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進城帶雙胞胎孫女,辛辛苦苦兩年照顧,卻被兒子兒媳婦攆出門,全家人把她當仇人。氣不過的奶奶報警討說法,誰知兒子氣得大罵:滾!
本以為老伴兒會替自己出頭,卻不料,老伴兒不僅不勸和,還直接提出要離婚!明明奶奶什么錯都沒有,為何一家人如此絕情?
被親生兒子攆出門
眼前這個被趕出家門的老人名叫張鳳娥,已經64歲的她,本來生活在大山里,兩年前,張鳳娥的小兒子田輝生下一對兒雙胞胎女兒。
家里突然多了兩個小寶貝,周圍的鄰居紛紛上門賀喜,可雙胞胎的誕生,很快就被養(yǎng)育孩子的辛苦代替。由于是雙胞胎,照顧起來相當的辛苦,為了公平平時兩個要一起抱,如果一個不聽話,那就是家庭災難,同時要哄兩個。
這種甜蜜的負擔,讓田輝夫婦承受不住,為了生計,田輝跟朋友合伙開了一家裝修公司,平時工作很忙碌沒太多時間回家陪伴妻兒。
為了能減輕妻子的負擔,田輝只能求助遠在老家的親媽,本以為將親媽張鳳娥接到自己家里,既能幫忙照顧孩子,還能讓老人享受城市里的好生活。
可田輝沒想到,自從母親到了家里,家里雞飛狗跳,不僅身體疲乏,心理和精神上的壓力,更是讓田輝兩口子瀕臨崩潰!
就在田輝雙胞胎女兒即將兩歲的時候,張鳳娥像往常一樣給兩個孫女把屎把尿,本來這就是一件再尋常不過的小事情,卻沒想到,被兒媳婦嘲諷了一番。
當時正在做飯的兒媳婦,看到張鳳娥的舉動后,語氣很是不屑的說張鳳娥,家里有尿不濕,又不是用不起,干什么要給孩子把尿,太不衛(wèi)生了!
這句話簡直戳到張鳳娥的肺管子,本來性格就強勢的張鳳娥,自然咽不下這口氣,當即拿出婆婆的威嚴,對著兒媳婦就是一頓輸出,這下子不得了,當天夜里,田輝和父親回到家,兒媳婦當著眾人的面跟張鳳娥撕破臉,當面表示這個家里有我就沒有婆婆張鳳娥。
說完這句話,氣不過的兒媳婦當即收拾行李回了娘家,本以為自己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在張鳳娥心里,是兒媳婦先瞧不起人,就算是田輝這個當兒子的,知道妻子做錯了事,也應該站在自己這一邊。
張鳳娥沒想到,兒媳婦雖然回了家,兒子卻有媳婦忘了娘,不僅沒站在母親這一邊,還氣憤不已的嚷嚷著要張鳳娥:滾!
也許是田輝氣上頭,不僅對母親出言不遜,還將張鳳娥趕出家門,堅決不肯給張鳳娥開門!這可把張鳳娥氣得不輕,自己好心給兒子照顧雙胞胎,沒得到感恩就算了,還被兒子兒媳婦一通說教,還被兒子趕出家門,天底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被退貨的奶奶錯在哪兒
奶奶進城幫忙照顧雙胞胎孫女,辛辛苦苦兩年時間,卻被兒子攆出家門。全家人把她當仇人。氣不過的奶奶報警討說法,誰知兒子氣得大罵:滾!到底奶奶做錯了什么,難道操勞兩年,還操勞錯了?
張鳳娥被攆出家門后,越想越生氣,堅決要回兒子家里討個公道。可張鳳娥敲了半天門沒人開門,好不容易門里有了動靜,大孫女氣焰囂張的就是不肯開門,嘴里說的話讓張鳳娥氣得站在門口白天緩不過來。
敲不開門的張鳳娥并沒有罷休,隨后來到了社區(qū)派出所報案,得知六十多歲的張鳳娥竟然被兒子趕出家門,這種不孝的舉動立馬引起警方注意,在民警的帶領下,張鳳娥再次站到了兒子家門口。
在民警說明來意后,田輝終于開了門。可環(huán)顧客廳卻發(fā)現,只有田輝和張鳳娥老人的老伴兒田富在家,制造這場家庭矛盾的兒媳婦,始終沒有露面。
再次面對兒子和老伴兒,張鳳娥要求兒子兒媳婦公開向自己道歉,還反問憑什么把自己趕出家門,還大罵“滾”,簡直太不尊重人。
張鳳娥始終想不明白,自己辛辛苦苦兩年時間,幫著帶雙胞胎孫女,沒有辛勞也有苦勞,為何被兒子一家這么對待?
可張鳳娥的抱怨還沒有說完,一直沉默的田輝卻突然對母親說:你去我大哥家里處一段時間再說!
這句話再次點燃張鳳娥,就在張鳳娥再次爆發(fā)時,老伴兒田富終于開口了,為了緩和母子關系,田富表示,當初兒子說錯話,都是因為被張鳳娥給氣得,雖然張鳳娥到家里照顧孩子很辛苦,可自從來了兒子家里,就東管西管,鬧得兒子兒媳感情不和,差點離婚!
