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u Miu風吹得到處都是。繼芭蕾舞鞋、灰襪子、藍格襯衫、百褶裙后,“雙鞋帶”又火出圈了。
在最近北京早高峰的地鐵上,雙鞋帶運動鞋的濃度極高——一排座椅,能撞鞋的程度。
準確地說,是撞了鞋帶。雖然鞋子品牌、風格都不一樣,但鞋帶的系法,如出一轍。
圖源:有意思報告
這樣的搭配并非偶然。在程瀟、林允、周也、趙露思等明星的日常穿搭中,“雙鞋帶”早已成為“時尚”標配。
在小紅書,"雙鞋帶"相關筆記已超過33萬篇,熱門筆記點贊量甚至破萬。
映射到品牌,從Miu Miu、New Balance,到阿迪達斯、彪馬、斐樂、鬼塚虎,再到熱風、百麗、達芙妮,甚至連UGG都搞起了雙鞋帶。毫不夸張地說,如今鞋類品牌要是沒推出幾款雙鞋帶的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站在潮流前沿。
所以,雙鞋帶是怎么火起來的?
雙鞋帶,時髦了
要說“雙鞋帶”風潮的“始作俑者”,繞不開Miu Miu與New Balance的聯名合作。
在Miu Miu 2024春夏秀場上,Miu Miu x New Balance 530 SL聯名款憑借薄底、麂皮、雙鞋帶的設計讓人眼前一亮。尤其是雙鞋帶,不同色彩、質地組合在一起,搭配美拉德復古棕、超薄鞋底,內斂又新奇。
該聯名款發布后,迅速登頂全球時尚搜索平臺Lyst當季熱門單品榜首。在得物,該系列有近7000人付款,即便已發售近一年半,熱門尺碼依然溢價近2000元。
圖源:得物
Miu Miu x New Balance 530 SL聯名款爆火,各大品牌紛紛跟進雙鞋帶的設計。
New Balance憑借與Miu Miu聯名的優勢趁熱打鐵,在今年推出的NB 471鞋款中加入了雙鞋帶設計。IU李知恩、田曦薇以及Miu Miu品牌大使張元英等明星博主都紛紛上腳。該產品上市僅2個多月,在天貓官方旗艦店已售出超6000雙。
圖源:上:小紅書@New Balance中國 下:天貓New Balance官方旗艦店
運動休閑領域的一眾品牌也沒錯過這股潮流。
lululemon主打簡潔風格的cityverse德訓鞋,附送兩種不同顏色的鞋帶,其成都太古里店在小紅書賬號上玩起了雙鞋帶穿法。
Adidas今年主推的貝殼頭板鞋升級版也為鞋帶增添了心思,配備綠、粉雙色。上海港匯恒隆三葉草、重慶北城天街三葉草等門店的小紅書(導購)賬號還推出了蝴蝶結雙鞋帶教程。
圖源:小紅書@上海港匯恒隆三葉草、阿迪達斯北城天街三葉草
走丑萌路線的UGG則在其Lo Lowmei休閑板鞋上采用了低飽和度的拼色雙鞋帶,可愛個性。
圖源:小紅書@UGG上海佛羅倫薩奧萊直營
快時尚品牌自然也不會錯過雙鞋帶的潮流。Zara將薄底鞋與淺色系黃、粉鞋帶搭配,營造清爽夏日感;UR新品則采取“鞋海戰術”,將復古美拉德、銀黑千禧風、簡約黑白系等多種風格鞋款,都捆上了雙鞋帶。
圖源:天貓ZARA官方旗艦店、UR官方旗艦店
同樣采用雙鞋帶設計的還有熱風、飛躍等品牌,主打“性價比”,單款折后價格不到200元。
在雙鞋帶的帶動下,“鞋帶文化”回潮,品牌們也開始在鞋帶數量、材質、配飾上“整活”。
就鞋帶數量來看,雙鞋帶已經是“底線”了。Zara、New Balance推出的老爹鞋,單只鞋至少配備3根鞋帶;安踏的歐文風尚系列本源版,鞋面更是布滿彩色鞋帶,主打一個“極繁主義”。
圖源:天貓ZARA官方旗艦店、天貓New Balance官方旗艦店、微博@安踏
在材質與配飾方面,為迎合千禧一代偏愛的甜酷風,品牌還用絲綢、蕾絲等材質取代普通鞋帶,并搭配蝴蝶結、珍珠、花朵等裝飾。阿迪達斯、FILA、Kappa、飛躍、百麗等品牌都推出了類似設計。
圖源:得物
跟洞洞鞋裝修類似,有年輕人的地方就有DIY。在小紅書,鞋帶DIY有2萬+篇筆記,“換雙鞋帶等于換鞋系列”話題有近900萬瀏覽量。在某拼團平臺,多款鞋飾單品鏈接銷量過萬。
映射到品牌,斐樂SHOE SPACE 鞋創空間 、New Balance 471鞋帶編織工坊、耐克上海001 ,都推出品牌官方開展的鞋類定制DIY活動。
在New Balance門店,有柜姐感嘆,“471鞋帶太火了,穿鞋帶穿到手麻”。
圖源:微博@Fila(左)、微博@New Balance中國(右)
玩鞋帶的年輕人是在玩什么?
