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5月10日,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達爾表示,巴基斯坦和印度已同意立即?;?。
9號印度還在對巴發起海戰,10號凌晨巴方啟動“銅墻鐵壁”。就在媒體大肆報道戰爭螺旋式升級的一瞬間,戰爭戛然而止。真可謂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人們還沒有回過味來呢!
:為什么此戰其興也勃也其停也忽也呢?我想莫非以下三個原因:
1.巴方見好就收
這次印巴沖突,印方是主動方,巴方是被動方。但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從開始到今天(10號)為止的所有戰斗巴方都占據了優勢,尤其是空戰取得了5:0的亮眼戰績,它創造了世界空戰史上的新紀元:遠距離擊落敵機。
這次印巴沖突中,巴方取得的戰績,極大提升了巴基斯坦軍隊的士氣和信心,提升了巴基斯坦在國際軍事領域的聲譽和地位,激發了巴基斯坦國內民眾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強國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讓民眾更加支持政府在軍事和外交等方面的決策。
況且,據印度外交秘書唐勇勝證實,巴基斯坦軍事行動總指揮于10日15時35分致電印度軍事行動總指揮。雙方達成一致,自印度標準時間17時起,雙方將停止陸、海、空一切交火和軍事行動。即是巴方是提議停火的主動方,這就使得巴方在積極回應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國際組織和多個國家斡旋方面又贏得了主動,巴基斯坦在外交上有贏了一局。
這樣一來,我可以斷言:這場印巴沖突,巴方在政治、軍事和外交上獲得了全勝。
我們知道,巴基斯坦的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經不起長期的戰爭消耗。只要達到了自己的戰略目標,況且還是超預期的達到了戰略目標,就具備了見好就收的客觀條件。
所以,我說巴方是見好就收,巴方這樣做無疑是明智的。
2.印方莫可奈何
印方的借口是4.22恐襲事件,但未經調查核實就一口咬定是巴方支持所為,并迅速采取極限對抗方式對巴方采取行動。尤其惡劣的是針對巴基斯坦民眾的斷水行為激起了巴基斯坦人民的極大憤怒,以致巴方以核武相威脅,這種水源武器化行為也引發了國際輿論的譴責。也就是說,在道義上印度就已經理虧。
印度如此張狂,顯然是認為自己的軍事實力遠超巴基斯坦,沒有把巴基斯坦放在眼里。所以,5月7號首先對巴方開啟了“朱砂行動”,結果慘敗。5月8號印方又對巴方發動無人機襲擊,也沒有討到便宜。5月9號,印方又主動挑起海戰,印度航母“維克拉瑪蒂亞號”及核潛艇進入阿拉伯海北部,試圖封鎖卡拉奇港,并對巴境內目標發動海上打擊,又遭到巴方反擊,印方還是沒有撈到好處。也就是說,莫迪在戰略上誤判。
不僅如此,在網絡戰上,印方也損失慘重,導致70%電網癱瘓;印度股市、匯市暴跌,盧比匯率創歷史新低。
印度國內民眾對失敗的憤怒,對莫迪當局和軍方的不滿匯成洶洶輿情,反對黨乘機發難,這一切與巴基斯坦國內形勢形成鮮明對比。
而且巴軍對印軍幾乎呈降維打擊之勢,印方想在短期內翻盤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本次印巴沖突,印度在軍事、政治、外交各方面都全面失分。所以才借巴方主動?;鸺皣H社會勸和的臺階同意?;?。
所以,我說印方是無可奈何。同意?;鹨菜闶且环N理性的選擇。
3.國際社會的勸和壓力
網上先是流傳印度有美俄等多國支持,巴方背后只有中國,事實并非如此。除了中國支持,巴基斯坦幾乎獲得了所有穆斯林國家的支持。而特朗普明說過他不管,印巴可以自己搞定。俄羅斯也沒有明顯站隊。印方吃虧后向五個國家電話求援都未得到積極回應。這些也是印度莫可奈何接受停火的原因。
隨著戰事的升級,聯合國五常都加入了勸和行列。中方通過多種渠道與巴印雙方進行溝通,表達關切,推動雙方回到談判桌前,并表示愿同國際社會一道,為緩解緊張局勢、重啟對話進程提供必要協助。沖突升級后,美國因全球對核戰風險的擔憂加劇而不得不出面調停,美國國務卿盧比奧在停火前與印巴領導人頻繁接觸。俄羅斯也給雙方電話呼吁雙方克制。還有報道稱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等大約三十多個國家也參與了促成協議的外交斡旋。
