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巴克什米爾空戰中,巴軍殲10CE發射的霹靂15E導彈,創造了200公里外連續擊落3架陣風的紀錄,這款中國軍工的空中手術刀正改寫空戰規則,美媒終于承認,殲20可以打敗F35和F22了,那么霹靂15是如何撕碎西方防空體系的?殲20的野獸模式又將帶來哪些影響?
霹靂15采用雙脈沖固體火箭發動機,第一段加速至4馬赫突防,第二段在目標30公里內二次點火,足以讓印度陣風的電子對抗系統失效,此外通過巴軍ZDK03預警機的數據鏈引導,殲10CE無需開啟雷達暴露位置,就能形成隱身、預警、打擊三位一體的殺傷鏈,在野獸模式下,殲20可外掛8枚霹靂15,以及內置6枚折疊翼改型導彈,7架編隊即可發射98枚導彈,覆蓋半徑500公里的死亡空域,相比之下美軍現役主力導彈最大射程僅180公里,且缺乏雙向數據鏈修正能力,外掛會喪失隱身優勢,開啟野獸模式雷達反射面積也會暴漲。
殲20野獸模式絕非簡單的堆砌彈藥,而是隱身與火力的精妙平衡,外掛8枚霹靂15和2具4800升副油箱時,仍能保持0.01平方米的雷達反射面積,相當于F16掛載副油箱時的1%,若攜帶4具副油箱,那么作戰半徑可突破3000公里,實現從海南直抵關島的踹門打擊,此外還可在20分鐘內完成隱身突防、野獸清場到返場補給的循環,比F22的作戰效率高了3倍。
這套戰術無疑戳中了美軍的痛點,據五角大樓推演顯示,在西太戰場攜帶霹靂17的殲20編隊,可在F35機群進入攻擊陣位前完成3輪齊射,而霹靂15的恐怖戰力背后,是中國軍工打造的戰爭云生態,空警500預警機可同時引導200枚霹靂15攻擊不同目標,且誤差不超過3米,導彈采用的量子加密數據鏈,也可抵御多次電磁干擾,如今福建艦搭載的殲35已完成對霹靂15海軍型的測試,形成海空一體殺傷鏈,這套體系讓美軍引以為傲的忠誠僚機計劃相形見絀。
面對中國空戰體系的代差優勢,美國軍事媒體罕見集體破防,殲20量產超500架,而F22重啟生產線成本高達每架109億美元,不僅如此,霹靂15的單價僅為AIM260的三分之一,卻能實現在200公里外獵殺預警機,殲20駐扎新疆某基地時,印度還被迫將S400防空系統后撤300公里,將區域拒止的實際效果展露無遺,美國軍事網站不禁哀嘆,當殲20在臺海開啟野獸模式時,他們可能需要用3架F35換中方1架戰損,這還不算福建艦上起飛的殲35機群。
殲10CE擊落陣風不是終點,而是中國空戰體系崛起的注腳,當霹靂15的尾焰照亮南亞夜空時,華盛頓應該讀懂其中深意,現代空戰早已不是發動機推力的較量,而是工業體系、智能算法與作戰思想的全面碰撞,正如那架開啟野獸模式的殲20,在雷達屏上閃爍的標識,它承載的不只是14枚導彈,更是一個超級大國的空中霸權宣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