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陽光穿透云層親吻山脊,當曠野的風裹挾著草木氣息撲面而來,肌膚的警報系統已在沉默中拉響——我們奔赴自然的熱忱,正悄然化作一場微觀世界的生存博弈。
在職業滑雪運動員的裝備清單里,防曬霜與雪鏡同等重要;亞馬遜雨林穿越賽中,防蟲噴霧的戰術地位堪比指南針。當運動場景從健身房延伸至荒野,我們對抗的不僅是紫外線與汗水,更是整個自然界的生態侵襲。
1
微氣候正在破壞你的肌膚鎖水能力
當你選擇在城市戶外運動時,你要知道空氣中每增加10μg/m3的PM2.5,肌膚表皮失水率就會上升22%,膠原蛋白降解速度也會加快15%,因此避免壞天氣戶外運動,對你的肌膚很重要。
同時,干燥的空氣還會讓肌膚的滲透壓失衡。肌膚角質層水分含量相對高,在滲透壓作用下,角質層水分會向空氣中擴散,使肌膚細胞內水分不斷流失,導致肌膚干燥、起皮。長時間處于干燥的環境,皮脂腺分泌皮脂的功能也會紊亂。皮脂是肌膚的天然保濕劑,分泌不足時,肌膚鎖水能力下降,水分更易散失。如果長期缺水,角質層細胞間的脂質就會變得干燥、排列紊亂,細胞間連接松散,完整性被破壞,屏障功能減弱,外界有害物質易侵入,進一步加劇水分流失。
2
光波對肌膚的圍剿
高海拔的紫外線有多強烈?當海拔每升高300米,UVB強度遞增8%-10%。除了紫外線,紅外線也相當可怕,對赤道馬拉松的研究揭示:濕熱地帶紅外線A(IRA)穿透深度達真皮層下3.5mm,激活基質金屬蛋白酶的速度比UVA快2倍。新加坡生物實驗室據此研發的液態金屬防曬體系,通過動態折射不同波段光線,成為撒哈拉沙漠越野賽選手的強制裝備。
3
水流對肌膚的侵蝕
夏威夷沖浪冠軍的皮膚微成像顯示,每天4小時海水浸泡使角質層鈉離子濃度達到陸上運動的7倍,引發持續性滲透壓失衡。傳統防水防曬霜在流體力學作用下形成湍流邊緣,反而加速成分流失。除了海水,淡水運動同樣暗藏殺機,鐵人三項選手的面部經皮失水率在游泳環節驟增300%,但賽后4小時又出現反常性水腫。日本資生堂實驗室解碼了這種“海綿效應”:氯離子破壞緊密連接蛋白導致雙向滲透失控。他們從沙漠植物復活卷柏中提取的滲透壓調節因子,能像生物芯片般智能管理水分子流向,該技術已成為奧運游泳隊的秘密武器。
4
風沙對肌膚屏障的侵害
風沙中的沙粒等細小顆粒會與肌膚表面產生摩擦,可能磨損角質層細胞,破壞角質層的完整性,使肌膚屏障功能減弱,同時加劇水分散失。另外,風沙中的灰塵和污染物易堵塞毛孔,影響皮膚正常的呼吸和排泄功能,干擾皮膚的新陳代謝,使皮膚的保濕能力下降,還可能引發炎癥反應,削弱肌膚屏障。
對于參加越野跑的人來說,面臨的挑戰就更為復雜了,揚塵顆粒與汗液混合形成的研磨劑,經MIT摩擦學實驗室測算,其磨損系數相當于800目砂紙。同時,運動摩擦產生的微創面與汗液中的尿素、乳酸構成“細菌培養皿”,而傳統抑菌成分在pH值劇烈波動下紛紛失效。
1
戶外護膚的實用技巧
保護唇部
