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國內屏幕大廠惠科跨界進入筆記本電腦行業,推出了旗下首款全面屏AI輕薄筆記本電腦——驚鴻14 AI。
國內PC行業頭部化嚴重,聯想、華碩、華為、蘋果等品牌競爭激烈。惠科固然屏幕銷量不菲,擁有自己的面板工廠,曾為小米、海信、TCL、海爾等大品牌代工顯示器或電視產品,而且還曾推出過一體機和臺式機,但自身品牌影響力不足,貿然進入筆記本電腦市場,很難從行業巨頭手中搶到份額。
盡管如此,惠科依舊毅然決然進入了筆記本電腦領域,到底是屏幕不好做,還是筆記本電腦好賺錢?
惠科殺入筆電市場,機械革命給的自信?
市場調研機構洛圖科技公布的《中國大陸顯示器線上零售市場月度追蹤》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大陸地區電競顯示器線上市場(不含抖音、快手等內容電商)銷量為180萬臺,同比增長49%,惠科(HKC)以19%的份額位列第一,相較去年同期上升了6個百分點。電競顯示器已占整體顯示器線上市場62%的份額,惠科的日子可以說過得相當不錯。
(圖源:洛圖科技)
屏幕面板領域,洛圖科技在《全球液晶TV面板市場月度追蹤》中表示,今年第一季度惠科雖因材料供應問題生產受到了影響,但出貨量依然達到了920萬片,同比下滑僅1.5%,仍是全球八大面板廠商之一。再加上第一季度中小尺寸面板月均漲價1美元,中大尺寸面板月均漲價2美元,惠科發展狀態良好。
5月7日,惠科光電顯示產業集群項目生產基地投產儀式在貴安新區成功舉行,該基地的正式投產,意味著惠科面板產能將進一步提高。種種跡象都表明,屏幕的錢仍舊好賺,那惠科進入PC行業,是因為PC的錢更好賺嗎?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大陸地區PC出貨量為3970萬臺,同比下降4%,出貨量前五的品牌中,聯想和惠普都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下滑。
(圖源:Canalys)
更慘的是,惠科在PC行業屬于新勢力品牌,缺乏線下門店,較為依賴線上市場,而洛圖科技發布的《中國大陸筆記本電腦線上零售市場月度追蹤》則指出,2024年中國大陸地區筆記本電腦線上公開零售市場(不含抖音、快手等內容電商)銷量為1105萬臺,同比下降12.7%。
PC行業已經過了快速增長期,市場規模正在萎縮,價格戰一波接著一波,甚至MacBook的性價比都愈發明顯。這種情況下,新品牌崛起的難度自然更高。
但難度高不代表沒有機會,事實上近幾年國內PC配件廠商進入筆記本電腦領域的例子不少,例如顯卡和主板廠商七彩虹、臺式機廠商攀升,均于2021年推出首款筆記本電腦,更早時期還有華為、小米、榮耀等跨界品牌,其他綠鏢、玩嘉、極械革命等小品牌筆記本電腦品牌更是倒下一批又來一批。
(圖源:七彩虹)
Canalys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PC出貨量共6740萬臺,其中筆記本電腦出貨量達到了5370萬臺,體量遠超臺式機和一體機。在此之前,惠科已推出過臺式機、一體機等產品,避開了與頭部廠商硬碰硬,但唯有進入筆記本電腦市場,惠科整個PC業務才有機會發展壯大。
最關鍵的是,美系PC廠商國內份額消退,以及機械革命的崛起,讓其他品牌都看到了希望。軟通動力旗下的機械革命品牌前身雖是清華同方,但清華同方能夠提供的品牌加持有限,更關鍵的是產品的硬件配置與價格,吸引到了消費者,僅雷科技編輯部,就有三人正在使用機械革命的筆記本電腦,包括小雷自己所用的翼龍15 Pro。
美系PC廠商份額下滑,騰出了市場給其他品牌,再加上機械革命份額快速沖到國內前五,給了惠科信心。惠科能否成為第二個機械革命,關鍵仍在于產品。
產品決定成敗,惠科躋身主流并不容易
PC行業有兩個特點,第一,極客用戶多,選購產品時硬件配置權重高;第二,行業成熟度高,有方案和硬件供品牌選擇,組裝或貼牌的難度低。哪怕是一體性較高的筆記本電腦,CPU、獨顯、內存、硬盤、模具也有成品方案可供選擇。
