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得好,“商場如戰(zhàn)場”,國與國之間的貿(mào)易交鋒,從來都是沒有硝煙的硬仗。
最近國際輿論圈炸開了鍋——美國前總統(tǒng)特朗普被曝可能在關稅問題上對中國“松口”,甚至最快下周就會“舉白旗”?
這消息來得太突然,讓所有人都忍不住琢磨:那個在貿(mào)易戰(zhàn)里橫沖直撞的“硬茬子”,咋突然要服軟了?背后到底是真心妥協(xié),還是另有盤算?
咱老百姓雖然不懂太多國際大事,但都知道關稅這事兒,可是關系到錢包鼓不鼓、日子好不好過的關鍵,今兒個咱就掰開揉碎了嘮嘮。
事情的起因,還得從一場跨國談判說起。
2025年5月9日到12日,中國高層去瑞士訪問,跟美國財長貝森特來了場面對面的會談。
按理說談判還沒正式開始,可特朗普卻坐不住了,在社交媒體上又是放炮又是喊話,活脫脫像個著急擺攤砍價的攤主。
他先是發(fā)了條消息:“對中國征收80%的關稅似乎可以有!
交給貝森特決定!”
接著又用全大寫字母吼了一句:“中國應該向美國開放市場——對他們來說簡直不要太好!!!”
這熟悉的“特朗普式”暴躁畫風,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在玩心理戰(zhàn)呢。
表面上看,關稅從145%降到80%,砍了將近一半,好像讓步挺大,可實際上呢?業(yè)內(nèi)人都門兒清,這老哥心里的真實價位,可比這低得多。
據(jù)《紐約郵報》和彭博社這些靠譜媒體爆料,美國政府早就偷偷劃好了底線:打算把對華關稅從145%直接腰斬到50% - 54%,而且最快下周就可能官宣。
這54%的數(shù)字咋來的?說穿了就是特朗普這幾年折騰出來的“算術題”:2025年2月和3月,他分兩次各加征了10%的關稅,再加上最早的34%“對等關稅”,加起來剛好54%。
說白了,這就是他給談判留的“后手”,先在明面上喊高價,背地里早就想好了退路。
美國那些賣玩具、賣家具的大企業(yè)最清楚咋回事,有位玩具廠老板就透露,他們早就在按不同關稅標準算成本了,從10%到54%的報價單都備好了,就等著政策落地,可見美國商界對降關稅有多急切。
咱得把話說清楚,美國想在關稅上做文章,咱中國可不吃這一套。
從一開始,中方就把話挑明了:要談可以,先把關稅徹底取消,一分錢都別多收。
為啥這么硬氣?因為咱有底氣啊!
這些年美國搞的“對等關稅”,說白了就是耍流氓,除了俄羅斯、朝鮮這些被制裁的國家,全球都得交10%的基準關稅,然后再給不同國家加“額外罰款”,比如日本得交24%,咱中國更是被加到了145%。
可咱中國不是軟柿子,你要打貿(mào)易戰(zhàn),咱就奉陪到底,該反制就反制,該談就談,但原則問題絕不讓步。
再說回特朗普的小算盤,他為啥突然想“松口”?其實美國國內(nèi)早就鬧開鍋了。
沃爾瑪、塔吉特這些大超市的老板們早就坐不住了,上個月集體跑到白宮跟特朗普訴苦:關稅太高,進貨成本蹭蹭漲,東西賣不出去,老百姓怨聲載道,企業(yè)利潤嘩嘩往下掉。
就連美國商會都多次喊話,讓政府趕緊降關稅,再這么折騰下去,美國企業(yè)都快扛不住了。
說白了,特朗普不是不想硬,而是背后的壓力太大,不得不低頭。
你想啊,美國老百姓天天買東西多花冤枉錢,大選還能支持他嗎?資本家賺不到錢,還會給他捐政治獻金嗎?現(xiàn)實擺在這里,再硬撐下去,吃虧的還是自己。
那這次談判到底能不能成?關鍵還得看美國有沒有誠意。
現(xiàn)在明面上擺著兩筆賬:超過54%的部分,也就是特朗普后來硬加上去的“賭氣關稅”,談下來相對容易,畢竟這些都是他為了面子硬搞的,沒啥實際意義。
難就難在剩下的54%,這里面既有10%的全球基準關稅,又有針對中國的額外關稅,每一分錢都涉及到核心利益。
咱中國的態(tài)度很明確:要合作,就拿出誠意,徹底取消不合理的關稅,別玩那些虛頭巴腦的套路。
你要是只想做表面功夫,降一半留一半,那對不起,咱不奉陪。
截至目前,談判結果雖然還沒官宣,但種種跡象都在表明,特朗普政府正在為降關稅鋪路。
美國各大媒體紛紛盯著下周的政策窗口,全球市場也在屏息以待。
如果真能降到50% - 54%,雖說離咱中國要求的“零關稅”還有距離,但至少是邁出了緩和的第一步。
對美國企業(yè)來說,這能省下真金白銀;對中國出口商來說,也能松一口氣;對全球經(jīng)濟來說,更是一個難得的利好信號。
咱也得留個心眼,特朗普向來反復無常,今天說要降,明天說不定又變卦,所以還得看后續(xù)動作是否靠譜。
這場持續(xù)多年的中美貿(mào)易博弈,就像一場激烈的拔河比賽,雙方都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
咱們都明白一個道理:斗氣不如爭氣,耍橫不如合作。
美國想靠關稅大棒嚇住中國,結果發(fā)現(xiàn)自己傷得更深;中國堅持原則不退讓,靠的是強大的經(jīng)濟韌性和廣闊的市場底氣。
現(xiàn)在特朗普可能的“讓步”,與其說是服軟,不如說是認清了現(xiàn)實——在全球化的今天,誰也沒法關起門來搞發(fā)展,損人不利己的事兒,終究長不了。
古人說得好:“合則兩利,斗則俱傷。”
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就像鄰里過日子,吵吵鬧鬧在所難免,但總不能天天砸人家玻璃。
這次關稅談判,不管結果如何,都是一個重要的信號:只有坐下來好好談,本著互利共贏的心態(tài),才能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咱老百姓也盼著,這場折騰了多年的貿(mào)易戰(zhàn)能早點消停,讓全球經(jīng)濟都能喘口氣,讓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更順當些。
畢竟,這世界這么大,容得下各國共同發(fā)展;這市場這么廣,夠得著大家一起賺錢。
斗氣的事兒少干,務實的事兒多做,才是長久之計,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