惡劣的戶外環境下,唇部極易干燥起皮,可涂含凡士林、蜂蠟等成分的潤唇膏,預防唇部干裂。唇部已起皮時,用熱毛巾敷軟后,用棉簽輕輕去除死皮,再涂潤唇膏。
綠茶浸漬運動面罩
騎行或滑雪使用的防風面罩,可以用冷泡綠茶(含EGCG抗氧化成分)浸泡20分鐘后晾干。運動中呼吸產生的水汽會激活茶多酚,形成抑菌抗氧化的微環境,減少悶痘問題。
“油包霜”法則
高海拔登山或冬季徒步等低溫環境時,在乳霜前先涂抹馬油或沙棘油,再用溫熱毛巾按壓臉部,油脂層能鎖住水分的同時,模擬皮脂膜結構,防止極端干燥空氣抽干肌膚水分。
藻類抗鹽霧噴霧
海上槳板或帆船運動時,海水蒸發形成的鹽霧容易導致皮膚脫水。可以使用含有藻類提取物的噴霧,或者混合3滴鈍頂螺旋藻提取物+100ml溫泉水自制噴霧。藍藻多糖能在皮膚表面形成透氣水膜,中和鹽分結晶的刺癢感。
2
常見戶外護膚誤區與糾正
極端溫差之下來回切換
很多人在戶外感到太熱或太冷時,就想立刻鉆到室內,但其實當5℃的寒風遇見20℃的商場暖流,皮膚經歷的熱沖擊堪比實驗室的凍融實驗。這種溫差波動會使細胞間脂質流失速度加快4倍。因此長時間參加完戶外運動后,避免馬上進入溫差較大的室內環境。
認為夜晚沒有紫外線
夜跑運動者可能會認為夜晚無需擔心紫外線對肌膚的侵害,但其實城市里霓虹燈光中的高能可見光(HEV)可以使黑色素活性增強300%,效果相當于正午陽光的40%。所以夜跑也要選擇遠離光污染的地方,如果無法避免建議涂抹好防曬品更為安全!
高海拔用普通保濕霜
當海拔每升高1000米,表皮脂質合成速度下降19%,而經皮水分流失增加33%。如果此時,你選擇了傳統封閉性保濕產品,它會在低壓環境下形成窒息性膜結構,反而加劇肌膚屏障崩潰!所以在高海拔地區,你應該選擇具有單向導濕功能的仿生氣凝膠:其納米孔道結構允許水分子逸出,卻能鎖住自身重量200倍的保濕因子。準備前往高海拔戶外的你,一定記得帶上高海拔專用保濕霜哦!
頻繁使用保濕噴霧“補水”
噴霧是非常方便的補水利器,很適合在運動中途使用,但過度依賴噴霧可能破壞皮膚屏障,導致越噴越干。戶外干燥時,可少量使用噴霧后輕拍吸收,并搭配含神經酰胺或透明質酸的保濕霜鎖水。
出汗多時頻繁去角質
戶外運動之后每個人都希望趕快將身上的汗漬洗干凈,而戶外暴曬后皮膚極為敏感,頻繁去角質會削弱屏障,引發紅腫或感染。油皮每月1次、干皮每2月1次即可,敏感肌應避免使用磨砂類產品。
曬后修復僅靠敷面膜
一提到曬后修復,很多人就會想到敷面膜!敷面膜的確能起到很好的修復作用,但搭配其他工作一起進行,才會事半功倍!首先,曬后肌膚需先降溫(如冷敷或舒緩噴霧),再使用含積雪草、維生素B5的修復精華,最后用高保濕霜鎖水。注意避免直接敷美白面膜,以免刺激加重炎癥。
肌膚
你的第二戶外裝備
