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復旦大學建校120周年與母親節即將來臨的溫馨時刻,一場意義非凡的演出在相輝堂北堂上演。由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紅房子醫院)黨委、東方衛視中心、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聯合出品的原創歷史人物劇《王淑貞》,于5月10日、11日再度登陸相輝堂北堂舞臺,連續獻演兩場。
9年前的一天凌晨,在復旦大學工作的安茵(化名)經歷了十個月懷胎,終于迎來了分娩。然而,當胎兒頭部娩出后,突發肩難產——胎兒的肩膀被死死卡住,無法正常娩出!肩難產是一種比較少見的緊急危險狀況,發生的概率大概在0.6% 到1.4% 之間,而且很難提前預測,一旦處理不當,會引發很多并發癥。
危急時刻,紅房子醫院醫護團隊迅速集結,她們一邊安撫安茵,一邊精準施救。最終,憑借精湛醫術和默契配合,成功化解了危機,母子平安。
9年后,那個曾掙扎在生死邊緣的小寶貝,如今正坐在相輝堂的觀眾席中。這名復旦二附校的小學生邊看著臺上精彩的演出邊興奮地指著舞臺問媽媽:“這個故事就發生在我出生的那家醫院嗎?”這一刻,過去與現實交織,醫學的溫暖與力量在代際間傳遞,而這一切都與紅房子醫院140年的深厚底蘊息息相關。
歷史人物劇《王淑貞》在相輝堂的再度不僅是為紀念復旦大學建校120周年精心打磨的作品,更是一份穿越時光的母親節告白。演出將醫學的嚴謹與藝術的浪漫完美融合,以藝術之筆書寫復旦醫學教育的人文華章。
作為中國現代婦產科學奠基人之一,王淑貞教授長期致力于中國婦產科學事業,在婦科內分泌、婦科腫瘤、計劃生育、產道異常研究、婦科普查推廣等領域成果豐碩,有著卓越貢獻。1933年,她發表了“子宮生癌”相關論文,這是我國婦產科學領域早期論述宮頸癌的重要成果之一。1960年,她主編出版的《婦產科學》成為我國第一部高等醫學院校婦產科學教材。60多年來,她為中國現代婦產科學的創建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并培養了一大批婦產科優秀人才。
該劇以紅房子醫院老院長王淑貞教授為創作原型,再現其精彩的“醫路”人生及將畢生奉獻于中國婦產科學事業的動人故事,展現她對醫學事業的執著追求和深沉的家國情懷,彰顯一代醫學大家堅定信仰、不懼艱辛、一心為民的人格魅力。
全劇分為六場,以王淑貞教授的人生經歷為主線,講述主角年幼喪母,立志學醫,赴美深造,歸國行醫,投身抗戰,醫學救國的一系列動人故事,描繪了王淑貞教授在追求科學、注重實踐等方面的育人理念,并通過種種矛盾沖突,為觀眾呈現她經歷時代更迭,踏過重重坎坷所展現出的醫者仁心及學者風骨,深刻展現她“關愛女性,呵護生命”的從醫宗旨及深沉的愛國情懷。
該劇不僅是紅房子醫院對前輩的緬懷與致敬,更是復旦對王淑貞教授秉持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勤奮態度和仁愛之心等教育家精神的繼承和弘揚。
原標題:《原創歷史人物劇《王淑貞》在復旦相輝堂再度上演》
欄目編輯:馬亞寧 圖片來源:復旦大學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張炯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