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前逛夜市,發現擺攤的主要是一些中年大媽,連中年大叔都很少見。
究其原因,這也算是靈活就業的一種:中年大叔一般外出打工,中年大媽在接送孩子、照顧家庭的閑暇空余時間擺攤,貼補家用。
這也已經成為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很多人的生活方式。
但是現在我們到大街上去看一看,哪怕是一個小縣城也會發現,擺攤兒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了。
為什么小縣城擺攤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首先大城市生活成本太高,而且各個行業都卷的厲害,促使很多年輕人返鄉尋找低成本創業的機會。
年輕的時候向往大城市在那里讀了幾年書,工作了幾年,被毒打之后很多人被迫回到家鄉,尋找機會。
而擺攤門檻比較低,投入比較小,并且不用承擔房租和人工費,成為了年輕人創業的理想選擇。
更難能可貴的是,擺攤時間自由靈活,對年輕人很有吸引力,它也適合作為副業或者短期增收的一種手段。
復旦大學研究生都能退學擺攤兒,由此來看,擺攤兒對年輕人的誘惑力還是很大的。
更重要的一點,其實現在在縣城消費也是可以的
很多人曾經吐槽縣城雖然工資不高,但是消費并不低。目前來講,縣域經濟的消費逐漸向潮流化品質化方面去發展。
年輕人思維比較活躍,又在大城市見過世面,可以把達成是流行的元素,比如網紅燈籠,手工藝品,咖啡店等等,帶回現場填補現成的市場空白,是能夠贏得相當的市場的。
最為重要的一點,年輕人的價值觀也發生了變化。
過去總認為擺攤是不起面的工作,煙熏火燎的眼巴巴等著顧客上門。
但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再注重面子,而是更注重里子,更注重實際的收益。面子不能當飯吃,自己能過得好才是更實在的。
而且很多年輕人也把擺攤當成了自己創業的一種體驗。對他們來講,這不僅僅是一種賺錢的手段,也是他們探索生活方式,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
都在說當前的經濟大環境不容樂觀,但是年輕人一些特有的朝氣給這份市場注入了相當的活力。對于小縣城年輕人的擺攤,我們還應該抱著積極的態度去看待,在我們有足夠的零錢的時候,也不妨可以支持他們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