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亞這倆老冤家又掐得熱鬧——印度吃了空戰的虧后,直接把航母戰斗群和核潛艇都懟到巴基斯坦家門口,大有“不找回場子不罷休”的架勢。
當地時間5月10日,一架印度空軍戰斗機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錫亞爾科特(Sialkot)附近地區,又被擊落。印度飛行員也被俘虜。
巴鐵 看來是真的沒慣著,靠著中國給的反艦導彈和殲-10CE戰機,在阿拉伯海布下防線,印巴兩鄰居從陸空互撕,變成海陸空全武行,連核彈陰影,都跟著冒出來了。
事態進一步復雜化了,往下這架還能怎么打?中國會明著挺巴鐵嗎?最后大概率怎么收場?
一、現在兩邊咋打?從互扇耳光到拼家底
印度這次明顯急眼了:你擊落我戰機,我就炸你港口;你用無人機襲我哨所,我就斷你80%的農業用水。
最狠的是把“維克蘭特”號航母開出來秀肌肉,想著靠海軍封鎖巴鐵的經濟命脈。
但巴鐵手頭有中國給的“硬貨”啊——鷹擊-12導彈專門打航母,殲-10CE空戰不輸印度的“陣風”,再加上岸基反艦導彈一擺,印度海軍想靠近還真得掂量掂量。
不過這印巴雙方都有軟肋:巴鐵本來經濟就緊巴巴,沖突一爆發股市暴跌、外匯見底,再打下去,怕是連長期戰爭的油錢都湊不齊了。
印度也好不到哪兒去,國內GDP增速跌到4%,還得在中印邊境屯20萬大軍,防著喜馬拉雅山高原上的那個潛在最大的敵手,根本不敢把家底全押上。
現在印巴兩邊其實都在“有限互毆”:印度用遠程導彈炸巴鐵的軍事設施,巴鐵就派無人機去掀印度的后勤基地,誰都不想把火燒到自己家里,但又都想讓對方“疼得嗷嗷叫”。
最讓人捏把汗的是核威懾——巴鐵試射“沙欣-1A”戰術核導彈,印度直接把“烈火-5”洲際導彈搬出來,等于明擺著“你斷我水,我就敢扔核彈”。雖說誰都不想真按按鈕,但這火藥桶一旦擦槍走火,整個南亞都得跟著遭殃。
二、中國會明著站隊嗎?遞刀子但不親自下場
中國對巴鐵的支持那是沒話說:運-20直接往卡拉奇運導彈,本幣互換協議,已經砸下100億人民幣救急,CPEC項目還追加120億投資,相當于一邊給巴鐵遞武器,一邊往他兜里塞錢。
但中國很清楚“火候”——我們的外長打電話給巴鐵時,既說“支持你捍衛主權”,又趕緊補一句“咱別把事鬧大”,典型的“兄弟你放心打,但別把房子點了”。
為啥咱不直接下場?道理很簡單:中國和印度每年做著1300多億美元的生意,邊境上還維持著“各站各的崗,相互盯著對方”的微妙平衡,犯不著為了一場別人的局部沖突,跟印度徹底撕破臉。
再說了,中巴也沒簽軍事同盟條約,中國頂多給防御性武器,總不能幫著巴鐵去進攻印度吧?
而且如果換個角度想想的話,中國在雅魯藏布江的水閘稍微動一動,或者在瓜達爾港多部署點防空導彈,印度心里就得突突——不直接動手,但該給的壓力,在必要的時候可以一點不少。
三、這場架最后怎么停下來?大概率是靠“和事佬”說合,雙方各退一步
現在國際上的“和事佬”不少,但各有各的算盤:美國嘴上說“我們來調停”,手里卻還在給印度賣180億美元的武器,典型的“表面勸架,實則遞刀”;
俄羅斯更絕,一邊給印度S-500防空系統,一邊給巴鐵蘇-35戰機,兩頭賺軍火錢的同時還喊“大家冷靜”;
最積極的其實是中國和沙特,前者有CPEC的利益要保,后者作為伊斯蘭大哥不想看著巴鐵被欺負。
現在歸納一下,如果要實現雙方停火,需要的條件的條件大概有如下幾點
1. 先把水閘打開。印度得恢復點《印度河河水條約》的供水,不然巴鐵農民得鬧饑荒,這是巴鐵最在意的底線。
2. 克什米爾暫時維持現狀。雙方在聯合國監督下往后退幾步,劃個緩沖區,反正誰也吃不掉誰,先停火再說。
3. 找幾個“保人”看著。中國、俄羅斯、沙特等國當“擔保人”,誰要是再動手就集體施壓——說白了就是“咱們找個中間人簽字畫押,誰違約誰挨批”。
不過說到底,印巴的核心矛盾(克什米爾歸屬、水資源分配)幾十年都沒解決,這次停火頂多是“中場休息”。
印度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巴鐵又不可能放棄對克什米爾的主張,未來大概率還是“打打停停”,偶爾擦個火花。
唯一能確定的是:中國會一直扮演“拉架的同時,給巴鐵遞板凳”的角色,既不讓巴鐵被欺負,也不讓沖突失控波及自己。
印巴沖突幾十年,冤冤相報何時了?
印巴這對鄰居,與其說是在爭領土,不如說是在爭一口氣——印度想當南亞老大,巴鐵偏要證明“我不好惹”。
但打來打去,苦的還是老百姓:巴基斯坦的經濟雪上加霜,印度的發展計劃被打亂,最后還得靠國際社會拉架。
中國的策略很務實,支持兄弟沒錯,但得在利益和穩定之間找平衡,畢竟誰也不想家門口天天放炮仗。
至于眼下這場沖突的結局,大概率是“暫時停火,問題留著下次接著吵”——畢竟,南亞的火藥桶,從來就沒真正消停過。印巴沖突短期內難以徹底解決,更可能的是以“停火協議+多邊監督”的方式,暫時降溫。中國也將繼續扮演“平衡者”角色,通過經濟支持、外交斡旋和非軍事威懾維護地區穩定,但不會公開支持巴基斯坦參戰或提供進攻性軍援。
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角度看,唯有通過政治談判,從根本上解決克什米爾歸屬、水資源分配等核心矛盾,并在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構建互信機制,才能避免南亞次大陸反復陷入“戰爭-停火-再戰爭”的惡性循環中。
不久前還有人嘟囔,沒有世界大戰,世界上還算是總體太平的,不過大家看看底下這張圖就知道了,就在此刻就有好幾個戰爭火藥桶,在圍著我們不斷爆炸著。
也許是恰巧,也許帶有某種必然性。大家看看這個圖形,是不是像在整個中國的中西部、南部、東部形成了一個大C型的戰火圈,這還沒算我們在臺海、南海與美國以及潛在的和日本、菲律賓等國,形成的明的或暗的較量,尤其是當臺海、南海發生可能的沖突的話,那將是天崩地裂的能量……。
總之一句話,我們的周邊可真的不是太平無事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