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環球時報報道,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有外媒記者提問,商務部和外交部都宣布了副總理將赴瑞士和美方進行會談。中方對此次會談有何期待?林劍對此表示,美方近期不斷的表示,希望同中方進行談判。這次的會談是應美方的請求舉行的。
特朗普(資料圖)
全球市場迎來了“三個大大的意外”,每一個都關乎市場情緒的微妙博弈。第一個意外,中美將舉行經貿高層會談(會談本質是“緩和氛圍”而非“馬上達成協議”)。就在昨晚,美國財長貝森特承認,尚未與中國進行貿易談判,該消息引發美國股市下跌。第二個意外,在中美貿易會談前夕,中國推出一攬子政策為市場護航。很大概率在宣布舉行新聞發布會前,雙方便確認了即將會談的消息。第三個意外,市場沒有大漲。中國股市高開后低走,并無太多令人驚艷的走勢,這并非是市場認為“不及預期”,而是市場對今天的措施早已消化(預期先行),這一點我們曾在《環球市場策略》中強調過。
客觀來說,關稅戰雖然給中國對美貿易帶來不小的壓力,但今年中國第一季度的GDP 仍實現5.4%增長。反觀美國,上月底,美國商務部公布今年首季美國GDP環比萎縮0.3%,是3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與此同時,美國金融市場激烈震蕩。美國銀行最新的全球基金經理調查顯示,有意減持美國股票的全球投資者數量創下自2001年有數據以來最高紀錄。此外,美國還有 6.6 億美債將在下個月到期。按照目前的形勢,如果貿易戰僵持下去,美債暴雷的風險大增。所以,特朗普政府非常看重與中方的這次接觸和會談。
特朗普(資料圖)
根據上述兩個重要的信息,我們又可以總結出一大目的。那就是中方高層同意此次與美方高層會晤的主要目的,還是想要探一下美方的虛實。想要了解美國究竟想要和中國談什么、怎么談、用什么態度談。弄清楚這些以后,中方才好走下一步棋,否則容易發生戰略誤判的現象。所以此次中美高層會晤,絕非外界猜測的那般, “中方是想低頭”。除此以外,商務部發言人對媒體重申,中方的立場是一貫的,無論打還是談,中方維護自身發展利益的決心不會變,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維護國際經貿秩序的立場和目標不會改變。打,中國奉陪到底;談,中國大門敞開。任何對話談判必須在相互尊重、平等、協商、互惠互利的前提下開展。
"我們注意到貴國近期在半導體領域的出口管制措施。"貝森特開門見山,將一疊標著"機密"的文件推向談判桌對面。他輕輕推開文件,反而遞過一份中國海關總署的統計報表。數據顯示,今年前四個月中國對東盟出口增速達14.3%,而對美出口僅增長2.1%。談判陷入僵局時,貝森特突然接到白宮幕僚長的加密電話。通話結束后,他要求臨時休會半小時。這個細節被守候在酒店外的路透社記者捕捉到,立即引發金融市場小幅波動。法蘭克福股市的汽車板塊應聲下跌1.2%。
特朗普(資料圖)
當中歐宣布立法機構恢復互訪時,德國大眾的流水線正加班生產搭載寧德時代電池的電車。數據顯示,歐盟對華依賴度超25%的企業已占63%,而中國對歐投資協議的重啟,直接撬動8000億美元貿易盤。這記重拳精準打在特朗普的“七寸”:被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稱為“窒息性關稅”的美國電車壁壘,如今成了中歐技術標準互認的墊腳石。
中方同意與美方接觸這一事件,已經在國際社會引發廣泛關注。全球企業和消費者高度期待此次會談能緩和局勢,畢竟中美作為全球兩大經濟體,經貿關系的穩定與否,直接關乎全球經濟的未來走向。而中方通過外交部聲明釋放的這3大關鍵信息,不僅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堅定的立場和成熟的外交智慧,也為即將到來的中美高層會談定下了基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