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易雪 通訊員 何曉茹
立夏時節的曲阜尼山魯源村,仿佛一幅徐徐展開的詩意畫卷。青石板上光影流轉,譜寫著無聲的詩行;非遺工坊內匠人們靈巧的雙手躍動,傳承著千年的指尖技藝;實景演藝《樂學萌春》的舞臺上,上演著跨越時空的儒學對話。這座沉寂千年的傳統村落,正綻放出“晝觀千年古韻,夜賞盛世華章”的獨特魅力。
作為省級重點文旅項目,魯源村集文化交流、旅游演藝、研學修學、文創開發等多元業態于一體。然而,項目啟動之初,復雜繁瑣的審批流程卻成為了橫亙在建設者面前的“攔路虎”。現場負責人楊印政對此記憶猶新:“傳統審批模式下,我們需要對接10余個部門,光是梳理審批要件就耗費了大量精力,項目圖紙堆積如山,摞起來比人還高。”
面對這一困境,曲阜市秉持“全周期、全鏈條、全要素”的服務理念,全力打造從項目立項到竣工驗收,從證照辦理到持續運營的“全生命周期”服務閉環,為新建文旅項目搭建起一條高效暢通的“審批快車道”。
流程再造
釋放審批加速度
曲阜市打出流程再造“組合拳”,通過“一函一會三清單”“高效開工一件事”等服務模式,將規劃許可、施工審查、竣工驗收等20余個事項集成整合,以可視化流程圖為指引,為項目審批裝上精準導航。同時靈活運用并聯審批、容缺受理等舉措,實現項目建設“一次申請、五證齊發”,審批效率不斷提速。在工程進度完成80%時,預驗收機制及時啟動。通過“線上預審+現場指導”,提前發現并整改問題,最終實現竣工驗收與證書發放三日辦結。這種“邊建設、邊指導、邊優化”的模式,使驗收整改次數由常規的4-5次降至1次,讓項目建設按下“加速鍵”。
協同服務
破解審批難題
由行政審批聯合住建、綜合執法等部門組成的“重大項目服務管家團”,主動上門精準服務。他們為魯源村項目“私人定制”審批流程,量身制定“一項一策”最優審批方案,協助建設單位理清流程清單、材料清單和問題清單,全程幫助準備申請材料、申報審批事項,協調解決各類堵點難點問題,確保項目各節點無縫銜接。不僅如此,管家團每周不間斷駐場辦公,同步開展施工指導、隱患排查、許可辦理等20余項服務,將“企業跑部門”變為“部門圍桌辦”,讓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問題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
“比預計開工的時間提前了三個月,這場‘極速審批’讓我至今印象深刻。”楊印政感慨道。
當項目建設進入開園倒計時,審批服務并未停歇。曲阜市持續發揮“一函一會三清單”優勢,根據項目投產運營實際,將項目涉及的許可事項一一列出,形成“準營清單”。曲阜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牽頭市場監督管理局、文化和旅游局、尼山鎮等多個部門和鄉鎮,根據“準營清單”立即啟動“鄉村旅游運營一件事”服務模式,將辦證“直通車”開至企業“門前”,把食品經營許可、公共場所衛生許可、營業性演出許可等5項準營證照一次性交到企業手中,實現項目建成即準營,大大加快了魯源村與市民、游客見面的步伐。
大尼山景區副總經理竇艷艷不禁點贊服務溫度:“各部門的協同服務就像春雨,既及時又潤物無聲。”
在改革的深水區,曲阜以審批服務“全周期”理念為突破口,成功破解文旅項目落地難題,探索出政企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這片浸潤著儒家智慧的改革試驗田,正孕育著更多政務服務新范式,未來可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