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從目前看來還是中國占據優勢和主導權,反而是一直高傲的西方雄鷹率先低下了自己的頭顱,原來特朗普也是會好好說話的。
不過想要中美坐下來好好和談,美國一定要表示出自己的誠意才行,面對西方記者的提問,我國給予了明確回答。
中美關稅戰目前到了怎樣的階段?這一次的中美和談能解決問題嗎?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規矩我先立,誠意你看著辦
特朗普永遠要記住一件事,那就是關稅戰是你自己開啟的,想要結束也要看你的誠意如何,這場影響全世界的關稅戰可不是小孩子過家家,不是你覺得虧了想撤就能撤的,也不是你假惺惺的哭一場就能當什么都沒發生的。
中國的態度一向堅決,美國肆意妄為的開打關稅戰本就是不合理的行為,想要交涉中國一直都可以交涉,但前提是美國要站在維護全世界利益,而不是只考慮美國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再交涉,以特朗普上臺后的表現來看,美國沒做好“讓步”準備,那再怎么和談都是無用功。
美國太喜歡說一套做一套了,特朗普上臺前就表示要結束俄烏戰爭,可他上臺之后根本就沒把這事當回事,草草了事不說還讓俄烏之間的關系更嚴峻了,所以對于美國提出想要和中方交涉我們也必須有所防備。
所以我們的“調門”早就定得清清楚楚,記者會上的發言直接把話挑明,算是給美方提前劃下了道道兒,核心意思就一個:同意坐下,不等于這就是正式談判桌,更別指望中方已經備好了妥協清單,中國不可能向美國霸權低頭。
想談出點真東西?行啊,需要你美國先拿出點誠意來,先把自己那些亂七八糟的做法拾掇拾掇,單方面加的那些關稅,該取的趕緊取了,談判得是平等的,得相互給面子,你左手關稅大棒,右手拉幫結伙,反正我是看不出來你美國有半點誠意。
我們就明說了:“此路不通!”兩國交涉的目的也絕不會為了簽個什么協議,就把自家核心原則和立場給賣了。
中國國內相關部門也悄然放出風聲,要聯合多方力量,狠狠打擊戰略性礦產資源的走私行為,這吐露出來的意思,簡直不要太明顯。
稀土那可是現代工業的“味精”,中國在提煉加工這個環節上,在全球供應鏈里那是獨一份兒的存在,這無疑是中方手里一張沉甸甸、硬邦邦的牌。
特朗普的戲太足了
瞅瞅大洋那頭的美方,繞著這次會談,那叫一個“左右為難”,戲份十足,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公開表態,簡直跟川劇變臉似的,一會兒硬邦邦地宣稱“不會為了和中方達成協議就降低關稅”,一會兒又悄悄流露出松動的意愿,說什么“如果談判順利會考慮降低”。
就連是誰先提議的會談這一點,他的說法也跟白宮及財政部官員私下透露的信息時常對不上號,這種前后不一的調調,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大家伙兒都納悶兒:這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是真心想坐下來好好解決問題,還是心里頭揣著別的什么小九九,打著另外的算盤呢?
一些專家早就看明白了,美國國內持續不斷的壓力,可真不是鬧著玩的,高額關稅壓下來,美國企業生產成本噌噌往上漲,供應鏈緊張的警報三天兩頭就響一回,普通民眾對于物價上漲的抱怨聲也是一天比一天大。
像沃爾瑪這種零售業的巨頭,甚至都不得不公開出來表態,承諾自己消化掉一部分關稅成本,只求中國的供應商能繼續發貨,別斷了他們的財路,美國本土的失業數據,以及像農業這樣的一些關鍵行業,因為曠日持久的貿易摩擦承受著相當大的沖擊,甚至出現了農民上街抗議的景象。
而美國積極地在全球拉攏,試圖在供應鏈上搞“去中國化”的計劃并不現實,與烏克蘭等國接觸,想在稀土這類關鍵資源上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但是就稀土資源來講,中國永遠是美國繞不過的一個大坎。
就是有實力,咱就是硬氣
中國這回的硬氣,可不是嘴上說說那么簡單,更不是空穴來風,自從2018年那場貿易摩擦開始升級以來,中國這邊一邊想方設法地見招拆招,積極應對各種挑戰,另一方面,也一點沒耽誤自己的事兒,快馬加鞭地調整自身的經濟結構,努力降低對某一個單一市場的過度依賴。
現在中國把更多的目光和精力,投向了東盟市場,以及廣闊的沿線國家,從我國這五年的出口數據也能清楚地看出來,中國經濟展現出了相當的韌性,并沒有像某些人當初預期的那樣,出現什么斷崖式的暴跌。
這種深厚的戰略縱深和強大的經濟承壓能力,使得中國在面對外部壓力的時候,能夠保持更為從容和堅定的立場,所以這回中方在會談前就清清楚楚地給美方劃出紅線,在國際上也著實引起了一陣不小的騷動和關注,這不僅僅是一種態度的宣示,更是實力的表現。
許多同樣經歷過美國單邊主義壓力、吃過類似苦頭的國家,現在都瞪大了眼睛,密切關注著這場在瑞士上演的對弈,中國如何與世界頭號經濟強國進行平等的對話,如何在復雜的博弈中堅守自身的立場和原則,這對其他國家來說,無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參照和范本。
中國此次在會談前強調的“相互尊重、平等協商”,無疑正好契合了國際社會對于構建一個更加公平、更加合理的國際經貿秩序的普遍期待和向往。
所以這場在瑞士展開的“接觸”,其意義遠遠不止于中美雙邊關系的范疇,它在某種程度上,更被看作是對未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內,國際貿易規則制定權將走向何方的一次預演和試探。
中方之所以敢于在全世界的注視之下,給美方“立規矩”,靠的絕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背后實實在在的產業鏈實力、巨大的國內市場潛力,以及在關鍵技術領域不斷取得的突破性進展。
當一些人還在迷信關稅大棒的威力時,殊不知時代的車輪已經悄然轉向,游戲規則可能已經不一樣了,有人戲稱,這就像是拿著一把水槍去威脅一輛重型坦克,除了嘴上顯得強硬之外,實際效果如何,恐怕是不言自明的。
如果美方依舊抱著那種“說一套做一套”的舊思維,試圖以談判為幌子,行施壓之實,那么這次接觸,很可能就真的只是停留在字面意義上的“接觸”而已,不會有更多的下文和實質性進展了。
對于美國方面可能出現的各種反復和伎倆,中方早已做足了預案,也明確表達了奉陪到底的決心和意志。中國從來不怕談,但也絕不會在國家的核心利益上做出任何一丁點的退讓。
這場博弈,與其說是圍繞著具體的貿易條款和數字,不如說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理念和國際秩序觀之間的一次激烈碰撞和較量。
且讓特朗普政府去好好琢磨琢磨,如何應對內部日益嚴峻的供應鏈危機、民眾此起彼伏的抗議聲浪,以及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質疑目光吧,中國已經給出了自己的開場白,棋局接下來如何演變,主動權,可并不完全掌握在單方面的手中。
接下來的棋,到底怎么走,全世界可都伸長了脖子在看呢,這場關乎未來的對弈,顯然還遠遠沒有到終局,精彩的大戲,或許才剛剛拉開序幕。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