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巴邊境的硝煙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與以往不同的是,巴基斯坦在此次沖突中,
憑借部分源自中國的先進武器裝備,
取得了令人矚目的“代差級”戰果。
這一事件如同一面鏡子,
清晰地映照出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
這個世界,歸根結底是物質的。
一切精神的馳騁、文化的繁榮、乃至政治的博弈,
都必須建立在堅實的物質基礎之上。
所以國際歌里才唱到:
“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p>
因為,這首歌中的主角便是創造人類物質世界的無產階級。
此次的印巴戰爭,再次提醒我們,
唯有堅定不移地攀登科技樹,
保持物質文明的高度領先,
才能在波詭云譎的國際博弈中立于不敗之地,
進而以強大的實力為后盾,
向世界輸出我們的文化與價值觀。
只有在物質層面取得勝利,才有資格書寫歷史,定義規則。
以古為鑒:華夏科技領先與中央之國的榮光
先把目光拉回到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
其波瀾壯闊的背后,
始終貫穿著一條以物質實力為核心的邏輯線。
華夏文明之所以能長期屹立于世界東方,
享有“中央之國”的尊榮,
其根本原因在于其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
擁有遠超周邊文明的物質生產能力和軍事技術水平。
從青銅冶煉、鐵器農具的普及,
到遠超所謂“四大”發明的璀璨,
再到鄭和寶船的浩渺,
華夏文明在相當長的時間里,
對周邊乃至更遠的文明,
都保持著一種“碾壓級”的軍事與綜合實力。
這種實力,并非憑空而來,
而是源于傳統哲學中,
期盼著華夏人能夠在“參贊天地化育”的哲學指南引導下,
對“科技樹”的保持持續投入與攀登。
秦漢的強弩利刃、標準化的兵器生產,
奠定了大一統的軍事基礎。
隋唐的造船技術、煉鋼工藝,
支撐了“天可汗”的赫赫威名與絲綢之路的繁榮。
宋代的火藥武器、活字印刷,
更是將人類文明推向了新的高度。
正是這種物質文明的絕對優勢,
使得華夏得以自立為“中央之國”,吸引四方來朝。
記得小時候,課本上以及教材外,
總是以批判的態度看“朝貢貿易”。
實際上,現在可以更客觀的看待此政策。
彼時的“朝貢體系”,
表面看是“厚往薄來”的政治姿態,
實則是以華夏先進的工業制造品(如絲綢、瓷器、茶葉、鐵器等)換取周邊國家的初級資源與土特產。
這不僅是一種經濟上的順差,
更是一種巧妙的“限制性交易”。
核心技術,如高級兵器制造、精密儀器工藝等,
被嚴格控制在國家手中,嚴防技術外流。
這種對高科技的保護與壟斷,
確保了華夏文明在物質層面上的代差優勢,
從而鞏固了其在東亞乃至世界文明體系中的核心地位。
我們用精美的瓷器換取香料,
用華麗的絲綢換取寶石,
用堅固的鐵器換取良馬,
這背后是生產力的代差,
是科技的壁壘。
然而,歷史的警鐘同樣發人深省。
明朝中后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力量的萌芽,
一些先進的科技,特別是火器技術,
開始出現松動。
資本逐利的本性使其無視國家長遠利益,
非常多的技術被資本家(比如晉商、東南沿海想要壟斷海上貿易的士商結合體)逐漸擴散甚至流失到周邊地區,
包括后來的女真(滿清)。
當華夏內部因中央皇權被架空,
再也沒有一個代表全體華夏人利益的團體挺身而出,
于是科技進步陷入停滯,
而外部力量(如滿清、西方殖民者)通過各種途徑學習并改進了這些技術后,
此消彼長之下,曾經的科技優勢逐漸喪失。
最終,大明王朝內憂外患,亡于新興的滿清鐵騎,
而更令人扼腕的是,曾經領先世界的中華科技火種,
也隨之黯淡,世界科技的重心開始向西方遷移。
這不僅僅是一個王朝的覆滅,
更是一個文明因科技停滯而錯失歷史機遇的深刻教訓。
(大家可以好好觀摩下上面的坤輿萬國全圖以及其局部的九重天釋義,今后專門講講華夏天文中的九重天)
以西鑒東:金融迷夢與工業空心化的反噬
