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劇正在飛速發展階段,所以我想來中國發展,成為一名音樂劇演員。”來自韓國的金正玄,5月10日站上“演藝大世界——2025上海國際音樂劇節”音樂劇歌唱大賽公演舞臺,演唱了音樂劇《悲慘世界》選段,唱功和表演都讓人眼前一亮。20強選手中還有來自菲律賓的雷愛禮,和金正玄一樣,她也正在學習中文,希望未來能留在中國發展。
創辦于2019年的音樂劇歌唱大賽,見證了許多人的音樂劇夢想。他們中有知名音樂學院音樂劇專業的學生,也有駐唱歌手、老師、針灸醫生、西點師、客戶經理等等。張瑋倫、陳玉婷、胥子含等歷屆選手通過這個舞臺,叩開一扇大門,成為職業音樂劇演員。今年的音樂劇歌唱大賽共收到728份報名,年齡從16歲到58歲,其中外籍和港澳臺選手有12位。經過初賽和復賽,20強選手已誕生,5月24日將登上決賽舞臺。
24歲的韓國選手金正玄
菲律賓選手雷愛禮
公演的觀眾席中,坐著不少音樂劇導演、制作人,尋找著未來的音樂劇新星。上海文化廣場藝術教育部經理鄭天然說:“首屆音樂劇歌唱大賽舉辦時,只是為了給一幫熱愛音樂劇的人一個展示的平臺,同時讓更多觀眾通過這場比賽了解音樂劇。漸漸地,越來越多參賽者夢想在這里被看見,甚至得到第一個音樂劇角色。”今年,讓鄭天然意外的是,外國選手多了,比賽變得更加國際化,這和中國音樂劇市場的不斷發展有關。
金正玄在韓國讀書的時候,就有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向他推薦了上海的音樂劇歌唱大賽。今年2月他來到上海,3月起在上海戲劇學院學習中文。在音樂劇歌唱大賽過關斬將,金正玄覺得,收獲最大的是一場場“大師班”。上海文化廣場邀請了荷蘭音樂劇演員瑪雅·哈克福特、上海音樂學院教授王作欣等,為20強選手進行一對一的細致指導。“從聲樂、表演到情緒傳遞,都有很大收獲,也結識了許多中國音樂劇人。”金正玄說。
化妝間里,選手們為公演做最后的準備
選手們在候場
作為一個外國人,想在中國成為一位音樂劇演員,雷愛禮和金正玄一樣,都需要一塊“敲門磚”。雷愛禮正在四川音樂學院念音樂劇專業,同時學習中文。為了參加音樂劇歌唱大賽,她已經從成都往返上海五次。“這個舞臺給我一個機會,和中國音樂劇圈發生真實的連接。”在公演舞臺上,她演唱了音樂劇《歌舞線上》選段《Nothing》。“這首歌唱出了我的心路歷程,從零開始,從無到有,朝著音樂劇夢想努力。”
第三次參賽,成功瘦身90斤的洪培文
第二次參賽的崔嘉恩
除了海外選手,今年的音樂劇歌唱大賽還吸引了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選手。22歲的洪培文來自武漢音樂學院,今年大四的他,已是連續第三年參加這一比賽。他成功瘦身90斤,從外形到唱歌,每年都在蛻變,今年他演唱了《道林格雷的畫像》中的《另一個我》。“這是一首戲劇性很強的作品,今天在舞臺上太過癮了!”洪培文說,“連續來參賽,因為這是國內非常權威的音樂劇比賽,我也目睹了歷年進入決賽的選手們,一個個成為音樂劇舞臺上的新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實現我的音樂劇夢想。”洪培文的好友崔嘉恩今年是第二年參賽,她來自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劇比賽給了我們一個被看見的機會,希望有一天能登上音樂劇的舞臺。”
兩個組團參賽的朋友
17歲的吳簡妮在讀高二
17歲的吳簡妮是一位高二學生,經常來上海文化廣場看音樂劇。參加音樂劇歌唱大賽,在公演的舞臺上演唱,讓她體會了從觀眾到演員的身份轉變。“在化妝間里跟姐姐們聊天,太親切了,所有的話題大家都可以同頻共振,我們都是因為對音樂劇的熱愛聚集在一起。”帶吳簡妮來上海參賽的媽媽說:“不管以后她能不能成為音樂劇演員,能在這樣的舞臺綻放,能保持熱愛和追逐夢想的勇氣,這就夠了。”
原標題:《滬上音樂劇歌唱大賽,外國選手為何越來越多?》
欄目主編:施晨露 圖片來源:董天曄 攝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吳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