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節選自
《不妨這樣教作文》
葛成石 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讀書會,是讀者與作者、讀者與作品、讀者與讀者之間重要的交流方式。和個人埋頭做讀書筆記、寫心得體會有很大區別。作品的多義性,留給了讀者無限挖掘的空間。通過開讀書會,碰撞思想的火花,會讓同一塊土地結出更豐碩、更多樣的果實。開好讀書會,還能在讀者群體中起到激趣、啟智、傳幫帶的作用。
許多老師苦于無法培養學生讀書的習慣,不著急,強制不是好辦法,開好讀書會,讓學生參加讀書會,學生的閱讀習慣就會慢慢地培養起來。正面影響,會是教育的好方法。
如何開好讀書會呢?我總結出以下幾點,供同人參考。
首先是確立一個半開放的主題。假如完全不定主題,學生就會毫無方向感,他帶著焦慮、恐懼去參加這樣的活動,狀態和效果可想而知。假如主題定得太死,又會造成毫無爭鳴的空間,毫無挖掘的余地,一場毫無懸念的活動,又如何能讓學生產生出興趣?更別說碰撞思想火花。比如《邊城》讀書會,“一場關于美的對話”,確定的是“美”,不確定的是哪里美,如何美。
其次是做足準備。毫無準備的活動,現場氣氛肯定不活躍,甚至要冷場。學生提前準備了,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能在現場提問、答問,但一定有人能從中起到帶動作用,起正面影響的作用。主持人、主講人也要提前準備,要考慮用更多形式去觸動學生,打開學生的思路。比如《邊城》讀書會中穿插的電影鏡頭。
最后是藝術性地評價。對于學生提出的不同見解,不要簡單地定性其對與不對。所謂的“不對”,也許是與他人思考的角度不一樣。你可以不認同他的答案,但要肯定他的思考角度,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呢。
讀書分享會實錄(一):
我眼里的呼蘭河——《呼蘭河傳》
讀書分享會
環節一:播放電影《黃金時代》片段1
環節二:分享嘉賓對話1
葛:《黃金時代》反映了《呼蘭河傳》作者蕭紅坎坷的人生經歷,看完后有什么感想?
周:有點難以置信,《呼蘭河傳》中那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會有這種人生經歷,逃婚出來,又先后結了兩次婚,年僅31歲就客死他鄉,她還能寫出那么美的文字來。
葛:這叫“文章憎命達”。如果沒有這段坎坷的人生經歷,也許她就是一個家庭主婦,平平淡淡生活七八十年或者上百年,而她經歷了這么多坎坷,雖然她的一生只有31年,但如今她以她的作品活在人們心中,已經110多年了,而且還會繼續活著。為什么她的文字不會感染上她的這些苦難呢?也許正因為她經歷了這些磨難坎坷,回過頭來看她的童年時代,反倒算是最幸福的時光了。
周:咱們在座的同學們一定對蕭紅的童年生活很感興趣,是不是可以讓她們來說說蕭紅美好的童年?
環節三:學生發言、朗讀
關于《呼蘭河傳》的溫馨、美好、自由。
環節四:播放電影《黃金時代》片段2
環節五:分享嘉賓對話2
周:看完后更加難以置信,原來《呼蘭河傳》是作者去世前一年多,在重病中寫成的,剛才同學們將書中的內容描繪得那么美,真的難以和作者的真實生活聯系起來。
葛:這就好比魯迅說的,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蕭紅在現實中的生活是悲慘的,她奉獻給讀者的卻是溫暖的。其實她反映的20世紀初的呼蘭河,一樣有著悲慘凄涼的一面,我們看看孩子們讀后是不是認同這一點。
環節六:學生發言、朗讀
關于《呼蘭河傳》的愚昧、凄涼、悲慘。
環節七:分享嘉賓對話3
周:呼蘭河的人們確實很不幸,最低的生存要求都得不到滿足,當然也有些是人為的,比如小團圓媳婦的遭遇,剛才你說蕭紅奉獻給讀者的是溫暖的,體現在哪里呢?
