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倪海峰 編輯|馬青竹
樂道L90的預售,讓我們看到李斌的另一面。
在長達3個小時的馬拉松式發布會上,幾乎沒有提及“豪華、尊貴、對標BBA”等高大上的詞匯,取而代之的是“安全、空間、省錢”。
群訪環節,他也反復強調駕駛樂道L90新疆自駕游的“低成本”,因為當地光伏發電充沛,下午每度電的價格只有0.25元。
“以至于很多增程車主,都跑到蔚來充電站補能。”
樂道L90宣傳片也從小資風格,切換成了市井煙火氛圍。
所以,當李斌宣布樂道L90預售價格27.99萬元起(整車)和19.39萬起(BaaS)時,臺下觀眾反而沒有那么激動,因為早已感覺到“樂道L90會給出一個非常有競爭力的售價”。
經歷樂道L60效果不太理想之后,行業普遍認為樂道在L90上不能再有差池,必須讓銷量走起來。
給車主一個滿意的產品
從今年4月的上海車展首秀,到一個月前的全國媒體靜態評測。
樂道L90的外觀與內飾早已不再是秘密。
夸張的前備箱空間,甚至能直接坐下李斌和俞斌兩位成年男性,光這一項功能就貢獻了1個熱搜。
李斌用了超10分鐘來講前備箱的開發。
例如,前艙49個零件壓縮為1個熱控制模塊,散熱模塊從垂直地面變為30.5°大傾角斜置,同時調整壓縮機、散熱水壺等零部件的位置,甚至車身骨架造型也為了巨大的前備箱做出讓步。
但在激烈的20萬級純電SUV市場謀存在感,一個能釣魚的前備箱顯然不夠。
樂道L90的核心賣點之一,就是空間給夠。誠如李斌反復念叨:“大”“大”“大”……“座座都是VIP,六人十箱無壓力”。
為了空間,樂道L90延續品牌首款車型L60的“短前后懸”設計,擴大軸距,為車內讓出更多的空間。同時平衡整臺車視覺重心。
整車采用900V高壓架構,同時驅動、散熱、電控模塊能高度集成,甚至連電纜、電池系統都追求最小化。
例如,和一臺家用微波爐尺寸近似的340kW后電機驅動模塊,就為后備箱省出139L的隱藏儲物空間。
極致的空間優勢再次呼應了產品“家用且實用”的定位。
而家用車的第二痛點,就是降能耗。樂道L90標配一塊85kWh的電池組。電池不算大,但效能壓榨到極致。
樂道L90從900V架構電驅效率、0.25Cd風阻系數、輕600斤車身輕量化三個方面努力。
例如,整個340kW后電機驅動模塊只有69kg,整車線束減重近50%,前后剎車卡鉗殼體通過鑄鋁材質減重約20%。
還有空心穩定桿、瘦身輪轂、鋁合金車身等等細節,讓樂道L90的重量相比競品“少坐4位成年人”。
最終百公里能耗只有14.5kWh,85kWh電池,CLTC續航居然能達到605km,再加上換電站的支持,基本解決了純電的補能與續航焦慮。
難怪,樂道總裁沈斐在群訪中“囂張”地反問:“我覺得都應該買純電,為什么還要買增程?”