家里天天吵架,幾乎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沒有一天消停的!這樣的日子,田富已經忍耐了40多年,夫妻兩人吵架加起來超過一千次,為了兩個兒子,田富能忍則忍。可張鳳娥不能因為自己的忍讓,就對兒子的生活指手畫腳,還吵的一家人不得安寧。
田富也勸說妻子張鳳娥,先到大兒子家里暫時的住幾天,等兩邊都冷靜下來,再商量到底該怎么養(yǎng)老!
可張鳳娥堅決不肯同意,被逼急了,張鳳娥也提出兩個要求。張鳳娥辛辛苦苦四十多年,為了讓小兒子做生意,將辛苦一輩子攢下的13萬全都拿給兒子做生意。
于是張鳳娥決定,要兒子兒媳婦公開道歉,然后讓兒子田輝把自己的辛苦錢全部還回來,然后簽署母子斷絕關系書,自此之后橋歸橋路歸路,彼此之間再無牽扯。
張鳳娥的想法,顯然是將田輝這個親兒子拒之門外,母子之間關系沒能緩和不說,直接降到冰點。一家人再次不歡而散!
老伴兒提出要離婚
沒用了,我肯定沒有安全感,兒子都不要我了,我肯定要把我的錢要回來!
奶奶進城帶雙胞胎孫女,辛辛苦苦兩年照顧,卻被兒子兒媳婦攆出門,全家人把她當仇人。本以為,老伴兒會站在自己這邊,替自己撐腰,結果沒想到,老伴直接還了銀行卡提出離婚請求,到底奶奶做錯什么,為何全家人沒一個人說她好話?
跟兒子不歡而散后,張鳳娥又找到社區(qū),希望解決家庭紛爭,可調解員卻表示,不能只聽張鳳娥一面之詞,畢竟是家庭矛盾,應該找到根本原因,才能幫忙調解。
為了解決張鳳娥被趕出家門的原因,調解員還找來張鳳娥的老伴兒田富,可田富當著調解員的面就表示,張鳳娥脾氣怪,還大嘴巴,經常管兒子兒媳婦的家事,攪得一家人不得安寧。
在田富心里,小兒媳婦是個有學問有文憑的城里人,知書達理對全家人都特別的好,而且看事情也看的遠,是個很不錯的兒媳婦,如果滿分是一百分,田富覺得兒媳婦能得99分。
被扣掉的一分,就是因為兒媳婦跟張鳳娥這個婆婆頂嘴,不過田富也表示,兒媳婦頂嘴錯不在兒媳婦,而是因為張鳳娥太過分,不僅罵的很難聽,還將親家兩口子都罵進去,作為女兒,兒媳婦怎么可能不生氣?
雖然田富將張鳳娥說的一無是處,可田富還是提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田富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有一套拆遷補貼房,房子已經裝修好,隨時可以拎包入住,田富提出帶著妻子張鳳娥到補貼房里生活,這樣跟兩個兒子都不住到一起,自然摩擦就少了。
這個辦法,算是解決所有矛盾的最優(yōu)解,可張鳳娥卻堅決不同意,張鳳娥認為,自己辛辛苦苦照顧雙胞胎,都沒得到兒子兒媳婦的優(yōu)待,一旦搬到新房子里,等自己老了,需要人照顧了,兒子怎么可能還會給自己養(yǎng)老?
一想到自己沒用了,就被兒子兒媳婦丟在一邊,張鳳娥根本接受不了!兒子的行為就像是一根刺,狠狠扎在張鳳娥的心里,因為家庭貧困,張鳳娥結婚時,跟著田富住在深山里,為了將兩個兒子撫養(yǎng)成人,讓兒子考讀書改變命運。
張鳳娥是出了名的勤快,家里雞鴨牛羊,能創(chuàng)收的都會養(yǎng),別人家的婆婆,沒事就找人聊天打牌,張鳳娥哪怕六十多歲,也沒有閑下來的時候,靠著一雙手,每天扛著自己種的蔬果上貨,步行六十里路,才將兩個兒子培養(yǎng)成中專生。
幾年前,攢夠錢的張鳳娥一家,從山里搬遷到山腳下生活,兩層小樓都是用張鳳娥多年的積蓄蓋起來的,張鳳娥自己辛苦一輩子,就是希望兩個兒子看到自己的辛苦,好好為自己養(yǎng)老,結果沒想到,自己曾經的辛苦,半點沒被兒子記住就算了,還要被兒媳婦嘲諷,這誰受得了?
可張鳳娥沒想到,就在她多方打聽,要為自己討回公道的時候,老伴兒田富突然帶著張鳳娥的社保卡和銀行卡回了家,將東西交給張鳳娥,還指責張鳳娥把一家人攪的雞飛狗跳,為了安寧選擇了離婚。
這個消息,對于張鳳娥來說,是巨大的打擊,看著手里的社保卡,以及兒子歸還的13萬借款,張鳳娥心里不是滋味,可在傷心之余,張鳳娥也表示自己如果錯了,自己承認,如果沒錯也不會承認,哪怕沒人站在自己身后,也堅決不會給兒子和兒媳婦低頭!
不得不說,田富這一鬧,也讓張鳳娥更加的堅信自己的選擇!本來家應該是港灣,可一家人沒有一個選擇包容,讓家變得四處漏風,不知道多年后,一家人會不會后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