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會談前,英國砸百億與美達成協議,16國突然站隊,特朗普高興的太早了!
關稅戰持續一個多月之際,中國同意了與美國進行初步接觸,而美國也放風對華降低關稅,還將“對等關稅”制定者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踢出了此次談判的隊伍。
表面看起來,特朗普似乎“誠意滿滿”,但實際上他只是為了喘口氣,好將關稅戰進行到底。
事實證明確實如此。觀察者網最新消息稱,在中美會談前夕,美英兩國突然宣布達成了貿易協議。
這也是關稅戰發起至今,特朗普等來的首個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
協議的主要內容就是,英國同意進口美國食品和農產品;就牛肉市場與美國達成互惠準入協議;將來自美國的用于啤酒生產的乙醇關稅降為零;此外,英國還同意采購100億美元的波音飛機。
作為交換,美國將英國汽車的關稅從27.5%降至10%,鋼鐵和鋁關稅則從25%降至0。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激動的宣揚稱,美英關系將因為這一貿易協議變得更加緊密,而且正在與美國的談判的很多國家,也將陸續達成談判協議,這里包括日本、以色列等國。
而之所以會選中英國,而不是首個與其談判的日本,當然也是因為英國更“好用”了。
美英本就是親密盟友,美國是英國最大的單一貿易伙伴。從去年的數據看,美國對英國順差已經達到了120億美元。
按照特朗普的邏輯走,美國在兩邊的貿易中是占了便宜的一方,所以可以給一個談判的機會。
而對于日本來說,特朗普的關稅就是國難,有廣場協議的壓制,日本顯然不如英國好拿捏。
不過,有一個細節需要注意。
按照美方的說法,美英的這些條款目前只是一些概念上的“協議”,最終的協議方案還沒有敲定,英國也表示,最終協議很難達成。
也就是說,雙方還沒有完全談好,特朗普就急于對外展示勝利,這也暴露了他的3大目的:
其一,特朗普現在急需一個拿得出手的“勝利”,來證明其貿易政策的有效性,以扭轉輿論局勢。
自關稅戰開打以來,美國沒能與任何一個國家達成完整的協議,反而在中國的強硬反制下,經濟受到重創,這使得特朗普面臨巨大的輿論壓力。
他希望通過與英國的貿易談判,找到一個突破口,借此轉移公眾視線,緩解輿論壓力。
其二,不排除特朗普是想要借英國唱一出“雙簧戲”,以進一步忽悠別的國家和其達成貿易協議,這么簡單的小伎倆,特朗普硬是想了這么久。
其三,特朗普想要在中美談判前,拿到一個能拿得出手的“籌碼”。
英國作為中國重要的貿易伙伴,若被特朗普成功施壓減少對華貿易,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中國的貿易優勢。
這樣一來,不僅能夠讓美國經濟稍微喘口氣,有更多與中國談判的“底氣”,還能借此阻止中英關系重回正軌的趨勢。可以說特朗普滿肚子都是“算計”。
那么,特朗普的計劃究竟能否順利展開?答案是并不能,原因有三:
首先,英國斯塔默政府上臺后一直都在積極拉近與中國的關系,其外交政策更傾向于維護自身經濟利益,而非完全附和美國。
這也是為什么特朗普要阻止中英兩國關系升溫的原因,但真正的貿易協定往往涉及復雜的細節談判,包括商品種類、非關稅壁壘以及國家的政治考量。
特朗普所宣傳的“協議”更像是一份意向備忘錄,其實際效力有限,美國想通過這種方式,在中美談判中占得先機的想法未必能如愿。
在美英宣布達成協議的同一天,16國也公開進行了站隊,給了美國重重一擊。
從正常關稅戰來看,特朗普的政策也促使其他國家聯合起來,共同抵制美國。
據路透社報道,東盟10國與海灣合作委員會6國(沙特、阿聯酋、科威特、卡塔爾、阿曼、巴林)突然同時宣布,將于中國一起舉行聯合峰會,且明確表示是為了在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打壓下,尋求與中國展開更多的貿易合作,來緩解國內經濟壓力。
讓美國想不到的是,菲律賓這次也與其他東盟國保持了一樣的態度。
可以看到,這些國家大部分都是美國的盟友,在此時宣布與中國加強合作,也是向美國釋放了鮮明的信號。
這種趨勢不僅削弱了美國的貿易影響力,也反映出國際社會對特朗普單邊主義做法的普遍不滿。
面對這種情況,美財長貝森特直接破防了,直接在媒體的追問下甩手而去。
最后,中國雖然同意了與美國接觸,但態度一如既往堅定,如果美方拿不出足夠的誠意,那這次接觸可能就成為了短期內的最后一次見面了。
特朗普現在是一方面意圖表現出與中國接觸的積極態度,另一方面又在背后施壓,試圖通過不同渠道阻遏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這種矛盾的立場只會加劇國際社會對美國的不信任。
在即將進行的中美談判中,如果特朗普團隊那美英貿易協議或者其他招數,來玩極限施壓那一套,那中國自然也不會客氣,我們完全不吃訛詐施壓這一套。
接下來,我們只要穩住就行,做好持久戰準備,保持鎮定,見招拆招,關稅戰打到現在,中國館已經展現了強大的反制能力,手里捏著這么多“王牌”,根本不會虛。
中美關系的長期走向,取決于雙方是否能夠基于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展開建設性對話。
特朗普政府在貿易政策上的短期操作難以獲得長遠的戰略利益。即使與英國達成了某種程度的貿易協議,其在全球貿易格局中的影響仍然有限。
現在球在美國那邊:是要繼續用虛張聲勢消耗所剩無幾的政治信用,還是老老實實回到平等談判桌?畢竟中國早就把話挑明——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