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趙生杰)5月11日上午,藍田蕎麥嶺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鄉村美食盛會——“勺勺客”村廚爭霸賽復賽。此次活動由藍田縣委、縣政府主辦,以“中國廚鄉·舌尖藍田”為主題,旨在傳承千年廚鄉文化,激活鄉村經濟活力,擦亮“陜菜之鄉”金字招牌,助力藍田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鄉村廚匠展技藝,獨特評審添活力
比賽當日,藍田蕎麥嶺熱鬧非凡。在前期鎮區海選賽的基礎上,全縣6個片區,22支參賽隊脫穎而出進行復賽。參賽的村廚隊伍紛紛拿出看家本領,在灶臺前各顯神通,演繹了一場“鍋碗瓢盆交響曲”。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品不斷出爐,既有“藍田蔥花餅”“藍田蕎面饸饹”等地方傳統名吃,也有融合創新的特色佳肴,充分展示了藍田鄉村美食的獨特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復賽特別招募了4支哈雷摩托車隊,自駕藍田蕎麥嶺,每個車隊48人,化身大眾評委,為比賽增添了別樣的活力。這些“美食騎士”從色、香、味、創意等多個維度為參賽菜品打分,這種獨特的評審方式,讓更多人參與到賽事中來,感受鄉村美食的樂趣,也使得比賽結果更具大眾代表性。
美食為媒促融合,激活鄉村新經濟
作為西安的后花園,藍田文旅資源豐富。近年來,藍田縣堅持文化賦能、大景區引領,深入推進“環山路旅游景區+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農文旅融合產業帶建設。
藍田“勺勺客”村廚爭霸賽組委會工作人員王怡人表示:“此次村廚爭霸賽,是我們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賽事引流,眾多游客紛至沓來,帶動了藍田餐飲、住宿、特產、非遺、文創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激活了鄉村經濟活力。”
據悉,該活動以“賽事引流、市集變現、文旅融合”的模式,將“廚師之鄉”的IP轉化為鄉村振興的實際效益。活動現場,非遺市集匯聚核雕、玉雕、手織布等傳統技藝,電商展區則力推柿子醋、土蜂蜜等農特產品,形成了藍田“美食+文化+產業”的立體展示,讓游客在品嘗美食的同時,深入體驗藍田的民俗文化,購買特色農產品,實現了文旅消費的多元變現。
傳承千年廚鄉文化,創新發展煥活力
從文化傳承角度來看,藍田“勺勺客”歷史悠久。從明清時期“勺勺客”走遍九州,到當代藍田廚師足跡遍布全球30余國,一把炒勺承載著藍田人的匠心與智慧。此次賽事既是對傳統的致敬,也為千年廚鄉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提供了新的平臺,讓古老的飲食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
“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比賽,讓更多人了解藍田的飲食文化,培養更多優秀的鄉村廚師,將藍田‘勺勺客’的品牌擦得更亮。”王怡人說。
發布美食地圖與標準菜單,推動品牌規范化
賽事期間,藍田縣還將同步發布《藍田美食地圖》及“村宴標準化菜單”。《藍田美食地圖》將為游客提供探尋當地美食的指南,讓游客能夠更便捷地品嘗到地道的藍田美食;“村宴標準化菜單”則提升鄉村宴席的品質與規范性,更進一步打響藍田美食的品牌,推動地方美食走向規范化、品牌化。
藍田“勺勺客”村廚爭霸賽復賽,不僅為鄉村廚師搭建了展示舞臺,更以美食為紐帶,繪就了一幅“舌尖上的鄉村振興”新畫卷。未來,藍田縣將以賽事為契機,持續深耕“廚鄉”品牌,將特色美食、優質農產品、民俗風情深度融合,打造“吃、住、游、購、娛”一體化消費鏈條,吸引更多游客走進藍田、吃在藍田、消費在藍田,讓“勺勺客”的煙火氣飄得更遠,為藍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