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陜西頻道
新開放的北區場館內展出了大量珍品碑刻。人民網記者 李志強攝
人民網西安5月12日電 (記者李志強、實習生張嘉琪)新增北區場館展區,展陳面積由8000平米增加至23000平米;展出文物由原來的1000余件,增加到2000余件。5月12日,完成改擴建工程后的西安碑林博物館全面對公眾開放。
西安碑林博物館創建于1944年,原名陜西省博物館,是在具有900多年歷史的“西安碑林”基礎上,利用西安孔廟古建筑群擴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陳列和研究歷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為主的專題類藝術博物館,1961年被列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安碑林博物館館藏文物以漢代以來歷代碑銘、墓志、石刻造像及珍貴古籍版本、書畫為主,共計1.1萬余件,藏品體系完備、體量巨大、價值極高。其中國寶級文物19組134件,包括漢《曹全碑》、顏真卿《多寶塔碑》、唐太宗“昭陵六駿”石刻(四件為原品,兩件為復制品)以及《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等,展現了自漢代以來書法藝術與石刻文化的精髓。
西安碑林博物館全面開放后,除保留老館區的第一至第七展室、石刻藝術室、石刻藝術館之外,新增加了“星耀長安”“漢字·書法·碑林”“驤騰百世”“絲路石語”“貞珉千年”五個常設展覽,展品類型也從原先以單一石質類文物為主,擴展至如今的紙質、陶瓷、銅器等多種類別。
游客在新開放的北區場館參觀。人民網記者 李志強攝
新開放的北區場館內展出的精品文物。人民網記者 李志強攝
工作人員展示碑文拓印技術。人民網記者 李志強攝
新開放的北區場館內展出了大量珍品碑刻。人民網記者 李志強攝
新開放的北區場館內展出了西安孔廟用的禮樂器。人民網記者 李志強攝
新開放的教育活動中心一角。人民網記者 李志強攝
游客們在欣賞名碑拓本。人民網記者 李志強攝
游客們正在參觀新開放的“星耀長安”展覽。人民網記者 李志強攝
游客在國寶級文物“景云鐘”前拍照“打卡”。人民網記者 李志強攝
游客在新開放的北區場館參觀。人民網記者 李志強攝
游客在新開放的北區場館參觀。人民網記者 李志強攝
游客在新開放的北區場館參觀。人民網記者 李志強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