競品PK,有來有回
20萬級車型,追求有長板,無短板。在車型定位層面,樂道L90干了一件非常聰明的事兒。
整個新能源大型SUV市場,銷量頭部的車型也就理想L9(參數丨圖片)/L8和問界M9/M8四款。
然而,從命名上看,樂道L90好像和理想L9/問界M9在同一個級別,實際上車身尺寸比理想L8\問界M8稍大,介于“8和9”之間。
三款車,除了樂道L90在低配車型上使用單電機后驅外,其他兩款均為全系雙電機。不過,樂道L90的后電機參數明顯高于競品,因此即便兩驅車型,動力也不會是短板。
作為純電車型,樂道L90在電池容量方面大幅領先,并且有出色的能耗控制。
只是,樂道L90的電池材質和供應商比較雜,不但有三元鋰和磷酸鐵鋰兩種,更有弗迪、中創新航、寧德時代三家。不同材質、不同供應商的電池品質不一,如何保證性能一致,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如果樂道L90的長板在空間、經濟性與補能便利,那么高階智能輔助駕駛方案可能一些消費者不喜歡。與競爭對手的激光雷達方案不同,樂道采用了純視覺方案。
問界M8使用了2顆激光雷達以及5顆毫米波雷達,幾乎武裝到牙齒。而理想L8則代表主流,使用1顆激光雷達和1顆毫米波雷達。
反觀樂道L90,只用了1顆4D毫米波雷達與7顆800萬像素攝像頭。
雖然李斌用了不少時長講解ONVO Smart Driving的具體表現,但價格和成本擺在那里,樂道還是在有限的成本騰挪里,給出很多驚喜配置。
例如,依舊保留對操控更有利的雙叉臂前懸架,全系標配四輪空氣彈簧,在裝卸行李時車身會自動降低高度,便于搬運。
甚至還帶有主動阻尼控制,以每秒500次掃描路面,提供更好的舒適性。
樂道L90的產品力相比理想L8和問界M8,確實部分性能有差距,但價格便宜很多,低配27.99萬元的預售價,和理想L8(32.18萬元)、問界M8(35.98萬元)有著4-8萬元的差距。
巨大的價差應該能彌補少量欠缺,再加上樂道L90換電補能和實用前備箱的優勢,性價比依舊凸顯。
吸取教訓,重新出發
“在樂道品牌普及的過渡階段,受到了負面影響,大概影響了 30%-40% 左右的銷量”,李斌透露過樂道曾被市場輪番“上強度”。
學費交得多,吸取的經驗教訓也多,這個年輕品牌的第二款車戰略指向更加清晰而精準。
樂道L90亮相后,品牌的實用主義進一步明晰,正如李斌所言:“樂道定位是非常清晰的,就是為家庭用戶去打造高品質的車”。
它不再追求“很蔚來”的設計感,反而通過常規、大號、實用,闡述一臺日常家庭使用的大SUV該有的樣子。
有人擔心,樂道L90會不會搶走蔚來ES6的訂單?在筆者看來,可能性不大。
樂道L90明確“家庭智能車”的市場定位,用不錯的體驗來構建品牌認知。這也意味著,樂道與蔚來品牌切割,重新塑造自己的個性與客群。
從更高的維度來看,樂道L90不是要啃蔚來啃不下的硬骨頭,而是要涉足蔚來不會去做的新領域。
眾所周知,李斌曾允諾,今年第四季度蔚來要實現盈利。然而,27.99萬元的預售價以及19.39萬元的BaaS價格,能貢獻多少利潤?
李斌坦言:“肯定還是有毛利的,我們現在算賬算得都挺精細。”
其實,自蔚來內部推行CBU體系(Cell Business Unit)之后,模塊化和平臺化+品牌獨立核算已經成了控制成本的核心課題。
以至于李斌提起營銷點子,身為樂道總裁的沈斐,第一反應不是這個點子好不好,而是要花多少錢。
看來,在蔚來內部,降本增效的意識已經深入人心。
從“訂單爆了”到“鐵成離職”,樂道品牌短短一年,有競爭對手故意搗亂,也有自身問題導致的輿論風波。
剛剛過去的6月,樂道僅憑一款車,交付了6400臺,創2025年新高。而L60的累計交付數據已經超過5.2萬臺。
如今有了樂道L90的加持,相信這個數據還會繼續向上,甚至存在躍遷的可能。
這里有個小細節,預售發布會前兩天,樂道L90的大量實車就已經集結發往全國各地門店。并且,用戶可以在樂道展廳,坐在車里觀看這場發布會。
看來,蔚來已經吸取了L60當初上市時的教訓,并快速進步。
正如沈斐說的那樣:“新車成功有兩種,一種是發布會成功,另一種是交付成功。”
—THE END—
出行百人會 | AutocarMax
追蹤汽?出行產業鏈進化,關注新產品、新科技、商業邏輯與商業人物,影響圈層中有影響力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