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蔚來一份內部公告引發行業關注:旗下樂道和螢火蟲兩大品牌從獨立事業部被深度整合進蔚來體系。這次架構調整像一場「外科手術」,不僅涉及產品研發、用戶服務等多個核心部門重組,更暴露出這家新勢力對主力品牌樂道的銷量焦慮。當「多品牌戰略」遇上「銷量爬坡困境」,蔚來的這盤棋要怎么下?
?架構調整:從獨立到深度捆綁?
此次調整的核心邏輯很簡單——?打破部門墻,集中資源辦大事?。
· 在產品研發端,樂道品牌的設計、工程等部門被并入蔚來PD&D集群,直接向李斌匯報;
· 在用戶服務端,營銷、區域管理等板塊劃入蔚來UE集群,樂道新任總裁沈斐向蔚來聯合創始人秦力洪匯報;
· 第三品牌螢火蟲也被整合進研發體系,但具體方案尚未公布。
這意味著,原先「各自為戰」的樂道事業部將成為蔚來體系內的「一級部門」,與主品牌形成更緊密的聯動。有內部人士分析,調整后李斌、秦力洪將更直接參與樂道決策,?「打仗的時候,指揮權必須更集中」?。
?銷量困局:月銷5000如何撐起20萬目標??
架構調整背后,是樂道品牌尷尬的銷量現實。根據數據,2024年樂道全年交付20761臺,月均約1730臺;而進入2025年,其月均交付仍未突破5000臺,與李斌提出的「月銷2萬」目標差距明顯。按此推算,若樂道無法在年內銷量翻四倍,蔚來2025年「銷量翻番至44萬臺」的戰略將大概率落空。
?破局組合拳:換帥、整合與「全家桶」打法?
面對壓力,蔚來近期動作頻頻:?1. 換帥止血?4月原樂道總裁艾鐵成離職,由能源業務負責人沈斐接任。這位曾主導蔚來換電體系的高管,被寄望通過「成本控制+渠道復用」提升效率。
?2. 區域資源整合?哈爾濱、烏魯木齊等地的樂道銷售負責人由蔚來區域總兼任,共享展廳、售后團隊。此舉既能降低運營成本,也能借助蔚來已有的高端形象帶動樂道認知。
?3. 押注「全家桶效應」?秦力洪曾直言:「樂道的供應鏈和成本必須做到極致。」整合后,樂道有望共享蔚來的三電技術、智能化平臺甚至換電網絡,通過規模化攤薄成本。
?年輕人的車,需要更「直給」的答案?
對于關注新能源汽車的年輕群體而言,這場調整傳遞出兩個信號:
· ?務實主義?:蔚來不再執著于「高舉高打」,而是通過組織瘦身降本增效;
· ?產品為王?:樂道首款車型能否在智能化、續航和價格上給出差異化方案,將成關鍵勝負手。
有業內人士算了一筆賬:若樂道單車成本降低10%,其主力車型售價可下探至18萬元區間。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整合后的團隊能否真正實現「1+1>2」。
?寫在最后:一場至關重要的戰役?
對于蔚來,樂道不止是一個子品牌,更是破解盈利難題的鑰匙。正如秦力洪所說:「樂道做不好,公司盈利無從談起。」當組織架構調整完成、人事塵埃落定,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如何在廝殺最激烈的主流市場,用產品力證明「后來者也能居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