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上上一次寫以色列是年終總結中的中東篇,現在看來,川普上任后和內塔尼亞胡也差不多,因為需要一直贏(一個是剛選上一個是不想大選),所以都給自己設立了多個副本,區別是以色列都是熱戰(哈馬斯、黎巴嫩、敘利亞、胡塞、甚至伊朗);特朗普都是經濟戰(整民主黨、整關稅戰、整地圖開疆、整烏克蘭)。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內塔尼亞胡搞的都是燒錢的活,并且打得都是窮國,就算打贏也打不出錢來;
特朗普搞得都是搶錢的活,輸贏都是贏,搶不到也沒損失,搶到了就是贏,憑借美國存續大半個世紀的霸權地位,總有人會就范(比如烏克蘭和英國)。
上一次寫以色列是內塔尼亞胡和川普關稅談判失敗,從那一刻開始,就留了一個心眼:原來以色列說的話也沒那么好用。不過這么說其實也不太公平,畢竟以色列談的時機不是最好的時機,特朗普轟轟烈烈啟動關稅戰,威逼全世界,寸功未立,以色列就沖上去第一個洽談,其結果當然是沒結果。
當然,那時候內塔尼亞胡其實是為了伊朗的事去美國的,重點根本不是關稅。萬萬沒想到,伊朗到如今依然強硬(第四次間接談判),內塔尼亞胡反而內憂外患,亂成一鍋粥了。
從這里就可以看出,為什么不管特朗普怎么折騰,MAGA都覺得自己每天都在贏贏贏,因為聽到的都是節約了多少錢和收到多少錢的消息。
內塔尼亞胡就不一樣了。他的對外侵略本來就是為了樹立國內威信,一旦沒有捷報頻傳,國內經濟壓力陡增,也就意味著雙線崩潰。
最絕的是,特朗普最近好像有高人指點,突然表示:斷絕和內塔尼亞胡的聯系。于是,國內反對內塔尼亞胡的聲音就更大了,內塔尼亞胡的好日子,看起來似乎就要到頭了。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以色列最近都發生了些什么事:
1 戰時總理 能一直戰下去嗎
在這一次巴以沖突爆發之前,內塔尼亞胡就曾多次因組閣失敗或因執政聯盟分裂被迫提前大選(如2019年、2022年)。在這一輪巴以沖突開啟之后,內塔尼亞胡得到了最好的借口拒絕大選,要拯救人質,要開疆拓土,要……逃避貪腐案。
內塔尼亞胡的尷尬之處在于,他需要極右翼政黨和他共同組閣,所以只能對外繼續強硬,也需要傳統猶太人的選票,于是只能裝模作樣假裝救人質,無奈容忍他們不參戰(目前為止公開報道征兵的僅150名),但不管是加沙、黎巴嫩,甚至敘利亞都不是讓他真的可以為所欲為的地方。
原因無他,以色列的地面部隊,真的很不行。不但被哈馬斯的反坦克體操狂揍,在黎巴嫩也沒討到好處,敘利亞就更不用說了,現在還是一灘渾水,美國在、俄羅斯在、土耳其在,根本不是以色列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地方;至于胡塞,美國都沒辦法了,逼得主動表示單方面“停火”,更不要說以色列能怎么樣了?
