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5月10日電(實習生 楊麗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敏)“回河北拿證件再回北京結婚所需的1至2天現在縮短成了打車十幾分鐘的路程,‘全國通辦’真的非常便利!”今日起實施的這項新規讓于越和妻子谷金澤能夠免受“跑腿之苦”。
5月10日一早,來自河北的于越和谷金澤在北京市西城區婚姻登記處成為北京市首對婚姻登記“全國通辦”新人。8時不到,兩人就已到西城區婚姻登記處外排隊等候。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從進入登記室,到簽署相關聲明,再到領取結婚證,整個流程僅耗時不到10分鐘。
5月10日,婚姻登記“全國通辦”政策實施后,北京市首對享受新政的新人在西城區婚姻登記處領證。楊麗/攝
“關注到今天是新條例生效第一天,也是婚姻登記‘全國通辦’正式啟動的首日,我們就在4月25日的凌晨卡點預約了今天的結婚登記。作為戶口不在北京的新人,我們真切體會到了政策帶來的一步到位的幸福。”谷金澤說,能見證國家便民政策的落地對她和于越也有著重大的意義。
來自內蒙古的蘇心勉和山東的劉坤早已為原定于5月16日的結婚登記準備好了戶口本,但得知5月10日“全國通辦”落地實施,兩人改變了原定計劃,專程到西城區領證。“如果來回跑,兩個人車費要花近兩千元,還沒算請假帶來的時間損失,但今天打車只花了30元,從出家門到現在領完證,我們只用了兩個小時。”劉坤說。
婚姻登記“全國通辦”打破了婚姻登記當事人戶籍限制,不再要求出具戶口簿,內地居民可憑本人居民身份證,在全國任一婚姻登記處辦理結婚登記或離婚登記,無須返回戶籍所在地,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據了解,新修訂的《婚姻登記條例》實施首日,北京市共辦理婚姻登記1400余對,其中全國通辦登記量占比31.9%,西城、海淀登記量均超200對。
北京市民政局社會事務管理處副處長徐江介紹,為全面推動《條例》貫徹落實,北京市婚姻登記工作將持續在婚姻登記機關規范化建設方面發力,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探索建立公園式婚姻登記點,同時,深化頒證和婚姻家庭輔導服務,為當事人提供頒證儀式、婚姻關系適應等服務,向群眾傳遞喜事簡辦、婚事新辦的新時代婚俗理念。
記者了解到,為貫徹新條例要求,西城區還建立了全市首個戶外登記點。西城區民政局婚姻登記服務中心主任李君研介紹,該登記點位于大柵欄護國觀音寺,提供免費復印、政策及婚育健康咨詢、結婚登記、頒證等“一站式”服務,全方位提升新人登記儀式感。“這一登記點融入了古建+數字’特色,希望打造新穎且特色的婚姻登記體驗。”
耿碧瑩和翟巖是北京市首對在戶外婚姻登記中心完成登記的新人。“跟我想象的很不一樣,在戶外領證的體驗很新奇,好像歷史和古建見證著我們的愛情。”耿碧瑩說,“全國通辦”政策的實施讓她無須返回黑龍江,“領證變得非常方便和簡單。”
5月10日,在戶外登記中心辦理結婚證的新人拍照留念。楊麗/攝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