當山野、海岸與城市縫隙成為運動主場,肌膚面對的挑戰也因場景而轉變——露營的篝火煙霧、徒步的沙塵暴擊、越野跑的極限摩擦、騎行的疾風侵襲……每一寸肌膚都在經歷微觀戰場。當護膚策略與運動場景深度咬合,防護便不再是負擔,而是讓身體與自然對話的精密儀器。我們為四大主流戶外運動定制“護膚戰術手冊”,用精準防護解鎖進階美學,讓你在自然中破風而行,歸來時仍能自信地迎接鏡頭的凝視,那才是征服山川湖海的最佳勛章。
露營
對抗溫差與煙塵
篝火邊的美學
環境挑戰
晝夜溫差超15℃、篝火PM2.5顆粒、潮氣蟲擾、睡眠不足引發的皮膚應激反應。
護膚挑戰
高強度紫外線輻射
海拔每升高300米,紫外線強度增加4%(高原露營風險倍增)。另外UVA穿透云層/帳篷引發膠原蛋白降解(光老化)。水面/雪地的反射也使紫外線暴露量提升50%~80%(如湖邊、雪山露營)。
極端溫濕度波動
日間高溫(>35℃)加速皮脂氧化、毛孔堵塞。
夜間低溫(<10℃)導致角質層水分流失、干裂。睡袋的摩擦還會引發機械性蕁麻疹(尼龍材質敏感者高發)。
生物性刺激源
蚊蟲叮咬釋放組胺導致丘疹性蕁麻疹(48小時內出現水皰)。隱翅蟲毒液接觸還會導致線狀皮炎。此外,漆樹/毒藤分泌的漆酚引發IV型超敏反應(遲發性接觸性皮炎)。
篝火/煙霧污染
燃燒產生的多環芳烴(PAHs)附著皮膚,激活AhR受體,加速色斑形成。煙霧刺激還會導致眼周角質層脫水,加重細紋。
護膚實操方程式
日間三明治抗污染屏障
使用含甘草酸二鉀的抗氧化精華打底,可以中和篝火煙霧中的自由基。再選擇含硅石顆粒的物理防曬(SPF30+ PA+++),既能反射紫外線又可吸附煙塵。最后用薄荷腦+香茅精油按1:20稀釋制成防蟲噴霧,噴灑于發際線、手腕等暴露部位。
夜間睡眠面膜療法
睡前厚敷含“微藍藻提取物”的凝膠面膜,其天然電解質可平衡露營地潮濕環境導致的細胞滲透壓紊亂。針對篝火煙塵殘留,用荷荷巴油混合細砂糖輕柔按摩鼻翼、額頭,以油溶油清除PM2.5微粒。
便攜神器
1.戰術性驅蚊:將茶樹精油滴在醫用膠布,貼于帳篷內帳頂部,驅蟲同時凈化空氣。
2.急救冰晶貼:含4D透明質酸的凝膠貼片,冷藏后敷于日曬后發燙的鎖骨與耳后。
肌膚“戰備”
1
凱芮黛 Carita
欣光御顏精華防曬乳SPF50+ PA++++
RMB1,280元/50ml
出門露營,怎么能少的了防曬裝備。欣光御顏精華防曬乳能于肌膚上形成一層 “光感面紗”,如同舒適自然的第二層肌膚,光氧雙抗,全御曬紋。全日全場景防護可能對肌膚造成壓力的紫外線、氧化、外界污染,避免肌膚出現光老化跡象,預防曬紋,使肌膚充盈飽滿,奢享輕松愉悅的露營時光。
2
雪花秀 Sulwhasoo
日護水感防曬乳SPF50+ PA+++
RMB360元/50ml
這款防曬適合戶外運動、水上運動使用。液體防曬衣,遇水不怕溶,暴曬不怕黑。專研成膜科技,更薄更細更貼膚。一抹推開,輕盈柔潤,迅速成膜。輕薄牛奶質地,水感親膚,不粘膩。防水、防汗、耐熱效果好,無懼烈日,戶外必備。
3
后 The Whoo
天氣丹花獻緊顏細致精華棉片
RMB340元/60片
