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戰爭是“混合戰爭”,包括認知戰與意識形態的博弈,而大國的對抗則更是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據《環球時報》5月9日的報道,來自美國的樞機主教羅伯特·普雷沃斯特,在8日的羅馬教皇選舉中,當選為第267任天主教羅馬教皇,稱為里奧十四世。對于普雷沃斯特成功當選教皇,美國總統特朗普頗為高興,他表示,“新教皇是美國人,對我們國家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榮幸”。
根據梵蒂岡2025年的最新統計,全球天主教信眾的數量約為14億人,而羅馬教皇是其最高領袖,因此即便新教皇無法統領包括東正教、新教在內的整個基督教世界,但他在全球的影響力也是毋庸置疑的。一個美國人當選羅馬教皇,很可能意味著美國的戰略選項中,又多出了一個重磅武器,也難怪特朗普會如此高興,而這也讓人對于前任教皇方濟各的“突然死亡”,有了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恍然大悟”的感覺。
上月20日正值復活節,美國副總統萬斯訪問梵蒂岡,并與時任羅馬教皇的方濟各進行了會面,而就在此次會晤結束之后不到7個小時,方濟各教皇就突然“溘然長逝”,引發了外界的質疑和猜測。原因很簡單,在去世前的一天,方濟各教皇“精神還不錯”,而且“出席了多場活動”,雖然身體有點虛弱,但卻遠沒有達到“瀕死”的狀態,怎么在與萬斯見面之后,突然就“升天”了?
而更讓人感到詭異的是,根據事后對方濟各身體的檢查,發現導致其死亡的,并非此前診斷出的呼吸問題,而是中風問題,也就是說,一種全新的、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癥狀,導致了教皇的離世。為什么,這一幕偏偏出現在會見萬斯之后?所以,在方濟各去世之后,海外媒體上都在質問萬斯“你干了什么?”萬斯當然不可能承認干了什么,而是悠閑地訪問了印度,并且待了四天,期間印巴危機也“巧合”地爆發了。
現在聯系老教皇的“離奇去世”,以及美國人“當選新教皇”,很多事情就說得過去了,看來方濟各的去世可能真的不簡單。那么問題來了,如果方濟各的去世真的“不是意外”,美國為何要這么做?原因其實很簡單,方濟各不愿配合美國的“遏華”戰略。2021年11月初,在全面推動反華戰略之際,美國總統拜登訪問了梵蒂岡,并與教皇方濟各舉行了會晤,向后者贈送了一枚美軍第261“信號”旅的硬幣。
拜登意有所指地表示,這枚硬幣是“送給戰士和領袖”的,而“教皇就是最重要的和平戰士”。同年6月,布林肯也曾抽空訪問梵蒂岡,并與方濟各討論了一下“中國問題”。記得當時咱們就指出,美國政府要用意識形態來對抗中國,但很顯然,他們的目的沒有得逞——這次萬斯造訪梵蒂岡,方濟各當著后者的面表示,“中國的崛起是成就不是威脅”。
很顯然,這個方濟各教皇“很不上道”,布林肯國務卿和你談“中國問題”,拜登總統給你發“信號”硬幣,懂的都懂了,結果方濟各表示“不懂”,并在最后一刻為中國的崛起說話,于是他就去世了,換了一個“美國教皇”。方濟各之所以會為中國說話,一方面是因為他的“人性”和“神性”;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出生在阿根廷貧苦家庭,致力于通過社會變革消除貧困與壓迫,政治上屬于“左派”,所以不與美國同流合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