事實上,"雙鞋帶"并非新鮮事物——在球鞋文化與街頭潮流中,給鞋帶“整活”早已是彰顯個性的經典方式。
早在千禧年前后,就流行過在運動鞋和帆布鞋上綁雙鞋帶的玩法。熒光鴛鴦配色鞋帶搭配離子燙發型,一度成為校園潮人標配。
除了大膽的配色,印花鞋帶同樣是街頭文化的重要標志。
2014年Vans Vault與Stussy的聯名款,就以標志性的黑白棋盤格鞋帶引領街頭潮流;2019年Ashley Williams與Vans的合作款,則創新性地在鞋帶上印滿"Happy Ashley"字樣,用同樣的黑白配色玩出了截然不同的個性表達。
圖源:得物
除了配色和圖案,花式系法也是鞋帶文化中的重要部分。
街頭文化代表匡威就以鞋帶的花式系法而聞名,在社交網絡上流行著“穿Converse,怎么會不喜歡把鞋帶綁在腳踝上”的說法。把匡威高幫鞋的鞋帶在腳脖上繞上一圈,不僅解決了鞋帶過長的問題,還個性顯腳腕細。
圖源:小紅書@Daily Candy(已獲授權)
“鞋帶文化”破圈進入時尚領域,是在2017年以后。
2017年,蕾哈娜與彪馬聯名推出Fenty x PUMA春夏系列,其標志性的絲綢蝴蝶結鞋帶設計迅速躥紅,在市場上一鞋難求。這一設計語言隨后被延續運用在PUMA Suede和Basket Heart系列中,寬版鞋帶、夸張蝴蝶結和奢華綢緞材質等元素成為彪馬的品牌特色之一。
Fenty x PUMA(左)、PUMA Suede(中)、PUMA Basket Heart(右)|圖源:得物
除了在鞋帶上瘋狂做加法,一些先鋒玩家通過做減法“取消鞋帶”的腦洞設計,同樣讓產品成為現象級爆款。
如潮流教父藤原浩與Nike于2015年聯名合作的Nike Sock Dart,以矽膠搭帶代替傳統的鞋帶設計,在當時頗具前衛感。
圖源:得物
鬼塚虎“一腳蹬”,則用鞋側標志性線條設計搭配無鞋帶鞋孔,在潮流圈成為獨樹一幟的存在。
圖源:天貓 Onitsuka Tiger官方旗艦店
“看似穿鞋,實則穿襪子”,Balenciaga在拋棄鞋帶方面做得更徹底。其2016年推出的Speed Trainer采用一體成形的“襪套式”設計,帶火了“襪子鞋”潮流,權志龍、宋茜、唐嫣、楊冪等明星都曾上腳。
圖源:微博@Balenciaga
如今,不僅在鞋圈、潮流圈,連運動戶外圈,都開始卷鞋帶,通過科技提升鞋子的功能性與科技感。
如當下流行的BOA系統,通過刻度轉盤調節鞋帶松緊度,在阿迪達斯、斐樂、李寧、凱樂石等運動戶外鞋履上,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圖源:得物
如果覺得手動調節轉盤還是很麻煩,“自動綁鞋帶”也能實現。
在Nike的HyperAdapt、Adapt bb、Adapt Huarache、Adapt Auto Max等鞋款上,都具備自動系鞋帶技術。如2016年耐克發售的HyperAdapt 1.0跑鞋,在后跟處放置傳感器,能根據使用者腳部大小自動調節松緊度。
圖源:得物
對于品牌們為什么熱衷于在鞋帶上搞創新,時尚行業專家張培英認為,鞋帶作為鞋子的組成部分,兼具功能性、觀賞性、時尚性和個性化。通過鞋帶設計的創新,能夠承載品牌的創意理念,提升品牌附加值,也能獲得消費者青睞。“小小的鞋帶設計對于品牌而言雖是微小的創新,但獲得的收益是巨大的。”
人類的本質是DIY,兩根簡單鞋帶被玩出千百種花樣的背后是人類刻在基因里的創作欲。當Z世代把鞋帶在社交平臺上玩出33萬種花樣時,他們延續的正是人類最古老的宣言:我的存在,必須與眾不同。
作者:賈詩卉 楊潘蓮
編輯:田納西
頭圖來源:NewBalance中國
值班編輯:禮物
“零食之王”,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