在野外過夜,又不想虧待了肌膚,那使用精華棉片更方便、衛生。輕柔擦拭,柔軟厚實的厚度感打造高級觸感,整頓平滑肌膚。雙面棉片一面為花紋面,擦拭使用,沿著肌膚紋理擦拭帶走多余角質及油脂微。另一面纖維面濕敷使用,潔面后濕敷到肌膚煩惱部位,集中柔軟細膩,舒緩護理。
徒步
征服山野
全天候防御工事
環境挑戰
8小時+持續紫外線暴曬、汗鹽結晶磨損角質層、山地強風加速水分蒸發、砂石飛濺引發微擦傷。
護膚挑戰
高強度紫外線與光老化
紫外線中UVB引發表皮曬傷,紅斑反應在徒步4小時后顯著增強(尤其高海拔地區)。UVA可穿透至真皮層,破壞膠原纖維,加速皺紋生成(山地徒步時UVA強度比城市高40%)。此外,雪地/巖壁反射使紫外線暴露量增加60%,鼻尖、下顎等凸起部位易形成局部色斑。
機械性摩擦與微損傷
背包肩帶壓迫可能會導致鎖骨區表皮剝脫(“背包疹”)。登山杖握持會導致虎口處角質增厚+皸裂。汗水蒸發后鹽分殘留,與衣物摩擦形成“微切割效應”,加劇皮膚屏障破壞。
濕熱環境與微生物失衡
連續徒步8小時,腋下/腹股溝濕度超90%,pH值升至6.5(正常皮膚pH值為4.5~5.5),極易導致真菌繁殖和細菌感染。
護膚實操方程式
地形適配策略動態防曬
林間徒步選用SPF30潤色防曬乳,抵御穿透樹葉的散射紫外線,蜜桃色修正叢林綠光反射導致的膚色暗沉。沙漠、雪地徒步選用SPF50+鋅鈦雙盾防曬霜+防紫外線面巾,重點防護雪地反射率高達80%的UV射線。
途中三階清潔法
每2小時用含硅藻土的吸油面紙按壓去汗,保留必要皮脂膜。午餐休整時以金縷梅純露噴濕全臉,棉片單向擦拭清除毛孔內沙塵。抵達營地后用APG表活便攜卸妝濕巾進行深度清潔,避免汗鹽過夜刺激。
黑科技裝備
1.抗摩擦護頸巾:浸漬玻尿酸的速干魔術頭巾,減少頸部與背包帶的摩擦紅斑。
2.冰川泥瞬效面膜:獨立膠囊包裝,5分鐘吸附毛孔內氧化皮脂,恢復肌膚透氣感。
肌膚“戰備”
1
修麗可 SkinCeuticals
植萃舒緩修護精華面膜
RMB700元/60ml
徒步一天下來,皮膚受損,需要舒緩與修護,在睡眠時使用面膜是最穩妥的辦法。這款面膜添加綠色植物萃取精華、舒緩因子神經勝肽 (二肽),能幫助有效舒緩肌膚,緩解敏感不適,補水保濕修護。通過快速緩解外因導致的皮膚敏感,消除暫時性皮膚受損反應。涼爽膚感,密集補水,令肌膚重煥潤澤。
2
希恩派 CNP
蜂膠唇色粼潤唇膏
RMB129元/15ml
想與大自然談一場鮮活的戀愛,沒有水潤的雙唇怎么行。唇部干燥時,隨時涂抹CNP蜂膠唇色粼潤唇膏,可以維持唇部滋潤緊致不緊繃。使用一次,持久水潤,預防因缺水而產生的起皮,深層補水,唇膜般深潤。使用便捷,定量取用,干凈衛生,且易于攜帶。
3
后 The Whoo
天氣丹花獻緊顏細致精華棉片
RMB340元/60片
全新小金瓶的防曬粉末有效避免紫外線散射劑彼此粘連,始終保持防曬膜的靈動流動性,無論面部如何活動,它都能智能跟隨面部起伏,精準自動填補每一絲縫隙,確保防曬屏障堅不可摧,防御嚴絲合縫。輕盈膚感,硬核守護。
越野
高強度運動
毛孔呼吸戰
環境挑戰
