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前兩天的空戰,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關系變得更緊張了,巴基斯坦那邊大張旗鼓地宣傳自己的戰果,反觀印度卻很低調,幾乎啥都不說,好像不愿意提這事。
不過沒關系,印度不說美國人幫著說,最近有美國官員透露了這次空戰的細節,說巴基斯坦的一架殲-10CE戰斗機,至少打下了兩架印度的軍機,其中一架還是法國造的“陣風”戰斗機。
美國人還補了一句,說這說明“中國的先進戰斗機取得了重大突破”。
印度人現在都想不明白,自己花2.4億美元買一架的“陣風”,怎么會被一架4000萬美元的殲-10CE打得這么慘?
其實關鍵就在于中國的霹靂-15導彈,這枚導彈有點厲害,能兩次點火,前半段加速搶高度,后半段再俯沖加速,專門打敵人的要害。
官方說射程145公里,但巴基斯坦這次直接玩了個“高拋”,硬是把打擊距離拉到了180公里,印度的預警機剛一開機就被鎖定,嚇得趕緊跑路,比兔子還快。
印度“陣風”戰斗機掛的“流星”導彈跟霹靂15一比,就有點尷尬了,法國人吹牛說射程能打150公里,結果實際有效距離比中國的霹靂-15還短了30公里。
更別說“流星”導彈靈活性也不行,轉彎慢得跟卡車似的,5月7號那天晚上,印度飛行員剛聽到雷達警報,霹靂-15的雷達導引頭已經追蹤更新了三次坐標。
戰斗結束還不到一天,巴基斯坦的媒體《今日巴基斯坦》就幫印度算了筆賬。陣風戰斗機一架大約2.88億美元,米格-29一架4800萬美元,蘇-30MKI一架5000萬美元。
這次被擊落的有3架陣風、1架米格-29、1架蘇-30MKI,加起來損失超過9億美元。這么算下來,印度一晚上就虧掉了差不多半個航母編隊的錢。
要知道,印度花了十年、動用了全國的力量才買來的這些陣風戰機,就是想補上空軍的技術差距,結果首戰就被打掉三架,真是沒面子。
其實這次巴基斯坦打掉的雖然是印度的飛機,但真正心里發虛的,不只是印度。對法國軍火商來說,他們正想把武器賣到中東和東歐,這下可算被打臉了。
所以有專家分析,這次實戰檢驗,很可能會改變全球中型多用途戰機的市場格局,很多國家現在都對殲-10CE戰機表現出了采購的興趣。
據非洲權威媒體5月8日報道,當地時間7號,尼日利亞國防部正式對外宣布,最近由國防部國務部長和空軍參謀長帶隊的軍事代表團,剛剛結束了對中國的訪問。
這次他們去了北京、合肥、南京和西安這些有名的軍工城市,還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國北方工業公司這些大型軍工企業進行了高層會談,重點談了以后軍事技術合作和武器裝備采購的事情。
雖然尼日利亞軍方的考察是在印巴空戰之前就安排好的,但他們特意等到印巴空戰結束后才對外公布這些消息,這背后其實是有深意的。
很明顯,經過印巴之間這場空戰,中國的武器裝備在先進性和可靠性方面完全能和美俄的武器媲美,而且價格還更有優勢。
經過實戰檢驗后,中國產的裝備很有可能會改變全球軍工市場的格局。
其實這次巴基斯坦用的霹靂-15導彈,并不是咱們最牛的武器。現在中國空軍發展的速度很快,網上公開的型號里,像霹靂-17導彈,射程比霹靂-15還要遠。
我們自己用的霹靂-15,射程能達到200公里到300公里,霹靂-17甚至有可能打到400公里、500公里,另外還有更先進的霹靂-21。
總之這些導彈的射程越來越遠,威力也越來越大,而10年前的霹靂-15就能在空戰中以6比0的成績,把印度那些花大價錢買來的頂級戰機全都打下來。
那要是以后用上中國的霹靂-17、霹靂-21,打擊的效果和范圍只會更厲害,提升得特別快。
要知道出口給別的國家的型號,一般都會根據對方的要求做一些調整,我們自己用的版本性能可能還會更強。
中國軍工現在在全球軍售市場上很有競爭力,咱們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從小小的螺絲釘到大到戰斗機,全都是自己造出來的。
導彈都是一批一批地生產,無人機就像下餃子一樣一架接一架地造出來,這種大規模生產讓武器的成本降得特別低。
所以中國的武器特別劃算,性價比很高,很多中小國家買了一次還想再買,成了中國武器的回頭客,像巴基斯坦這種和中國關系特別鐵的國家,更是中國武器的超級粉絲。
2016年到2020年,巴基斯坦花了35億美元買中國的武器裝備,尤其是梟龍戰斗機,幾乎撐起了巴基斯坦空軍的一半力量。
后來又買了殲-10CE,這下巴基斯坦空軍第一次有了和印度“陣風”戰機對抗的底氣,現在他們也真正嘗到了中國武器帶來的好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