克蘭則是要俄羅斯放棄烏克蘭東部四個地區,因此就有了不可協調的分歧。
從烏克蘭國會的投票結果來看,烏克蘭是極力配合了美國的戰略,美國不僅僅通過提供武器,可以讓美國的軍火商長期獲益,而且還可以獲得烏克蘭礦產資源的收益。在美國試圖重新構建稀土供應鏈的時候,控制烏克蘭的礦產資源就顯得非常的重要,為此就有了《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簽署,烏克蘭是通過出賣自己的利益,來支持了美國的對外戰略,顯然烏克蘭是長期的輸家,而美國則是通過趁火打劫的方式攫取了巨大的利益。
在烏克蘭國會正式批準《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之后,美國已經公開威脅俄羅斯,根據外媒報道,美國總統在5月9日公開表示,如果俄羅斯不遵守臨時停火方案,美國和美國的盟友將會對俄羅斯進行進一步的制裁。美國提出了所謂的臨時停火方案,要求俄羅斯和烏克蘭停火30天,實際上烏克蘭連俄羅斯提出的停火3天的建議都沒有接受,因此很有可能是和美國唱了雙黃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