劇烈出汗導致水油失衡、高頻震動引發毛孔擴張、運動bra/背包帶機械性痤瘡、冷風刺激引發泛紅。
護膚挑戰
高頻摩擦與剪切力損傷
大腿內側/腋下因重復擺動產生皮膚擦傷(Chafing),濕度越高損傷越重。在崎嶇地形中,皮膚承受的剪切力可達日常行走的3倍。
持續性汗液侵蝕
汗液鹽分(NaCl濃度達45mmol/L)結晶形成微切割效應破壞角質層完整性。汗液pH值升高(達7.5)削弱皮膚抗菌肽活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風險上升30%。鹽漬眼周還會引發刺激性瞼緣炎。
生物性威脅升級
蜱蟲叮咬(萊姆病媒介)高發于草叢穿越路段。蜜蜂/馬蜂攻擊引發急性過敏反應(需腎上腺素筆急救)。
極端氣候疊加傷害
高溫高濕的環境會使汗液蒸發受阻、表皮浸漬,從而產生間擦疹。熱輻射導致毛細血管擴張,引發持久性紅斑。低溫大風環境會使經皮失水、面部皸裂+凍傷(鼻尖/耳廓)。同時,冰晶會摩擦角膜導致“雪盲癥樣”眼周損傷。
護膚實操方程式
防摩擦預處理
在運動內衣邊緣、腰包接觸處涂抹含二甲基硅油的隱形防護膏,形成滑動膜減少摩擦力。將鼻梁、顴骨等易被眼鏡摩擦部位,提前按壓含硅石粉末的控油妝前乳。
賽中補水黑科技
運動前將含電解質與小分子玻尿酸的補水棒涂抹于下顎、太陽穴,汗水會逐步溶解形成保濕膜。途中可攜帶pH值5.5弱酸水丸,吞服后可從內部調節因大量排汗導致的皮膚微生態紊亂。
紫外線防御
使用防水抗汗型防曬霜(EltaMD UV Sport SPF50)+物理遮蔽(空頂帽+護頸面罩)。紫外線敏感者穿好防曬膠囊衣。
賽后修復公式
即刻用4℃預冷的“礦物鎂粉冷敷貼”覆蓋面部,鎂離子抑制運動后炎癥因子釋放。洗澡時以燕麥麩皮包裹成沐浴球,輕柔去除死皮同時補充葡聚糖屏障。
肌膚“戰備”
1
優佳 Ultrasun
護顏防曬乳SPF 30+ PA+++
RMB178元/30ml
皮膚學專研防曬,專業度拉滿,大分子不透皮,上臉更安心。0香精0防腐劑0致敏成分,敏感肌放心用。GSP-T抗氧復合配方,肌膚不泛紅起皮干癢,敏肌依舊保持穩定健康狀態。多光譜全波段防護。質地清爽不油膩。
2
修麗可 SkinCeuticals
修麗可全新色修精華水
RMB580元/200ml
黃瓜、迷迭香、桑根和橄欖葉萃取精華具抗炎、抗菌特性,舒緩并鎮靜發炎過敏肌膚;-4%高濃度波爾多樹葉可為肌膚提供長效補水保濕。修麗可全新色修精華水沿用經典復合植萃配方,可瞬時疏通被油性物質堵塞的肌膚毛孔,為細胞注入水分。運動前后使用能有效保濕、舒緩肌膚、強韌屏障。
3
霏絲佳 Physiogel
舒緩安膚潤護防曬霜SPF 50+ PA++++
RMB189元/40ml
霏絲佳舒緩安膚潤護防曬霜沿用品牌王牌擬膚科技,通過仿生擬膚成分豐富肌膚屏障脂質,減少肌膚水分流失,強韌肌膚屏障。高系數的物化結合配方帶來高效防護,防曬黑、防曬傷,減少紫外線帶來的光損傷。另外,產品質地輕薄,清爽不粘膩,溫和無刺激,痘痘肌、敏感肌都能安心使用。瓶身小巧便攜,是戶外必備、應對炎炎烈日的寶藏防曬。