再將目光拉回轉向近現代,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
在冷戰中拖垮蘇聯后,
一度沉浸在“歷史終結”的迷夢中。
它們似乎認為,憑借其金融霸權、文化霸權和輿論霸權,
便可高枕無憂地“收割”世界。
于是,我們看到了一種趨勢:
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
越來越輕視實體經濟和基礎工業,
熱衷于玩弄金融衍生品、輸出“普世價值”進行文化洗腦、通過政治干預攫取超額利潤。
這些“輕松錢”的誘惑,
遠大于苦哈哈地投資實業、升級改造工廠、培養產業工人的吸引力。
資本的本性是逐利和擴張,
哪里成本低、利潤高,它就流向哪里。
于是,西方國家主動或被動地將中低端制造業,
乃至部分高端制造業的生產環節,
大規模地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美其名曰“全球化配置資源”。
它們試圖占據產業鏈的頂端——研發設計、品牌營銷和金融服務,
將生產制造的“臟活累活”外包出去。
這種“雁行模式”在初期確實帶來了巨大的利潤,
但也埋下了深重的隱患。
沒有堅實、完整的底層工業鏈,
頂端科技的攀登便如同沙灘上建高樓,根基不穩。
芯片可以設計,但制造能力不足,
關鍵時刻就會被“卡脖子”;
先進戰機可以研發,
但特種合金、精密零部件依賴進口,
戰時生產和維護就會成為大問題。
當年的蘇聯,正是因為在民用工業和整體經濟活力上出了問題,
才使得其強大的軍事工業最終成為無源之水。
而今的美國,也面臨著類似困境:
制造業空心化導致大量產業工人失業、技術斷層,
供應鏈高度依賴外部,一旦全球局勢有變,
其國內生產體系的脆弱性便暴露無遺。
新冠疫情期間,
連口罩、呼吸機等基本醫療物資都無法自給自足,
便是最直觀的體現。
這正是資本自身的反噬。
只圖賺取金融和品牌溢價的“輕松錢”,
忽視了工業制造這一國家實力的壓艙石,
最終必然導致科技創新失去產業支撐,
國家競爭力被削弱。
正如參天大樹需要深厚的土壤,頂尖科技的研發與迭代,
也離不開完整而強大的工業體系提供的養分和試煉場。
美國如今想要“制造業回流”,
卻發現積重難返,
產業鏈的重建、技術工人的培養、生產成本的控制,
都非一日之功。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印巴沖突的“代差”戰果,
明末科技流失的慘痛,
以及西方工業空心化的前車之鑒,
都在向我們發出同一個強烈的信號:
必須堅定不移地攀登科技樹和工業樹!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是人類文明的更高階梯,
而通往這壯麗征途的唯一路徑,
就是依靠持續的科技創新和強大的工業制造能力。
所謂“攀登科技樹”,
不僅僅是指在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取得突破,
更意味著要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科技創新和工業落地體系。
注意,是一整套的體系。
這次,印度的萬國造也是敗于其沒有一個統一的體系作戰系統。
南亞風云變幻:三國八字看未來格局
以史為鑒,以事為鏡,
這里是命理公眾號,
那么我們更可以嘗試從八字的角度,
來窺探南亞未來局勢的走向。
當然,此為一種文化視角的解讀,
旨在提供一個觀察維度,而非絕對預言。
作為影響南亞局勢的龐然大物,
我們首先看看中國,
于1949年10月1日下午開國,
八字為:己丑 癸酉 甲子 壬申 :
此八字甲木日主生于酉月,官星當令,
坐下子水印星,年柱己丑財星,時柱壬申殺印相生。
可謂財、官、印三全,格局不凡。
甲木根源深厚,
得癸水、子水、壬水滋養,生機勃勃。
當前大運走丙寅,
約2017-2027年,
其中“寅”運力量主要在后五年,
即2022-2027左右。
從2022年(壬寅年)開始,
流年與大運皆見寅,
寅木為日主甲木之祿神,增強自身力量。
然而,關鍵在于大運之“寅”與八字時柱之“申”形成了“寅申沖”。
申為七殺,為西方,代表壓力、挑戰、西方勢力;
寅為自身根基、東方力量。
