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家,是安全,最溫暖,最放松的地方。
可是,有些父母在不經意間說出來的話,卻如同利刃一樣,刺傷孩子的心。
一個家庭,最可怕的不是窮,也不是爭吵,而是父母張口閉口就是這3句話。
要不是為了你,我早不跟你爸過了
這句話說白了就是謊言,會讓孩子內疚的謊言。
不是“為了孩子忍痛維持婚姻”,而是“把離不開婚姻的懦弱,歸咎于孩子身上”。
既不敢做出改變,去面對離婚后的未知困難,也愿意接受充滿爭吵的婚姻。
所以,只會把負面情緒給到那個弱小的孩子身上。
拿孩子當借口,其實是大人根本不想離婚。
我身邊一個同事的媽媽,80歲了,說離婚就離婚,誰勸都不好使。也是老公年輕時候打人,最小的孩子一成家有孩子,立馬離婚。
這才是我認為的為了孩子不離婚,而不是自己不離婚。
但凡生活中有問題總歸是他人的原因,這在心理學上叫歸因。至少這樣可以減緩自身的各種負面情緒,怪責他人總是容易的。
有說人:也許有人真的是為了孩子不離婚的呢?
真是為了孩子不離婚的,不會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上。
真為了孩子不離婚的人,因為她真的為孩子好,所以她不會這么和孩子說為了你我如何如何?給孩子壓力,讓孩子不快樂。
我嬸嬸就是這樣,從來不會跟兒子說。但是私下里和我說,自己一個人會讓兒子生活質量變差。
真那么愛孩子,是不舍得孩子承受精神壓力,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的。
我是為你好,你應該聽我的
很多父母都喜歡對孩子說“都是為你好”、“我為你好”,后面多半會接上一句,“所以你應該聽我的”。
每次我媽對我說:我都是為了你好。
聽完之后,我雖然知道他們的付出,但是在那個當下,心里沒有感動。
只有一種負罪感,甚至覺得我爸媽的人生中所有糟糕的部分,都是因為我造成的。
“為你好”、“為了你” 的分量壓在孩子身上,真的太重了。
然后孩子就覺得:我不該快樂,我不刻擁有好的東西,甚至和朋友出去玩者會有負罪感。
我經常會覺得我為什么要來到這個世界上,我毀了我媽的人生,她本來可以有更精彩、更美好的人生,但是因為我全毀了。
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
不知道在你小時候,有沒有這么一個無形的“勁敵”。
在父母的口中,他們性格好,成績好,陽光開朗……
也就是父母口中的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我想,父母可能是通過這樣的方式,給孩子更好的激勵。
但是忽略了一點,這種無意義的攀比,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虐待”,只會把孩子推向更深的深淵。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毒性壓力”。
就是說孩子如果長期處于一種頻繁的、強烈的壓力下,會產生一種病態的自責感,覺得自己沒價值,不夠好,不值得父母為自己付出這么多。
會讓孩子把一切的問題,歸結到自己的身上,自己給自己點差評。
過分打壓孩子,讓孩子內耗。讓孩子沒有自信心,這是不對的。
語言有時候如一劑毒藥。不合時宜,不懂換位思考的自私語言,會慢慢剝奪你的快樂。
如果你無法避免毒言毒語,你就要選擇用一種“鈍感力”去克服。
我對于我媽經常說這些話深感無奈和受傷害,而且在我調節好抑郁情緒時候他會突然來襲擊我,如果我和她爭論,那么我辛苦調節好的情緒都會白費。
所以只能采取,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當她是自言自語的“傻瓜”。
這樣才不能受傷害,否則我會進入生病狀態變得郁郁寡歡。
我個人覺得,父母的稱職,就是不要讓上一輩的恩怨延續到下一代,每個孩子都是這世間獨一無二的一束光,并非是父母的戰利品……
或許你們希望的樣子,恰恰是孩子最討厭的樣子。
請不要打著為了孩子好的旗號,用你的愛來傷害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