騎行
破風而行
動能級養護
環境挑戰
逆風騎行加速表皮水分流失、頭盔壓迫導致毛囊角化、尾氣油煙附著、眼部干澀引發早衰性細紋。
護膚挑戰
紫外線傷害
騎行時皮膚長時間暴露在外,紫外線中的UVB可使皮膚表皮細胞受損,導致皮膚發紅、疼痛、脫皮等曬傷癥狀。UVA能穿透皮膚深層,破壞膠原蛋白和彈性纖維,使皮膚松弛、產生皺紋、出現色斑,加速皮膚衰老。
風吹影響
騎行中空氣快速流動,會加速皮膚表面水分蒸發,使皮膚變得干燥、粗糙,屏障功能減弱,更易受外界刺激。強風還會刺激皮膚,使毛細血管擴張,對于敏感肌膚,可能引發紅腫、瘙癢、刺痛等敏感癥狀。
灰塵與污染物侵襲
騎行時會接觸大量灰塵、花粉等污染物,它們易附著在皮膚表面,堵塞毛孔,阻礙皮膚呼吸和新陳代謝,引發粉刺、痘痘等問題。
護膚實操方程式
防風保濕黑科技
1.面部防護:出發前全臉薄涂含“極地微生物多糖”的防風霜,遇風自動形成彈性保濕膜。
2.自制設備:在碼表支架上安裝迷你加濕器,添加洋甘菊純露,騎行時營造面部微濕潤環境。
抗污染防曬
選擇高附著力防曬乳(SPF50+/PA++++),優先含氧化鋅的物化結合配方,抗汗抗風沙且不易入眼。重點強化額頭、鼻尖、后頸等騎行俯身時的紫外線高暴露區,補涂時搭配防曬滾珠,避免手部污染。
頭盔區專項護理
將頭盔襯墊噴灑含酮康唑的抗菌噴霧,預防壓迫性毛囊炎。額頭發際線處貼含水解蠶絲的防壓痕貼片,避免摘下頭盔后的尷尬勒痕。
眼周動能抗衰
使用含“馬達蛋白激發肽”的騎行眼鏡防霧噴霧,兼顧鏡片清晰與眼周抗皺。夜間以磁熱眼罩搭配A醇眼膜,修復紫外線及強風導致的膠原蛋白流失。
肌膚“戰備”
1
希思黎 Sisley
煥白潤澤防護乳SPF50+ PA+++
RMB2,700元/40ml
這款貴婦級的防曬富含煥白晶萃復合物專利配方,針對黑色素生成的四個階段,層層阻黑,改善膚色的灰色暗沉感。玫瑰果精粹、綠扁豆精粹、天然紅沒藥醇,三重植物精粹協作,減少膚色泛黃。澳洲堅果油強效保濕,令肌膚細膩柔滑。
2
蘭蔻 Lanc me
輕透水漾防曬乳SPF50 PA++++
RMB495元/30ml
蘭蔻小白管防曬一直以來表現都十分亮眼,6重精配,全波段防御,防曬紅曬黑,更防光老化,緊鎖肌膚膠原蛋白。采用空氣感防護膜TM專利,水感親膚不粘膩,均勻延展會呼吸。蘊含維他命E、法國薔薇及高山雪融花精粹,邊防邊養,不悶痘,敏感肌亦適用。
3
伊索 Aesop
艾莉奧斯芳香護手霜
RMB245元/75ml
在外騎行,護手霜是必備單品。這款手霜以萃取自北非雪松、廣藿香、丁香花蕾的精油成分調制而成,膏體延展性很好,香氣令人愉悅,能有效保護雙手。
編輯-Sara
新媒體編輯-錦鯉
文字-Coco、大玉兒
攝影-尹煜@betterimage
部分圖片-不丹旅游局、瑞典北極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