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南山國家公園候選區一隅。
紅網時刻新聞5月11日訊(記者 李璐 通訊員 劉應志 龍旭)歷經兩年多的實地調查、動態監測、科學分析,湖南南山國家公園候選區中亞熱帶低海拔常綠闊葉林24公頃大型固定樣地首期生態監測于近日完成,揭示了該區域生物多樣性富集地的奧秘。
據了解,該樣地海拔跨度620至850米,位于南山國家公園候選區黃桑片區,是我國北緯26°中亞熱帶低海拔區域唯一的常綠闊葉林大型固定樣地。黃桑片區作為南山國家公園候選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好保存著大面積原生性常綠闊葉林,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與原真性在國內極為罕見,是研究中亞熱帶低海拔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的最佳之地。
2023年,南山國家公園管理局依照國際標準建設體系,借助高精度RTK定位技術,將樣地劃分為600個20米×20米樣方及9600個5米×5米亞樣方,埋設標識樁9801個,利用無人機傾斜攝影構建三維模型,建立涵蓋植被、土壤、幼苗與種子的綜合監測體系以及三維單木數據庫。
生態監測數據顯示,樣地內胸徑1厘米以上的木本植物達11.5萬株,涵蓋70科168屬376種,彰顯了極高的生物多樣性。其中,胸徑小于10厘米的徑木占比85%,徑級結構呈倒“J”型,表明森林自然更新能力和穩定性極強。栲樹、馬尾松等優勢樹種在小尺度空間呈聚集分布特征,多元回歸樹分析顯示,物種共存以隨機擴散等中性過程為主導。此外,樣地碳儲量高、土壤養分循環活躍、微生物多樣性豐富,結合幼苗與種子動態監測數據,共同揭示了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的長期穩定性。
南山國家公園候選區地處北緯26°黃金生態帶,總面積1303.8平方公里,是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擁有大面積的全球同緯度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和中亞熱帶針葉林三大森林生態系統。
區內生物多樣性富集,記錄維管束植物208科1051屬3084種、昆蟲和脊椎動物共54目1999種,其中包括3種國家Ⅰ級保護植物、73種國家Ⅱ級保護植物、10種國家Ⅰ級保護動物、68種國家Ⅱ級保護動物。
相關專家表示,該樣地的建立及長期監測,填補了我國北緯26°中亞熱帶低海拔常綠闊葉林系統性研究的空白,揭示了中亞熱帶森林生物多樣性的維持機制與生態功能規律,其監測成果為我國實施生態保護、植被恢復以及氣候應對提供了科學依據。(李璐 劉應志 龍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