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兩個核武國家之間最近爆發了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沖突,在外界看來報復攻擊正要失控時,在5月10日兩國突然達成了即刻停火協議。
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宣布了兩國停火并表示:“美國調解了一夜談判之后,我很高興地宣布,印度和巴基斯坦達成了全面和立即的停火。” 隨后,國務卿馬爾科·魯比奧表示,印度和巴基斯坦還“在一個中立地點開始就一系列廣泛的問題進行談判。”
但印度信息部表示,該協議是"在兩國之間直接達成的",淡化美國的參與,否認特朗普的說法。該部還表示沒有"進一步談判的決定"。而巴基斯坦官員對華盛頓大加贊賞,巴基斯坦總理謝巴茲·謝里夫說:"我們感謝特朗普總統在本地區為實現和平的積極作用。"
這對死敵給出矛盾的說法,并不驚訝。印度自視為上升的超級大國,長期以來對國際調解持抵制態度,無論與巴基斯坦,還是與中國的爭端,從未接受過調解。而依賴外國援助的巴基斯坦則往往歡迎這種調解。印度始終認為自己是大國,巴基斯坦相比下來在經濟和資源地位都弱小的多,盡管本次沖突,目前巴基斯坦并不吃虧,但是也不想戰爭持續。印度也不傻,3天幾個回合,絲毫占不到便宜,倒暴露出其更多弱點。而美國更不希望持續,這幾天印巴沖突居然變成了中國武器的全球廣告,西方媒體更是全體閉嘴,其實就是默認。
這輪沖突始于克什米爾,這里始終是兩國沖突焦點,是自1947年兩國從英國統治下獲得獨立后的歷史遺留問題。印度教占多數的印度和穆斯林占多數的巴基斯坦,雙方各自僅控制著部分地區,但都聲稱擁有整個克什米爾,兩國為此爆發過多次戰爭。
進入1990年代后,克什米爾因地方叛亂和宗派動蕩愈發復雜,印方多次指責巴方默許縱容跨境恐怖分子,并據此采取打擊行動。近年來,印度在克什米爾采取更為強硬的政策,包括2019年撤銷這地區的憲法特殊地位,還有印度單方面暫停《印度河水條約》。該條約是在世界銀行斡旋下于1960年達成,將喜馬拉雅山脈六條河流的使用權分配給印巴兩國,這些河流是兩國灌溉肥沃土地和發電的主要水源。條約暫停后,印方可在無需巴方同意下,建設水利工程進行儲水與引流,對巴基斯坦北部農業構成重大風險。
4月26日,有槍手在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旅游勝地帕哈爾甘向游客開火,造成至少25名印度公民和1名尼泊爾人遇難。 新德里立即指責伊斯蘭堡,指控其支持“跨國恐怖主義”。巴基斯坦對此次襲擊的所有參與均予以否認。兩周后,印度于5月8日對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發起了一系列攻擊,稱此次行動為“辛杜爾行動Operation Sindoor”。 隨后雙方沖突升級,都深入對方領土進行打擊。
對于印巴兩國沖突,兩天前美國副總統JD萬斯說,“我們能做的就是試圖鼓勵他們稍微降低緊張局勢,但我們不會參與這場根本和我們無關,且美國也無控制能力進行戰爭介入。” 這擺明了美國的態度,印度盡管一直主動向美國匯報,但明擺著得不到支援和好處。而巴方,可憐那點經濟實力,巴不得立即停火,區區3000億美元的GDP夠打多少導彈,在3.8萬億GDP的印度面前,不用計算器都知道,完全耗不起呀。
盡管印度和巴基斯坦目前已從邊境退后,但零星的互相攻擊還在持續。周六在停火協議宣布僅幾個小時后,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傳出強烈爆炸,隨之而來發生大規模停電。印度外交部長維克拉姆·米斯里(Vikram Misri)立即指責巴基斯坦反復違反停火協議。巴基斯坦信息部長阿塔烏拉·塔拉爾(Attaullah Tarar)在巴基斯坦新聞頻道Geo News上表示,巴基斯坦違反停火協議“完全不可能”。這種各說各的情況在這對死敵身上一直存在,但只要不向大規模發展,不升級到核戰,中美兩國都不想插手,因為他倆正忙著經濟斗爭,無暇顧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