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祁驛
昨晚8點,一場牽動全球汽車圈的風阻系數測試直播在重慶中國汽研風洞實驗室上演。阿維塔科技用六組實驗數據正面回應了持續一周的"風阻門"爭議——在電子外后視鏡、低風阻輪轂、空氣懸架最低姿態的滿配狀態下,阿維塔12以0.217Cd的風阻系數擊碎了"數據造假"質疑。
5月9日晚,阿維塔科技在央視財經客戶端同步直播的風洞測試顯示:當車輛配備電子外后視鏡、20寸低風阻輪轂、主動進氣格柵關閉且車身姿態最低時,160km/h風速下測得0.217Cd,與官方宣傳的0.21Cd誤差僅3.3%。
爭議始于5月2日,博主"蘇黎世貝勒爺"在天津中汽研風洞實驗室自費測試阿維塔12,結果顯示風阻系數0.28Cd,比官方數據高出33%。視頻中尖銳質疑:"國產電車風阻屢破紀錄,實測竟和20年前燃油車一樣?"該內容經馬斯克轉發后,24小時內引爆122萬次瀏覽,海外網友直呼"若是造假堪比排放門"。
阿維塔火速反擊,法務部懸賞500萬元征集"黑公關"線索,并邀請馬斯克"現場見證"。這場隔空交鋒意外引發行業地震:小米SU7、吉利銀河E8等宣稱0.2Cd以下的多款國產電車均遭質疑。重慶理工大學車輛工程學院院長賴晨光在直播中坦言:"車企追求極限數據時,常將實驗室條件推向用戶日常難以復現的極端狀態。"
直播中最具沖擊力的對比出現在第六組測試:當車輛換裝21寸運動輪轂、物理后視鏡,且進氣格柵開啟、車身偏轉5度時,風阻系數飆升至0.297Cd。"這相當于把車主的個性化選擇變成了續航殺手。"現場工程師解釋,低風阻輪轂通過特殊輻條設計減少亂流,而電子后視鏡比傳統后視鏡降低14%風阻。
在鄭州一家濱江阿維塔體驗中心,銷售顧問私下透露,約60%客戶選擇運動輪轂,但交車時"很少有人追問風阻變化"。
爭議背后是行業測試標準的模糊地帶。媒體調查發現,阿維塔官方數據基于160km/h風速測試,而博主采用國內通行的120km/h標準。同濟大學朱西產教授指出:"風速提高33%,氣流更平穩,數據可優化5%-8%。"這種"實驗室魔法"并非孤例——小米SU7的0.195Cd紀錄同樣誕生于160km/h工況,而比亞迪仰望U7則明確標注"120km/h"。
行業專家呼吁建立統一標準。中汽研風洞實驗室負責人建議:"應強制標注測試工況,就像油耗標注NEDC或WLTC。"目前,國內僅三家風洞實驗室,年測試費超千萬元,導致"車企既是客戶又是裁判"。
阿維塔副總裁雍軍在直播尾聲表態:"我們尊重質疑,但必須用科學對抗流量。"這場代價高昂的自證行動,或許正在改寫行業規則:長安汽車宣布將在UNI-K車型上公開不同配置的風阻數據,蔚來則計劃在APP內上線"續航計算器",關聯用戶實際選裝配置。
?市民聲音??
白領顧小姐:"我理解實驗室數據要‘美化’,但買車時銷售是不是該提醒,選大輪轂會犧牲續航?"
汽車自媒體人"輪胎哥":"建議車企學手機行業,直接標注‘實驗室數據’和‘日常使用數據’。"
退休工程師老周:"當年日本車省油靠車重偷工減料,現在電車省電靠數據游戲,技術進步不能總玩套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