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經標注文獻及截圖,請知悉。
韓國人的自大和無知體現在方方面面,2023年韓國官媒發布的一篇文章更是讓人們看到韓國的自負。
韓國官媒發布的這篇文章標題是“中國應當清醒!韓國早已經不是清朝時期的國家,中韓關系一旦惡化,中韓將出現強強對決”。
韓國三星
該文章中主要說了什么呢?韓國為什么又要如此叫囂呢?
韓媒“警告”
這篇文章是韓國《中央日報》在2023年6月19日發布的。該文章一經發布之后,就引起了熱議。
《中央日報》在該篇文章中主要表示韓國“獨立自主”的國家,如果中國繼續“打壓和遏制”韓國,韓國將采取行動。
在最后,韓媒還強調韓國不是清朝時期那樣的國家了,并讓中國不要像“宗主國”一樣對待韓國。如果中韓關系惡化的話,將出現強強對決的局面。
中韓關系
首先我們了解韓國媒體寫這篇文章時的背景,2023年6月19日,尹錫悅還沒有下臺。
不過,此時的中韓關系較為可惜。原因是尹錫悅政府全面倒向美國,在諸多事務上配合美國對華發難。
像芯片、“臺灣問題”上,韓國總是追隨美國的步伐。尹錫悅甚至曾親口叫囂“臺灣問題是‘國際問題’,不許中國大陸武力收臺”。
也正因為韓國的不當言論以及對中國內政指手畫腳,也導致了中韓關系惡化。而這也導致中韓的貿易運轉受到相應的影響。
韓國前總統尹錫悅
韓國國土面積小,物資匱乏,經濟發展主要以出口導向型經濟為主。而中國一直都是韓國商品輸出的主要國家。在中韓關系倒退后,韓國的經濟發展也受到一定影響。
但這一切,也都是韓國自己選擇的。但韓國媒體居然發布這樣的文章,將中韓關系惡化的責任往中國身上推。
中國從來不搞欺壓和霸權,任何時候都秉著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礎上和其他國家進行接觸與交流。這也是中國在國際上朋友多的原因。
韓國將鍋甩在中國身上也是相當無理的,充滿了傲慢。而韓媒所說的“不要以‘宗主國’身份來對待韓國”,這更是無稽之談。
美韓軍隊
這句話,韓國其實更應該用在美國身上。畢竟美國至今都在韓國有駐軍,還影響著韓國的政治。
而最讓人覺得可笑的,就是韓媒表示韓國已經不是清朝時期的國家了,如果中韓關系惡化的話,將出現強強對決。
哪里來的自信?
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韓國的經濟出現快速增長。到1996年的時候,韓國的人均GDP達到了10548美元。
港口貿易
韓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在當時是不可想象的,畢竟朝鮮戰爭結束后韓國百廢待興。但韓國給人們帶來的驚喜遠不止此,在面臨2008年的金融危機后,韓國率先復蘇,保持穩定的增長。
到目前為止,韓國已經成為了發達國家,是世界第12大經濟體。一個面積不大、物資稀缺的國家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韓國人自然也非常自豪。但是,韓國人似乎有些自豪過頭了。
前面提到過韓國是以導向型經濟為主的,主要依賴出口。而中國是韓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已經蟬聯了數十年。
而中國地大物博,現如今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韓國的經濟又高度依賴中國,無論怎么看,韓國都是沒有辦法碰瓷中國的。
中韓關系
韓媒所說的“強強對決”,其實是根本不存在的。或者說,只存在韓國那些自大的人群當中。
一衣帶水的鄰居
中國是韓國搬不走的鄰居,雙方有著上千年的淵源。中韓友好不僅利好兩國,也對東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尹錫悅政府的執政方針嚴重損害了中韓關系,這是所有人都不想看見的。盡管尹錫悅已經被彈劾下臺,但中韓的關系需要彌補。
一方面是需要一個明事理的新韓國總統出現,帶來韓國走上正軌,恢復與中國的友好關系。
中日韓關系
另一方面,就是媒體和民眾要擺正自身,保持定力。不要總想著中韓關系惡化會怎樣,應該多想想如何促進中韓關系友好,實現東亞共同繁榮。在這個過程中,韓國最應該避免的,就是擺脫美國的影響。
特朗普上臺后對全球貿易伙伴都加征了關稅,韓國也未能幸免。在這個時刻,韓國更應該和中國團結起來,一起面對危機。
希望新的韓國總統能有這份魄力,不要再繼續走尹錫悅的老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