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生活打卡季##專家解讀印巴最新局勢##媒體:殲-10C擊落陣風是歷史性時刻#
2025年5月7日開始的印巴沖突中,當天巴空軍出動殲10C戰機,共擊落了 5 架印度空軍戰斗機,其中包括 3 架陣風、1 架蘇30MKI 和 1 架米格29,之后又在5月10日,巴空軍又擊落了一架印度 “陣風”,并在此次印巴空戰中實現零戰損。陣風戰機在此次印巴沖突中至少被擊落了 4 架,印度斥資 88 億美元采購的 36 架 “陣風” 如今已損失超 10%。
要知道陣風戰機和殲10C都是優秀的三代半戰斗機,而且在很多方面陣風戰機是優于殲10C的,比如:
- 多用途作戰能力:陣風戰機是標準的多用途戰機,能執行空對空、空對地、空對海等多種作戰任務,還具備核打擊能力,其14個外掛點可攜帶16枚制導武器,包括“風暴陰影”巡航導彈和ASMP - A核導彈等,能靈活應對復雜的作戰環境。而殲10C主要是一款空優戰斗機,雖也具備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但載彈量約 7 噸,外掛點 11 個,且對地攻擊武器相對單一,在整體多任務作戰的適應性上略遜于陣風戰機。
- 航電系統成熟度與電子戰能力:陣風戰機的航電系統采用了Spectra電子戰系統,集成了雷達/激光/導彈逼近告警,干擾功率達10kW,具備主動干擾能力,在電子戰方面表現較為突出。相比之下,殲10C則依賴外掛吊艙進行電子對抗,在電子戰能力的全面性和先進性上也不抵陣風戰機。因為在現代空戰中,強大的電子戰能力對于掌握戰場主動權、保持作戰效能至關重要,尤其是在面對敵方電子干擾時,陣風戰機能夠更好地保持自身的作戰能力。
- 發動機推力與高空高速性能:陣風戰機裝備兩臺M88 - 4E發動機,單臺推力7.5噸,總推重比1.10,發動機推力達到150kN;而殲10C則配備WS - 10B渦扇發動機,推力4.5噸,推重比1.05,發動機推力為135kN。雖然兩者推力差距看似不大,但在實際飛行中,陣風戰機在高空飛行時,憑借更強的推力,可以提供更強的加速能力和機動性,尤其是在空中高速作戰時,這種優勢尤為明顯。
- 作戰半徑與外掛能力:陣風戰機的作戰半徑達1850公里,外掛能力為9.5噸;殲10C作戰半徑1250公里,外掛能力7噸。陣風戰機更大的作戰半徑使其能夠在更廣闊的范圍內執行任務,減少了對空中加油機的依賴,提高了作戰的靈活性和持續性。同時,更大的外掛能力也意味著它可以攜帶更多的武器和彈藥,在作戰中能夠提供更強大的火力支持,更適合執行遠程打擊和多任務作戰任務。
- 實戰經驗與國際認可度:陣風戰機參加過阿富汗、利比亞、敘利亞等多次實戰,在實戰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可靠性和實際作戰效能得到了驗證。而殲10C 之前少有實戰經歷,直到 2025 年的印巴沖突中才首次在實戰中取得空對空擊殺記錄。
既然數據碾壓,為何陣風戰機會不抵殲10C,這是因為巴方采用的是東方大國的作戰體系,“紅旗 - 9BE 防空導彈 + ZDK-03 預警機 + 殲 - 10C” 通過高速數據鏈實現戰場信息秒級共享,形成 “發現即摧毀” 的閉環。相比之下,印度空軍因裝備來自法、俄、美等多國,數據鏈互不兼容,指揮體系幾乎沒有,陣風戰機更多時候只能單打獨斗,難以發揮整體戰斗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