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還沒打出結果,特朗普又發揮了他那“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稱美國可以向中國請求幫助,從而推動俄烏停火。
中俄元首在莫斯科談完,特朗普自己也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話,后者對他事無巨細地匯報了俄烏戰場局勢,稱烏克蘭已經準備好全面停火一個月,也愿意開展任何形式的談判,但前提是俄羅斯“展現誠意”。
可特朗普沒法替俄羅斯打包票,所以放下電話后,他在社交媒體上象征性地呼吁俄烏“無條件停火30天”,建議雙方直接談判,隨后特朗普繼續放狠話,聲稱要是有任何一方違反停火,美國將立刻實施新的制裁。
俄羅斯的反制策略
美國剛剛開腔,俄羅斯的反制策略卻早就已經開始了,俄羅斯總統在5月4日就表示:其實從25年前就已經決定積極和中方發展關系,而且雙方本就是鄰國更應該建立友好關系,兩國親密關系增強了全球的穩定性!
可見俄羅斯這邊從5月4日就開始營造中方即將訪俄的友好會談氛圍,尤其是總統普京對華措辭都變了。
再加上俄羅斯總統普京近期用“深層次”和“具有戰略意義”九個字,對中俄關系作出明確界定,這一簡潔而有力的表述,凝聚了俄方對發展中俄關系的核心認知。
可以說,這一定調絕非隨意的外交辭令,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前夕,普京通過電視紀錄片進一步闡釋了這一立場,他回顧道:“早早就看出經濟重心正在轉向亞太,尤其是中國。”這番表態既是對歷史大勢的確認,也是對俄羅斯未來戰略方向的明確宣示。
而俄羅斯這樣的表態,很明顯就是再也不相信美國的所謂表態,畢竟俄烏戰爭如今發展到這個階段,早就不是美國一個國家能夠解決的事情了。
想當“和事佬”?美國發現自己玩不轉了
俄烏這仗一打好幾年,把全球秩序攪得夠嗆,美國在里頭的角色,一直挺復雜,以前有人吹風,說美國能主導一切,甚至想撇開盟友單干,包攬和談,可誰知,戰事發展完全跑偏,美國自己也陷進去,成了沖突的“次級當事方”,那套“公正調停”的戲碼,眼看就演不下去了。
這下,華盛頓有些人也回過味兒來:俄烏這和平大戲,怕是超出了美國的能力圈,再硬撐下去,就是死胡同,于是,像前總統特朗普這樣的人物,就開始明里暗里地放風,想找外援了。
有消息說,特朗普聽完澤連斯基的戰場匯報,嘴上喊著停火、談判,還威脅要加碼制裁俄羅斯,可私下里也承認,自己管不了普京,這種時候,他琢磨著是不是該找中國幫個忙,讓中方出面推動停火。這要真開了口,可真算是“不情之請”,畢竟中美關系因為關稅那些事兒,還僵著呢。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還一改過去想甩開歐洲的調調,轉頭說要跟歐洲盟友攜手,一塊兒搞個長期和平,這些小動作,明擺著是美國想在俄烏這事上卸擔子,把這個“爛攤子”甩給別人,尤其想借中國的公信力,給未來的和平方案背個書。
關稅大棒揮不動了
那邊俄烏問題上想找臺階下,這邊對華經貿政策,美國也透著些微妙,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額關稅,搞單邊限制,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還想拉幫結派,建個針對中國的貿易壁壘,甚至要“雙重遏制”一邊壓中國,一邊堵俄羅斯,可最近這陣勢,明眼人都看得出,這套單邊主義的拳法,打不動了。
首先,自家后院先起火,美國零售大佬們和行業協會紛紛叫苦,說高關稅讓成本猛漲,供應鏈吃緊,最后買單的還是美國老百姓,搞不好連貨架都得空。連美國財政部的官員都私下承認,這關稅政策“難以為繼”。
其次,美國想搞的“對華關稅聯盟”,應者寥寥,歐洲盟友們不傻,其他經濟大塊頭也不愿跟著攪和進中美貿易戰,怕傷著自個兒的買賣,這么一來,美國在國際上反倒顯得孤立,不得不重新盤算這單邊施壓的路子還能不能走。
就在這時,中國和俄羅斯領導人在莫斯科會面后,發了個聯合聲明,直截了當地點名批評美國搞“雙重遏制”、濫用關稅和非法單邊制裁。
聲明說得明白,兩國堅決反對把敵對情緒硬塞給第三方,還要加強協調,一起對付美國的遏制戰略,還特別指出,單邊貿易限制違背多邊規則,禍害全球貿易體系,連可持續發展都受影響。
有趣的是,就在中俄這份聲明前后腳,特別是中國領導人訪問莫斯科那當口,特朗普對中國關稅的態度,突然就軟了下來,他前腳還說不會下調關稅來重啟談判,后腳就改口,說接下來的中美貿易談判會“有實質性”,還暗示要是談得順,關稅“可能會”降,甚至放話說“對華關稅不可能再高了,所以我們知道它會下降”。
這變臉速度,倒也符合他一貫風格,但在談判桌上,這信號可不一般,明擺著是美國想給接下來的貿易磋商松松氣氛,可能真盤算著大幅調整關稅,甚至有小道消息說,美國正準備同步調整對南亞一些國家的關稅,看來這貿易政策,是要來個大檢修了。
中國的牌,美國不得不看
其實,在俄烏沖突這事上,中國一直在按自己的法子使勁兒,派特使穿梭斡旋,在聯合國框架下推動調停,跟沖突雙方也都保持著溝通,主張安全不可分割,各方關切都得尊重。中方對這沖突的復雜性,心里有數,也積極拉著“全球南方”國家一起想辦法,給和談聚人氣。
可美國呢?之前要么裝看不見中國的努力,要么反過來潑臟水。誰知風水輪流轉,現在自己公信力不夠、能力也到頂了,又想起中國的好了,想借中國的力,或者干脆請中國出馬。
貿易這塊也一樣。中俄鞏固伙伴關系,明確反對美國的單邊主義,也算筑起了一道防波堤。中俄合作越來越深,領導人常來常往,貿易額蹭蹭漲,這不光是現實需要,也給“全球南方”國家打了個樣:不結盟、不對抗,大國之間也能這么處。這讓它們在國際上說話,腰桿也硬了不少。
這就說明白了,中國的面子和里子,不是喊出來的,是實打實干出來、通過合作網建起來的。不管是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斡旋,還是聯手俄羅斯頂回美國的貿易大棒,都成了美國制定或調整對外政策時,不得不認真掂量的現實。
特朗普政府折騰了一陣子,或許也開始慢慢適應跟中國打交道的新模式了。往后看,中美關系怎么走,俄烏的火怎么滅,很大程度得看美國能不能扔掉“你輸我贏”的老皇歷,在這個加速多極化的世界上,跟中國基于現實,而不是幻想,摸索出一條新的相處之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