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的男孩,每天狂吃五頓飯。
頓頓紅燒肉配大米飯,吃到吃不下為止。
臨睡前,他還要吃一碗方便面,并喝一盒牛奶。
一頓就是全家幾口人的飯量,他撐到想吐,但仍然強迫自己往嘴里塞飯。
三個月時間,他成功胖了30多斤。
因為胖得太快,同學給他取綽號,街坊鄰居也朝他投去異樣目光。
他心中委屈,但很快堅定了下來。
“他們不知道,我要救爸爸。”
這個10歲男孩叫路子寬。
他的故事感動了無數網友,2019年更是入選了中央電視臺“最美孝心少年”名單。
2008年,路子寬出生于河南輝縣的一個普通家庭。
他是家中老大,下面還有一對龍鳳胎弟弟妹妹。
雖然家庭普通,但一家人過得幸福快樂。
路子寬最崇拜的人就是爸爸。
在他心里,爸爸就像是一個巨人,厲害又強大。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
2011年5月5號,路父的親哥哥和妹夫出車禍去世了。
為了給哥哥和妹夫料理后事,路父一個人前后在外地奔波了大半年,身心俱疲。
一天,他突然鼻血不止,臉色蠟黃。
妻子當即帶他去醫院檢查。
檢查過后,他們得知了一個更大的噩耗。
路父被確診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也就是俗稱的白血病。
雖然只是前期,但對這個剛受重創的家庭來說,打擊無疑是致命的。
考慮到家里的經濟條件,路父選擇了保守治療,每天靠吃藥維持生命。
為了方便照顧丈夫和孩子,路母在家附近的超市上班。
一個月只有2000塊,而路父一個月的醫藥費就要四千多元。
那幾年,路母借遍了親戚朋友,連村里人都開始躲著他們。
然而,這還不是最糟糕的。
治病的藥物只能維持生命,效果并不理想。
想要徹底根除病癥,只能做骨髓移植手術。
隨著越拖越久,路父的身體變得愈發虛弱。
2018年,路父的身體更是急轉直下。
藥物逐漸失效,路炎衡的全血細胞急劇下降。
醫生表示:唯一生路就是骨髓移植。
然而,配型結果讓全家人陷入兩難——只有10歲的兒子路子寬與父親配型成功。
“子寬,你爸爸得了白血病,只有你才能救他。”
當母親含淚告知真相時,路子寬雖懵懂,卻堅定地說:
“我要救爸爸!”
救爸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0歲的路子寬,體重只有66斤,而移植要求供者體重至少90斤。
路父知道后,堅決反對兒子捐獻骨髓。
“他才10歲,扎針抽血我都心疼,何況是取骨髓?”
而且,他們家已經沒錢治病了。
路父一度想放棄治療,還想要妻子離開他,自己一個人面對慘痛的未來。
妻子聞言,淚流滿面。
她心疼丈夫,也心疼兒子。
就在這個時候,是路子寬主動站了出來,稱自己會努力長胖。
為了達到捐獻體重要求,原本一頓只吃半碗米飯的他,制定了“暴食計劃”。
一日五餐。
早餐3個雞蛋、1盒牛奶、大饅頭和稀飯;
正餐必配紅燒肉,睡前加餐方便面加牛奶。
他經常撐到半夜無法入睡,大腿更是因肥胖被磨破出血。
消息傳開后,村里人議論紛紛。
有人贊嘆路子寬是“孝子典范”,也有人質疑:“讓小孩遭這種罪,大人太狠心!”
就連身邊的同學,也嘲笑他胖的跟豬一樣。
面對委屈,路子寬咬牙堅持:
“他們不懂,我要救爸爸!”
想到捐骨髓,路子寬也不是不害怕。
一次,他問路母:
“媽媽,我救爸爸的時候,會不會很痛苦啊?”
路母聞言,滿臉悲傷,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但是,盡管心里害怕,路子寬還是決定救爸爸。
在他的記憶中,爸爸是無所不能的綠巨人。
每逢周末,爸爸都會騎著車帶他去鎮上。
微風掠過耳邊,那是自由的味道,也是路子寬最開心的時光。
但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記憶中高大威猛的爸爸開始縮水。
看著爸爸頻繁吃藥和越來越虛弱的身體,路子寬開始感到害怕。
那一刻,他突然明白,那個曾經無所不能的巨人,現在需要他來守護。
路子寬有一個心愿。
“等爸爸痊愈了,一定要他帶我去游樂園玩。”
三個月,他成功增重30多斤,達到了捐獻標準。
身為長子的路子寬,似乎一夜之間長成了能夠守護家人的大人。
事情被記者報道后,瞬間火遍全網。
有不少好心人捐款,子寬一家終于湊齊了幾十萬手術費。
2019年8月底,路子寬跟著爸爸來到了北京的一家醫院。
父子倆先是做了一系列檢查,確認各項指標都合格后,手術終于可以進行了。
路父被送進醫院的無菌艙,做移植前的最后準備。
在手術前,路子寬為了不讓爸爸擔心,表現出勇敢堅強的樣子。
“你害怕嗎?”
“不怕,有麻醉。”
路子寬一開口,路父路母都哭了。
2019年9月9日上午,路子寬被推進了手術室。
骨髓穿刺的疼痛,可想而知。
整整幾個小時的手術,路子寬都不哭也不鬧。
從手術室出來后,他不顧身體虛弱,第一時間追問爸爸怎么樣了。
看到躺在無菌病房虛弱的爸爸,他哭著安慰:
“爸爸,管好你自己吧,別管我,你別哭了。”
好在手術很成功,路父的命總算保住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天恰巧是路父的生日。
路炎衡含著淚發布了一條朋友圈:
“兒子給了我一個珍貴無比的生日禮物…感謝兒子為我付出的一切。”
路子寬看到后說:
“我送給我爸的生日禮物是骨髓。”
隨著越來越多媒體報道,子寬“增肥救父”的故事被更多人知曉。
2019年,路子寬入選央視“最美孝心少年”;
2020年,他獲評全國“新時代好少年”,成為河南省唯一入選者。
當初的同學,得知真相后也不再嘲笑他,還主動為他補習功課。
回到學校的路子寬,踏踏實實學習,成績在班里名列前茅。
路父康復后表示:
“我曾覺得自己拖累了全家,是子寬教會我什么是希望。”
如今,他重新扛起家庭責任,照顧妻子和孩子。
路子寬“增肥救父”的故事,引發無數人對當代社會孝道、親情與生命的多重思考。
傳統“二十四孝”中的“臥冰求鯉”被詬病為愚孝,而路子寬的選擇絕非愚孝。
他不是盲目犧牲,而是在醫學保障下,以科學方式踐行孝道。
在救助爸爸的過程中,他并非完全堅強,也會害怕痛。
這反而是這個故事中最真實的地方。
但是,害怕跟勇氣并不沖突。
最后,路子寬還是展現出了遠超同齡人家庭的責任感。
正如他所言:
“爸爸是家里的綠巨人,現在輪到我了。”
他的選擇不是“被迫偉大”,而是源于對親情最純粹的理解:
“家人在,希望就在。”
當生命面臨危機,愛從不是單向的給予,而是雙向的守護。
也許,這才是這個故事中最溫暖動人的地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