此沖主動,意味著中西方之間的直接碰撞與競爭加劇。
天干上,大運丙火食神透出,
與原局癸水正印、壬水偏印形成水火交戰之勢,
思想層面、意識形態層面多有交鋒。
地支金木交戰,更是實體層面、地緣政治、軍事科技的直接對抗。
這一輪的激烈博弈,預計將持續到2027年(丁未年)前后,
屆時力量對比將趨于明朗,勝負手或可基本分曉。
中國在此運中,雖有壓力,但自身力量亦在增強,
是挑戰與機遇并存,
于斗爭中求發展,于壓力下謀突破的時期。
我曾在預測蛙蛙回歸的文章中說,
丙午、丁未夏,是其回歸時機。
也是與西方明面上分出勝負手的節點。
再看看印度,于1947年8月15日獨立,
大致為丁亥戊申丙寅,時辰不詳,暫以三柱論:
丙火日主生于申月,財星當令,
自坐寅木印星長生。
年柱丁亥,丁為劫財,亥為七殺。
月柱戊土食神透出。
整體看,丙火在申月處病地,
不算強旺,喜寅木生扶。
(其與東大寅木要是能搞好關系反而非常有利,
所以當年中印邊界,印度主動發起沖突時,
主席想了三天三夜,都想不明白。)
當前印度正走庚子大運(約2019-2029年)。
庚金為偏財,子水為正官。
子水官星有力,來自北方(子為北方水),
這股壓力使其焦慮。
大運天干庚金偏財透出,引動其投機之心。
恰逢中國大運“寅申沖”,
印度處于東西方博弈的夾縫中,
試圖兩邊取巧,聽從西方(庚金為西方,亦可代表西方國家或利益誘惑)的慫恿,
希望撈取“意外之財”(偏財特性),
于是容易頭腦發熱,做出一些冒險舉動。
其八字中月柱戊土食神,得年上丁火劫財所生,
形成“劫財生食神”的組合。
食神本主才華智慧,但若被無根之劫財所生,
且缺乏強有力的印星約束,
則易表現為魯莽沖動、缺乏深思熟慮的戰略規劃,
行動上“力大無腦”,只顧眼前利益,缺乏長遠目標。
在此庚子運中,
子水官星本為約束,
但若丙火身弱,則官殺為忌,壓力巨大。
水旺(子水大運)克火(丙火日主),
若無強木通關轉化,則丙火難堪重負。
官殺混雜(原局亥水七殺,大運子水正官),
目標不定,心性搖擺。
因此,經歷一些沖突或挫折后,
若不能清醒調整,未來一段時期恐難免持續走衰。
巴基斯坦,1947年8月14日獨立,
大致為丁亥戊申乙丑,時辰不詳,暫以三柱論:
乙木日主生于申月,官星當令。
自坐丑土偏財,亦為濕土,可培乙木之根。
年柱丁亥,食神生財,亥為正印。
月柱戊土正財透出。
乙木柔弱,生于秋令官旺之地,失時失勢,喜水木生扶。
巴基斯坦亦在走庚子大運(與印度同期或相近)。
庚金為正官,子水為偏印。
對于身弱的乙木而言,
官星(庚金)合身,印星(子水)生身,是相對有利的。
特別是地支,原局年支亥水、日支丑土,
逢大運子水,形成了“亥子丑”三會水局(印局)。
這個強大的印局,正是其北方“大哥”——中國的象征,
水為印,代表支持、貴人、源頭,北方為水。
乙木本身無強根,雖有丑中一點癸水余氣,
主要依賴年支亥中甲木長生氣。
所謂“藤蘿系甲”,乙木為藤蘿,
喜纏繞甲木而上,方能顯貴。
甲木這里其實也是代表其東方強大的鄰邦中國。
因此,在庚子運中,
巴基斯坦得此強大水(?。┚种?/p>
可謂“官印相生”。
官代表地位、名聲、事業,
印代表支持、貴人、聲望。
這意味著巴基斯坦在此運中,
能夠巧妙借力,獲得重要的外部支持,
尤其是來自北方大國的支持,
反而能在復雜的國際局勢中提升自身地位和影響力,頗有聲望。
總結起來,此數年南亞局勢,
在中國“寅申沖”的東西方大博弈背景下,
印度因其“劫財生食神”的特性和“偏財”誘惑,
容易在外部勢力的鼓動下采取投機冒進行為,
但庚子運水旺克身,官殺壓力巨大,
若不能妥善應對,恐將面臨困境,國運趨于下行。
而巴基斯坦則因“亥子丑”印局會齊,
得北方貴人強力相助,“官印相生”,
有望在動蕩中抓住機遇,提升國運和國際聲望,
成為地區內一股不可小覷的穩定力量,
并進一步鞏固與北方大國的戰略依托關系。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人類文明的基石還是器物文明。
希望我們沿著這條路走下去,久久為功,
真正的完全實現從遠古暢想到當今的九天攬月、五洋捉鱉的夢想。
聯系方式
可掃下面二維碼添加我為好友。
歡迎咨詢
添加老師微信
獲取更多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