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剛剛放出消息,認為在“未來幾周之內”,中美談判就會出現實質性進展。如果此話屬實,是否意味著,中美關稅戰要迎來結局了?
在發表以上言論的同時,貝森特還表示,中美現在的高額關稅是“不可持續”的,因為這事實上已經是禁運。
他還補充了一句:“要看看特朗普總統愿意接受什么”。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在貝森特這次的表態中,“未來幾周之內”顯然是最具看點的。或許在他看來,中美關稅談判已經出現了可能性。
事實上,就在這幾天,中美確實釋放了相對緩和的信號。
中國商務部提到,中方注意到了美方愿意與中方就關稅問題進行談判的表態,美方也確實通過一些渠道向中方釋放了談判的意向。對此,中方正在進行評估。
雖然談判還沒有開始,但“評估”一詞釋放的信號還是相當清晰。可以說,中方已經開始考慮相關問題了。
【貝森特預計未來幾周與中國的談判將取得“實質性進展”】
此外,特朗普近期還不止一次提到,如果時機到了,他有可能大幅度降低對華關稅。他近日還聲稱,如果中美關稅一直處在高位,美國根本無法與中國做生意。
有消息人士還披露了貝森特在一場私人投資會議上的口風,那就是特朗普關稅戰的目標,是實現貿易“再平衡”,而不是讓中美徹底脫鉤決裂。
要知道,在本輪中美關稅戰剛升級的時候,雙方的態度都相當強硬。但是從最近發生的事情來看,雙方的口風都有一定的緩和,美方更是表現得非常急迫。
特朗普政府之所以會有這些改變,說到底還是中國對美國的反制起到了效果。貝森特近日就直言,在特朗普貿易面臨的難題中,中國是最大的一個。
一是中美貿易本身的重要性,讓特朗普政府著面臨巨大的壓力。去年,中美貿易額超過6880億美元,然而由于特朗普錯誤的關稅政策,如此體量的貿易卻在很大程度上停擺。
【特朗普現在承受的壓力很大】
雖然特朗普政府嘗試用“美國是進口國,中國損失更大”“美國受到的負面影響有限”這些說辭來減輕自身的壓力,但實際情況卻不會因為特朗普政府的文字游戲而改變。
要是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真的可圈可點,他也不至于在近期的多份民調中表現得如此糟糕。
雖然特朗普團隊攻擊數據不真實,但考慮到支持特朗普的福克斯新聞也得出了相同的結論,實際情況還是比較明朗的。
也正因如此,無論是特朗普還是貝森特都說過,目前的高額對華關稅是“不可持續”的。
另一方面,中國起到的帶頭作用,重挫了特朗普的計劃。
【中國的反制強力阻擊了特朗普】
特朗普原本的想法是,即便沒法在短時間內搞定中國,但美國可以通過自身巨大的體量,迫使其他國家先接受美國的不利條件。
一旦許多有影響力的國家都向美國低頭,美國就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孤立中國,到了那個時候,再集中力量去處理中國的問題。
然而,中方堅決的反制,給了許多國家信心,讓他們不打算就這么順從特朗普。一些國家更是進一步強調,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不能損害他們與其他國家的貿易。
這一說法事實上回絕了特朗普要求這些國家加入對華圍堵,以換取降低關稅的要求。
已經有美國媒體揶揄道,特朗普一直在重復,“很可能會在不久后”宣布與一些國家的貿易協議。然而,那些“協議”究竟在哪里呢?
很顯然,特朗普的當務之急,是與至少一個有影響力的國家達成協議。畢竟如果連開頭都做不到,之后就更不用談了。而對美方來說,這個國家,最好是中國。
【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對媒體發表講話】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美方最近在對華關稅問題上口風變軟。
特朗普政府已經逐漸意識到,想讓中國屈服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就需要嘗試退而求其次。能與中國達成協議最好,即便不行,中美開啟談判對其他國家也是一個需要重視的信號。
一旦中美真的談上了,為了擔心落后于人,難免有國家找上美國、或者加速與美方的談判進程。
而站在中國的角度,中方對關稅戰等問題的立場都是一致的。中方確實說過正在評估中美談判的可能性,但也強調,在任何可能的對話、會談中,如果美方不糾正錯誤的單邊關稅措施,則說明美方完全沒有誠意,且會進一步損害雙方互信。
說到底,中方從來都沒有關閉談判的大門,但如何進入這座大門?進入大門后該怎么做?關于這些問題,美方最好提前考慮清楚,并給中方一個滿意的答復。
至于中美談判到底會不會如同貝森特所言,在“未來幾周之內”出現進展,就得看美方最近的做法,能不能得到中方的認可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