這些都是促使印巴沖突戛然而止的重要因素。
?;鹆?,是否會有反復?難以預料。即便真的?;?,此次印巴沖突產生的國際沖擊波還不會停止。
一是對4.22事件究竟是誰干的,還會繼續猜測下去。印度的疑點最大,因為莫迪未經調查就指責是巴方干的,而且還以主權為由拒絕國際社會調查,有自導自演之嫌。就莫迪微妙的國際國內處境,他也有挑起爭端的動機——轉移國內矛盾,繼續給美國遞投名狀。其次是美國,畢竟萬斯訪印期間發生4.22事件,美國也有這樣做的動機。比如就有媒體認為美國政府是為了阻止莫迪參加俄羅斯的盛大活動,或者美國就是想在中國周邊挑起一場規??煽氐臎_突。巴基斯坦反而嫌疑最小,巴方一直主張國際社會第三方調查。況且,網傳有與制造恐襲有關的機密文件從印度政府流出。諸多信息,都使印度處于不利地位。
二是讓人們見識到在信息化支持下的體系化作戰和超距離空戰,不可一世的印軍被一向不被看好的巴軍降維打擊,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這比當年美國打伊拉克對世界產生的沖擊波還大。印度的導彈除了造成巴方平民傷亡外,巴軍損失不大。而印軍可謂損失慘重,無論在空中、地面還是海上都把自己搞得灰頭土臉。
三是中國裝備首次實戰亮相就一鳴驚人,其意義非凡。對此我總結了三點
1.對中美競爭的意義
(1)打破美西方武器神話。中國武器在印巴戰場的出色表現,如殲 - 10CE、霹靂 - 15導彈等對印度“萬國牌”武器形成壓制,打破了美國等西方國家武器不可戰勝的神話,讓國際社會看到美式裝備并非絕對優勢,削弱了美國在全球軍火市場和軍事領域的話語權。
(2)提升中國國際影響力。顯示出中國有能力為伙伴提供可靠的武器裝備和安全保障,使其他國家在中美競爭中對中國的實力有更清晰的認識,在外交和軍事合作等方面可能會更傾向于考慮中國的立場和利益,增強了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
2.對臺海局勢的意義
(1)震懾“臺獨”勢力。印巴戰場上中國武器的卓越性能得到展現,讓“臺獨”勢力認識到,臺灣地區那點依靠美國的裝備,在解放軍更先進、更體系化的裝備面前,毫無勝算,從而削弱其“以武拒統”的幻想。
(2)警示外部干涉勢力。中國武器在實戰中證明了自身實力,也讓美國等外部干涉勢力明白,一旦臺海發生沖突,其介入將面臨強大的軍事壓力,需謹慎考慮干涉的后果,降低其軍事介入臺海事務的可能性。
3.對中國軍火市場的意義
(1)提升聲譽和知名度。中國武器在印巴戰場的實戰表現,是最好的廣告,有力地證明了中國武器的高性能、可靠性和性價比,讓國際市場對中國武器有了全新的認識,有助于打破以往對中國武器的偏見,提升中國軍工在全球的聲譽和知名度。
(2)擴大市場份額。其他國家看到中國武器在實戰中的出色表現,尤其是那些面臨類似安全威脅或地緣政治環境的國家,可能會增加對中國武器的采購意愿,為中國武器贏得更多國際訂單,擴大在國際軍火市場的份額。
(3)凸顯體系作戰優勢。巴基斯坦依靠中國裝備形成的體系化作戰能力,在戰場上發揮了重要作用。這讓各國看到中國武器的體系化優勢,中國能夠提供從戰斗機、防空導彈到預警機等一系列裝備,并協助構建完整的作戰體系,相比西方的單一裝備出口模式更具競爭力,為中國武器出口爭取更多機會。
沒有比實戰更好廣告宣傳了。過去,中國每出一款新式武器都有人譏諷,包括一些國人。經過這次實戰,網絡上鋪天蓋地地都是對中國武器性能的贊譽聲。特別是未來空戰怎么打,是中國武器給全球上課,這簡直是近代以來的第一次,它極大的提振了中國人民振興中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和決心。
我更想強調的一點是,此次印巴沖突,印度是挑起方,巴方是反擊方,正義在巴方。停火,又是“巴基斯坦軍事行動總指揮于10日15時35分致電印度軍事行動總指揮”的。這足可以定性這場沖突的性質,巴基斯坦用行動告訴世界中國武器是用來捍衛和平的!
再歸納一下:巴方是反擊方、勝利方、又是主動?;鸱?。因此,正義全在巴方,巴基斯坦是和平的捍衛者。
再強調一遍,中國武器是用來捍衛和平的!
這就是此次印巴沖突給世界帶來的意想不到的意義。
注:本文作者為“秦安戰略”智庫核心成員牟林,為本平臺原創作品,歡迎朋友們留言交流,一起網聚智慧、網聚人氣、網聚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