正因如此,PC行業的入場門檻極低,市面上的雜牌百元筆記本不在少數,雷科技的一位小伙伴曾購買過百元筆記本,體驗一言難盡。PC行業的門檻雖低,想要做大做強卻并非易事,產品配置是第一道難關。
最近在挑選低價位輕薄本的小伙伴可能會發現,惠科推出的驚鴻14 AI有點眼熟。沒錯,這款產品的外觀設計與雷神aibook 14 Air如出一轍,接口布局也完全一致,只是支持協議略有差別。
(驚鴻14 AI;圖源:惠科)
(雷神aibook 14 Air;圖源:雷神)
硬件配置方面,兩款產品均搭載2.8K分辨率屏幕,重量約為1kg(驚鴻14 AI重量為1.09kg),主要區別在于驚鴻14 AI搭載酷睿 Ultra 5 125H處理器,電池容量達到了60Wh,支持100W快充,32GB+1TB版本售價5199元。雷神aibook 14 Air則搭載銳龍7 8745HS處理器,性能更強一些,配備55Wh電池+65Wh快充,16GB+1TB版本售價4299元。
在各大平臺,小雷看到不少消費者吐槽,5000多元的筆記本電腦,搭載酷睿Ultra 5 125H太離譜了。的確,酷睿Ultra 5 125H在5000多元價位的筆記本電腦中,性能屬于較差的一檔。同價位可以買到搭載銳龍9 H 270、酷睿Ultra 5 225H等處理器的產品。甚至降低一點預算,也能買到搭載銳龍7 8745HS/8845H等處理器的產品。
(圖源:B站截圖)
若讓小雷在該價位挑選筆記本電腦,那么小雷會選擇原價4299元的無界14X,雖然分辨率僅為2.5K、內存為24GB,重量達到了1.45kg,但差別不大。無界14X不僅擁有高達80Wh的超長續航電池,還有全功能USB-C、USB-4,以及HDMI 2.1接口,功能更加強大。僅僅依靠輕薄屬性,很難幫助驚鴻14 AI戰勝諸多競爭對手。
(圖源:機械革命)
惠科驚鴻14 AI硬件配置與其他同價位的產品相比絲毫不占優勢,少有的亮點在于產品足夠輕薄。當前14英寸輕薄筆記本重量一般在1.5kg以內,為了大約400g的重量差距,多花錢買一臺性能釋放差、質量沒有保障的的小品牌筆記本是否值得,消費者需要謹慎思考。
另外,筆記本電腦行業新勢力品牌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維修基本只能靠寄修,往返時間太長。小品牌筆記本電腦質量本來就令消費者難以信任,售后服務又較為麻煩,也會對銷量造成不利影響。
以火影筆記本為例,經過多年打拼,已經擁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愿意推薦火影產品的人依然不多,許多網友調侃火影筆記本售后在木葉村。機械革命即便銷量進入了國內前五,依然有大量消費者因擔心質量和售后服務不敢購買,小雷已有兩位朋友深思熟慮后放棄機械革命,選擇了聯想拯救者,惠科筆記本電腦可能會出現類似的問題。
PC內卷真相:造電腦易,賣電腦難
門檻低往往意味著入場企業多、競爭激烈,PC行業是典型的代表,因缺乏競爭力退出的品牌也有不少。國內赫赫有名的手機廠商小米,跨行進入PC行業后,在高端市場的表現始終不達預期,最終放棄小米品牌,僅留下了主打游戲本和中低端輕薄本市場的REDMI。
惠科造出電腦不難,復刻機械革命的奇跡卻難如登天。高端市場被蘋果、華為、聯想等企業把持,小米都以失敗告終,惠科暫時沒有機會。中低端市場,機械革命、神舟等品牌素以性價比聞名,占據主導地位,且其他品牌也有下沉市場的動作,如聯想小新、宏碁非凡、華為MateBook D系列等。
(圖源:惠科)
對于惠科而言,別說驚鴻14 AI競爭力一般,哪怕性價比出眾,也很難突出重圍。提高產品性價比,只是惠科面對筆記本電腦市場需要走出的第一步,打造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通過營銷提高品牌知名度同樣重要。
好在,美系品牌的退出,騰出了市場空間。盡管這片市場大半會被聯想、華為、機械革命等頭部品牌吃下,但殘留的市場也是惠科、七彩虹、攀升等廠商的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