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木然
編輯 | 三元
同樣是演員,有人晚節不保,有人時刻警醒。
前者憑借《人世間》等作品,終于成為資源最好的一批老戲骨。
但偏偏在觀眾緣最好的時候,為蹭熱度的山寨超市站臺宣傳,一秒擊碎藝術家濾鏡。
后者二封華表獎影帝,卻不是乘勝追擊,而是因為集中上映的一批作品產生迷茫,讓自己停下來回到人群中,調整狀態,重新出發。
一個頻繁曝光,啥活都接。
一個沉淀下來,思考如何做一名更好的演員。
格局,不要差的太多。
而相比于丁勇岱不珍惜羽毛的可惜,張譯主動息影,暫時降低作品產出率,反而讓人既佩服又好奇。
是觀眾看膩了,還是他演不動了?
一,疲憊的勞模,“正能量”標簽束縛表演生命力
站在領獎臺上的張譯,給人的感受只有一個--
疲憊。
而這種疲憊,從23年就開始了。
張譯和吳京在臺上笑著比心,看似狀態松弛,但臺下面對合作數次的張藝謀導演,張譯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先休息一段時間。
23年,張譯集中上線了7部作品,其中包括《狂飆》,《他是誰》以及《滿江紅》,《三大隊》等。
雖是大小熒幕雙開花,熱度直線上漲,但依然能夠感受到,巨大的工作量,讓勞模張譯也生出疲憊感了。
生理上的累是一方面,心理上的累才是主因。
最初進入大家的視野,張譯還沒有被架到叔圈頂流的位置,他在影視劇里演配角,可以是《民工》里相親時忐忑不安的靦腆男。
也可以是《士兵突擊》里哭到失聲,但也用哭戲封神的班長史今。
還可以是《追兇者也》中又奸又蠢的五星殺手。
彼時的張譯,身上沒有任何的標簽,能演的角色更多,也能把這些角色演的鮮活真實,盡顯能夠令人共情的小人物底色。
但張譯熬出頭了,也開始演大男主了,出演的角色反而被困在了正能量的標簽里。
《紅海行動》里的軍人,《萬里歸途》里的外交官,小熒幕中,《狂飆》,《他是誰》,《九部的檢察官》中的公檢法工作者形象。
正面人物,成為了打在張譯身上的烙印。
受制于這樣的角色設定,張譯也很難再像過去一樣,把人物演的搞笑可愛,因為不符合人物的形象。
于是關于張譯的表情包,也都停留在了過往的角色上。
而這些能被觀眾做成表情包的表演,恰恰說明那時候的張譯,是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的,可以直接表達觀眾的某一種情緒。
但如今,同質化角色形成的標簽,已經束縛了他的表演生命力。
二,“邪氣”消失,工業化創作壓制創造力
現在的張譯,演繹正面形象渾然天成,仿佛他本就是這樣一個人。
但回看張譯過去的作品,反而帶著一股讓人猜不透的邪氣,永遠猜不到一場戲他會是怎樣的演法。
比如在《我的團長我的團里》。當逃兵的孟凡了被捆在樹上,這么丟臉的時刻,他卻挑釁式的唱戲腔。
被一把土打斷了,你以為他會生氣,會閉嘴,都沒有。
張譯抖著腿,軟綿綿的靠在桿子上,瞇著眼睛呲著大牙,賤兮兮的說“這土好,加點鹽更好”。
再比如《追兇者也》中,那場被納入北影教科書的吃戲,張譯全程沒有把那口米線吃到嘴里,但卻加深了觀眾對人物狀態的理解。
他一心尋找的人突然在他面前出現,從不經意的瞥了一眼,到沒反應過來的回頭確認,再到下意識的把滾燙的米線往嘴里塞。
放下米線,起身追人,一氣呵成的表演,把五星殺手董小鳳的餓、急、愚蠢全都演出來了。
張譯的這種狀態,放在今天被稱為“活人感”。
不像是刻意演出來的,更像是生活中可以見到的真人,每一個表情動作都是真感受的流露,沒有加入技巧的設計。
而這一階段的張譯,在生活中的狀態同樣如此。
會搞怪的把導演的紅褲衩掛在樹上,還會跟劇組的演員嬉笑玩鬧,接受采訪,也是滿面春風的狀態。
但自從進入好人賽道后,即便再演負面形象,也變成了《滿江紅》的何立,表演痕跡更重,像是為了演而演。
工業化創作,往往會選擇安全區的演員,張譯無疑是不會出錯的選擇,但這種創作模式,也壓制了張譯作為一名演員的創造力。
演技被動固化,張譯急需跳出來,重新回到生活中,尋找丟失的創造力。
三,隱藏維度成突圍密碼,暫停是為更清醒的前進
張譯從作品集中上線的2023年,就已經決定息影,顯然比觀眾更早發現了自己的問題所在。
在觀眾對他的情緒,還沒到厭煩層面時,張譯就已經自己煩自己了。
但這恰恰說明,張譯是一個清醒,并且依然保有敏感度的演員。
當他發現自己過去演一個角色,會有大量的負面差評涌出,從角色上升到他本人時,張譯同樣心煩。
但這種不理性的側面,也是對他的認可。
如今負面評價消失了,張譯無法引起觀眾的憤怒了,他也充分意識到看似觀眾緣更好了,但也很難讓角色觸動大家的情緒,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脫離了觀眾。
因此暫停不是逃避,而是為了更清醒的前進。
清楚自身問題所在,接下來就是如何解決問題了。
可以相信,張譯的息影,只是身體上的休息,心理上的思考依然沒有停下。
表面上看,這幾年張譯一直在用演員的身份出現在公眾視野,但實際上在《狂飆》中,他還擔任藝術總監。
比如用警戒線逼退高啟強的那場戲,就是張譯設計的,成為了劇中的經典鏡頭。
作為影視行業的從業者,張譯還嘗試過做編劇,如今看來只有導演這條路,還沒有真正涉足過。
而演員轉型當導演也并不稀奇,同樣出演過《士兵突擊》的陳思誠、王寶強,如今已經交出過可觀的作品。
隱藏的多元維度,或許能夠成為張譯的突圍密碼。
如果是導演張譯,也未嘗不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