也就是說,內塔尼亞胡雖然開啟了多條戰線,并且通過多條戰線暫時的贏,曾經穩住了國內局勢,但畢竟以色列人不傻,自己好不好過自己是知道的。
2 傳奇耐審王 24次庭審仍未結案
2024年官司纏身的不止特朗普,內塔尼亞胡也是其中一個,但美式民主自有優越性在,以色列就不行了。
2024年12月10日首次以被告身份出庭,成為以色列首位在任期間受審的總理;
2025年4月2日完成第21次庭審;
2025年4月23日第24次庭審,但議程意外縮短;
一直以來,內塔尼亞胡都在通過強化國家安全議題(如加沙軍事行動)轉移公眾對貪腐案的關注,并試圖維持“強人領袖”形象。
然而,案件持續發酵加劇了其執政聯盟的脆弱性,目前,案件審理已進入關鍵階段,司法結果將直接影響以色列政局走向。于是,內塔尼亞胡開始對以色列司法動刀了。
3 司法改革 更添眾怒
2025年3月27日,以色列議會通過了一項法律,擴大了民選官員任命法官的權力,這是內塔尼亞胡政府司法改革計劃的一部分。這項改革遭到了反對派的強烈反對,并引發了大規模的街頭抗議。
新法律改變了九人司法選拔委員會的組成,將以色列律師協會的兩名代表替換為聯盟和反對派各選一名律師。此外,最高法院任命的門檻從七票的絕對多數降低到5/9的簡單多數。
于是更多的人走上了街頭抗議。
軍方高層也開始意識到:“消滅哈馬斯根本不可能,這組織是個思想,不是一群人!” 更狠的是,連軍官都上街抗議,軍隊和政府的信任徹底崩了。
4 戰爭經濟學 不贏就是輸
以色列2025年的國防預算為1100億謝克爾(約3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預算案審議期間,以色列議會附近發生大規模示威活動??棺h者認為預算案不公,特別是利庫德集團主導的執政聯盟,在撥款中為不服兵役的極端正統派猶太教徒提供各項財政支持,導致中產階層稅負過重。
示威者還要求政府采取行動,敦促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釋放在加沙地帶的以色列被扣押人員。
就如我所說,以色列國內的反戰和美國一樣,本質是反戰敗,要知道戰爭也是一筆經濟賬,一顆顆炮彈打出去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如果不能在戰后收割戰敗方,那就純屬虧本生意。(這也是美國為什么急于收割烏克蘭的原因)。
看到這里大家明白了吧。為什么我說以色列選的對象都是打不出錢來的,何況他也不可能搶到并穩定地擁有那些地盤。
最難堪的是,一向被他們視為囊中之物的加沙,都遲遲無法拿下,更何況其他。一直以來解救“人質”的借口,也被以色列的民眾看穿了。
5 友誼的小船 說翻就翻
我們先看以下幾個事實:
· 特朗普分享了杰弗里·薩克斯批評內塔尼亞胡的視頻;
· 特朗普表示他不會卷入與伊朗的戰爭;
· 特朗普就以色列的轟炸要求與伊朗進行談判;
· 特朗普因沃爾茲與內塔尼亞胡協調不當而解雇了他;
· 以色列媒體報道稱,特朗普因不尊重內塔尼亞胡而切斷了與他的聯系。
號稱要以以色列想象不到的方式支持以色列的特朗普,一直是以色列認為自己有美國靠山的基礎。川普領導的共和黨一直被認為,比民主黨更支持以色列。
2月16日,內塔尼亞胡還在公開感謝特朗普在加沙問題上的支持,特朗普也放話:“美國永遠站以色列這邊!”
2月到3月期間,兩人甚至還在開開心心地各種宣布如何接管加沙,誰來重建加沙,然而,加沙面臨幾個月的物資禁運,依然沒有投降。
“靈活”的特朗普一看勢不可為,于是關閉了這個以色列副本,去玩自己的游戲去了。剩下內塔尼亞胡一個人在風中凌亂。
接下來就是我開篇的時候說到的,以色列副本雖然開得多,但一個都沒搞定,膽子到時越來越大了,甚至把腦筋動到伊朗。伊朗確實看起來沒這么強,但那是針對美國而言的。否則也不用僅僅靠代理人戰爭,就能扛住“以色列+美國”的侵襲這么多年。
當以色列的目標明確地變成伊朗,那就是美國的噩夢了。美國確實需要一個不太團結的中東,但肯定不是再次大戰的中東。
特朗普表示,咱不玩了,小胡,你自己玩去吧。
內塔尼亞胡的天都快塌了,我攤子擺這么大,你美國不玩了?我怎么辦?
特朗普:誰管你,等我先贏一把再說!
當然,我們都知道,以色列本來就是美國在中東的一把刀,但當刀子調轉方向,可能會傷害主人的時候,主人會怎么選,那當然是換一個刀頭啊。支持以色列和支持內塔尼亞胡從來也不是一對一的關系。
不過懂王變臉的速度比翻書還快,且看他的中東之行會不會再弄出什么幺蛾子吧,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