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近日13國齊聚一堂開始一場經濟領域的“誓師大會”,其中不只有遭受離譜關稅的東盟,還有“反水”美國的日韓。
中國財長作為主持人,當場提出一個反攻霸權的“秘密武器”,讓13國罕見統一戰線發表“對美”聯合聲明。
那么這個秘密武器到底是什么?又是什么原因讓13國走到一起并讓特朗普成為眾矢之的呢?
亞洲可以算是這輪特朗普政府關稅戰的“主戰場”了,對東盟除了唯一與美國存在貿易順差的新加坡僅被征收10%的關稅外,其他9國都高的離譜。
尤其是針對太陽能產品,特朗普更是大刀闊斧,直接對越、泰、馬、柬4國單獨加征,稅率最高超過3500%。
而對日韓這些鐵桿盟友,特朗普也沒有大發善心,針對汽車行業頻頻出手,讓日本首相都喊出“國難來了”。
一開始,日韓兩國還抱有或許可以和美國談判的想法,一邊對美釋放緩和信號,一邊加緊派人前往美國。
不過在4月中隨著美韓、美日分別談判未果后,這事就有了變化。日本先是拿出自己的底牌開始拋售美債,想著借此告訴特朗普自己也不是好惹的。
可惜在這一動作之下,第二輪談判的結果仍舊不夠令人滿意。上個月底日方代表團坐在美國財政部大樓里,就第二輪談判足足聊了兩個小時。
當時日本方面準備拿出放寬對美生產汽車進口限制,以及擴大進口玉米、大豆等美國農產品作為談判籌碼,意圖盡快讓美國撤銷關稅。
可美國卻一直在會場“打太極”,談判后特朗普還直接公開說:我們其實并不著急(與日本等國)達成協議,因為它們需要我們,但我們不需要它們。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了韓國身上。
不久前在和韓國談判后,美國財長貝森特頓時就改了口風,從一開始表示“美韓可能很快就貿易達成諒解協議”,變成“印度或許會是第一個和美達成協議的國家”。
不得不說,時下日韓很難再抱著妥協的想法硬抗了,甚至可以說尋找另一條出路將成為他們的必需選擇。
那么另一條出路是什么?其實中國早就給出了答案:面對關稅戰,中方直面威懾勇敢反擊,多次進行了全面反制。
包括管控系統,提高美國商品關稅125%,暫停購買美國波音飛機,打擊美國農產品,美國能源等,可謂招招見血。
而且中國不止自己反抗單邊主義,也希望帶動更多的國家一起通過多極化來迎頭痛擊霸權主義。
所以5月4日,在中國振臂一呼的情況下,東盟和中日韓共13國財長齊聚米蘭,這一次特朗普成了眾矢之的。
要說為什么會有這場會議?實則是因為正值第28屆東盟與中日韓(10+3)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不過這一場本該聊聊合作的會議,儼然成了“對美”的批斗大會。
作為本次會議的主持人,中國財長藍佛安一開始就明確表示當下整個世界經濟都遭遇到危機,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不斷抬頭,直接造成了13國的內外挑戰,所以團結協作才是破局之道。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藍佛安特意提出了可以繼續擴大“清邁倡議”作為其中一項重要的解決方案。
這份清邁倡議實際上是在2000年5月,為了解決金融危機過后遺留問題,由東盟10國和中日韓財長在泰國清邁簽署的區域性貨幣互換協議。
雖說這事看起來和美國沒關系,不過清邁倡議的最終目的是建立亞洲版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妥妥的就是去美元化的大殺器。
而且這一倡議自從提出來后,可謂一直都在穩步推進之中。2007年,13國財長直接建立了外匯儲備庫,把清邁倡議正式落地。
次年又定下來800億美元的儲備規模,中日韓這些早一步發展的大國出資80%,東盟則出資20%。
隨后經過商討,各國財長決定加快清邁倡議多邊化進程,不僅把儲備庫規模擴大至1200億美元,更是直接開始讓儲備庫正式運作,為各參與方提供資金支持。
這事說直白點,其實就是通過多邊合作讓13國脫離美元掌控。而一旦沒了美元霸權這個武器,特朗普現在發動所謂的“關稅戰”也就失去了立足之本。
中國如今倡導拿出這一“武器”,很顯然就是讓日韓和東盟放下心:咱們對美國關稅戰不用擔心。
所以在會后,13個國家無一例外都投下“贊成票”,通過統一陣線共同推出了一份聯合聲明。
聲明清清楚楚的指出:“未來的不確定性正在增加”,所以13國接下來必將“應對保護主義和金融挑戰”,還重申將維持以WTO為中心的多邊貿易體系。
那么這份多邊聲明到底有多重要,其實看看最近發生的一件事,就能清楚了解。
上個月底,特朗普政府已經把手伸向了多邊金融機構,當時美財長貝森特秘密會晤亞洲開發銀行行長,公然要求“取消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并停止長期貸款”。
要說這招不可謂不狠,畢竟亞開行要真的對中國停貸,不僅可能影響國內部分基建項目,還能從國際規則層面切斷中國的發展支持。
但美國顯然低估了兩個關鍵事實:
第一,中國本身就是亞開行第三大股東(持股6.44%),而且獲得貸款后的履約率高達100%,貢獻了亞開行近15%的利息收入。
若貿然停貸,亞開行等于砸了“自己飯碗”。所以不光是亞開行自己不愿意,就連日本等“美國盟友”都明確表示不會配合損害機構利益的決議。
第二,美式霸權在多邊機構行不通。美國雖然是最大股東,但亞開行決策需至少3/4的贊成票。
成員國里東盟可是中國連續多年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去年中國與東盟貿易總值還直逼7萬億元,增長9.0%,現在它們絕對不會支持美國的想法。
這也恰恰說明了唯有加大多邊合作才是應對霸權的唯一解。本次發表聲明之前,中國就在會議期間率先拿出自己的誠意,當場宣布續捐400萬美元到基金里。
隨后中國又開始馬不停蹄的和馬來西亞、印尼、日本等國的財務長官進行雙邊面對面的交流會晤,試圖通過進一步擴大合作來應對關稅危機。
歸根結底,當特朗普試圖揮舞“關稅大棒”來尋求美國利益的時候,多邊機構已經選擇不在唯美國馬首是瞻。
本次13國會議及聲明——尤其是日本、韓國等美盟友和亞洲伙伴同一陣線的事實——正預示美國“罔顧他國利益,讓美國再次偉大”策略的正式破產。
參考資料:
新華社《東盟與中日韓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意大利舉行》
中證網《潘功勝:進一步完善清邁倡議機制、強化本區域金融安全網至關重要》
北京商報《中國等13國重申維持多邊貿易體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