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5月10日電 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負責人葉卡捷琳娜·阿拉波娃(Ekaterina Arapova)9日在《中國日報》撰文稱,在當今全球局勢動蕩與主要經濟體貿易摩擦加劇的背景下,中國與俄羅斯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展現愈加特殊的價值。盡管俄羅斯面臨的制裁壓力日益加劇,中國也面對著不斷升級的貿易保護主義,但中俄關系依舊保持韌性,持續穩步前行。
(來源:中國日報 金鼎 英文《中國日報》2025年5月9日9版)
文章指出,面對不斷升級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中俄經濟合作在風浪中愈發深化,雙方更有動力攜手構建具備抵御外部沖擊能力的全球貿易和金融體系。從政治層面來看,中俄戰略協作也體現了兩大經濟體堅持獨立自主發展道路的堅定意志。
文章表示,中俄兩國在貿易、投資、金融和法律協調等領域的合作持續深化,正以戰略協作把握各領域發展機遇。雙邊經貿關系發展迅速,2024年雙邊貿易額達2448億美元。能源資源、機械設備、食品和高科技產品的互通有無,為兩國經貿合作奠定堅實基礎。在俄羅斯,中國商品受歡迎程度遠超日韓和歐美產品。
與此同時,雙邊旅游業同樣強勢增長。2023年兩國雙向旅游規模增至120萬人次,2024年赴俄中國游客達84.8萬人次,占俄入境游客總量半數。文章認為,在地緣政治緊張的背景下,人文交流與旅游合作的逆勢增長使旅游業成為中俄“軟實力”的重要載體,而完善旅游基礎設施與提升服務質量則是雙方今后的工作重點。
文章還提到,2024年8月,中俄簽署《中俄投資合作規劃綱要》。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正助力俄羅斯實現貿易多元化,構建起長期經濟韌性,而俄羅斯對外投資規模擴大也將鞏固雙邊協作。與此同時,中俄領軍企業在彼此市場日益活躍,通過分支機構實現跨境交易和境內結算,減少了對全球資金流轉需求。
中俄貿易投資對話機制的拓展與雙邊、多邊金融合作的深化形成了互補效應。貿易戰席卷全球、全球南方也呈現出越來越多新的發展趨勢,在此背景下,替代性全球金融架構加速形成——金磚國家支付系統(BRICS Pay)引發全球關注、各國支付體系加速整合、新型貿易結算機制不斷涌現。
文章認為,盡管地緣政治環境持續惡化,但中俄戰略協作仍在不斷深化。這場貿易戰正催生出多極化全球經濟互動模式,而中國與俄羅斯正在這個新格局中扮演引領者角色。
(編譯:高琳琳 編輯:馬芮 韓鶴)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