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說吧,沒有東風31系列就沒有后來的東風41,雖然都是東風系列,但后者和前兩者其實完全不是一個時代的武器了。
先說最具傳奇色彩的東風31,它的起步其實特別艱難,90年代還被搞了一次大泄密,技術(shù)、線路、未來規(guī)劃幾乎全被對手摸得清清楚楚。
可正因為技術(shù)泄密事件帶來的巨大壓力,幾乎逼得中國技術(shù)團隊背水一戰(zhàn),上下一心搞突圍。
不到二十年,東風31系列直接換了個“靈魂”:機動靈活、不挑地形,能隨時從卡車變導彈,從戈壁到城市都能隱藏,多彈頭一出,敵人的反導系統(tǒng)一下子成了擺設(shè)。
美軍都說,必須重新畫一遍中國地圖,因為根本猜不透哪輛大車里藏著東風快遞,它的升級款更猛,發(fā)射只要十幾分鐘,對手就算衛(wèi)星轉(zhuǎn)半天,也難鎖住目標。
如果說東風31像打游擊戰(zhàn),那東風5就是明晃晃擺在臺面的“狠角色”,這款導彈雖然老成,但在大國游戲里,越簡單越可靠。
幾十年一動不動地守著陣地,彈頭大,射程遠,還能隨時發(fā)射,“老家伙”不僅反應(yīng)快,十多分鐘就能拉響警報。
不管美軍造什么復雜模型想打攔截,最后發(fā)現(xiàn)只要漏下幾個東風5,后果就沒人敢細想,它的存在就是赤裸裸的警告:一個都不能讓敵人心存僥幸。
最讓外界頭疼的,其實還是東風41,它簡直像謎一樣,神出鬼沒,哪怕是美國的軍方,也只能靠幾次閱兵或者衛(wèi)星拍照猜測性能。
這大家伙能藏到冰天雪地的高原深處,偽裝成本地卡車或火車,想找它簡直比登天還難,不但射程遠、彈頭多,正是這種“既在你眼前、又在天邊”的狀態(tài),把敵人的神經(jīng)崩得死死的。
對手面前不是一個靶子,而是三重保險,東風31用移動打散偵查,東風5靠耐打和威力定住底線,東風41玩消失和偽裝,把不確定性玩出了花。
美國專家說得明白:中國逼得我們必須防著最糟糕的情況,因為哪怕九成攔住,還有一成打進來也受不了。
每次中國導彈大規(guī)模調(diào)動,美軍都得耗掉衛(wèi)星和情報資源,光跟蹤幾十輛大卡車就已經(jīng)焦頭爛額,沒多少精力琢磨怎么攔住每一發(fā)。
有意思的是,中國的核威懾走的不是唯技術(shù)論路線,而是用體系打心理戰(zhàn)。不是靠數(shù)量壓人,而是讓對手永遠忌憚,只要有一枚成功,就夠讓老美頭皮發(fā)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