葛:體現在作者對待這些人物的態度上。語文的考綱里有一句話,叫作理解作者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這本書反映出來的蕭紅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暖色調的。同樣是面對苦難,有的是圍觀取樂、嘲諷奚落,就像當地人拿小團圓媳婦來取樂一樣,就像當地人等著馮歪嘴子自殺一樣,而蕭紅不是這樣,她有悲憫情懷,她對小團圓媳婦有的是同情,對馮歪嘴子有的是贊賞。
周:確實是這樣,馮歪嘴子敢于追求愛情,當他失去妻子以后,一個男人帶著兩個孩子,依然樂觀地面對生活,讀來給人溫暖,給人鼓舞。
葛:在當時來說,這種溫暖和鼓舞尤其可貴。人缺什么,往往就會強調著什么,蕭紅嚴重缺愛,所以她敢于追求愛情;嚴重缺自由,所以她筆下都是想怎么樣就怎么樣的自由的生命狀態。生活教會了她去尊重每一個生命,感恩關愛她的人,積極地面對人生。這既是對自己的鼓舞,在戰爭年代,也鼓舞了很多很多人。
周:所以,其他作家都寫抗戰題材的作品的時候,蕭紅卻選擇了寫回憶故鄉的文章,影響卻還更加深遠。
配圖:電影《心迷宮》
附:學生發言
丑惡的呼蘭河 張赟兒
你看過《呼蘭河傳》嗎?你眼里的呼蘭河是怎樣的呢?在我看來呼蘭河是丑惡的。
首先,我們來看看小團圓媳婦的故事。小團圓媳婦被人抓去洗熱水澡時,那么多人不管不顧,只想看熱鬧。甚至有些人還去“做好事”,幫著往小團圓媳婦身上澆滾燙的水。當小團圓媳婦昏過去時,人們就開始說些同情的話,可他們真的可憐小團圓媳婦嗎?不是,他們只是表面上裝裝樣子而已,沒有一個人會用實際行動證明他對小團圓媳婦的同情。當小團圓媳婦又醒來時,他們就又開始該打鼓的打鼓,該“吃瓜”的“吃瓜”了。
再看更可笑的故事。有哪個人投河或跳井了,他們也不舍得埋起來,非得放在那兒讓全村人都看一遍,才舍得將尸體埋掉,好像這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不過,在丑惡的呼蘭河人看來,有人自殺,是件多么令人“振奮”的事情,怎么能錯過?
類似的荒唐事還很多。比如有二伯,因為窮,所以會偷些東西。這下好了,誰家少了東西,直接將“功勞”歸到二伯身上就得了。又比如這里搞封建迷信的風氣,認為在農歷七月十五出生的孩子就不好,說那多半是野鬼托著蓮花燈投胎而來的,如果這一天出生的女孩不改出生日期,就會嫁不出去。孩子多可憐啊,就因為是七月十五出生,就失去了寵愛,以及其他與別人一樣的權利。
那時的呼蘭河多么丑惡呀!或許是當時的人太愚昧的緣故吧!
美好的呼蘭河(節選) 張嘉琦
祖父對蕭紅十分疼愛,不管有多大的事,他都那么平靜。在祖父的花園中,有許許多多的動植物,蝴蝶想飛到哪里就飛到哪里;倭瓜想開幾朵花就開幾朵花,不想開花就不開花;黃瓜想長多高就長多高,就是長到天上去,也沒人問它。蕭紅在園子里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快快樂樂的,可以捉蜻蜓、螞蚱,可以將水澆到頭上,可以將狗尾巴草認作麥穗,祖父都不會罵她。我以為蕭紅的童年是孤獨、憂傷的,沒想到她的童年也有快樂的時光。
堅強的呼蘭河(節選)肖伊睿
今天的角色扮演,在我的心里深深地扎了一針。我扮演的是馮歪嘴子。馮歪嘴子成了家,要找地方住,于是來找祖父。祖父將磨坊給他住了。可是,掌柜的太太兇神惡煞般地來罵他,讓他滾出去,還說他的老婆是“不干不凈的東西”。然而,馮歪嘴子并不像那些人說得那樣會過不下去。他的女人去世后,他帶著兩個孩子,照樣好好地活著,還活得很有把握的樣子。他沒有上吊,沒有自刎。他該擔水擔水,該拉磨拉磨。早上看到有人在井里挑水,他說:“挑水嗎?”看見賣豆腐的人從他門口過,他說:“賣豆腐的為啥那么早啦?”他不知道大家用絕望的眼神看著他。他用堅強鼓舞了自己,也鼓舞著今天讀他故事的人。
可憐的呼蘭河(節選)王俞童
在書中有許多故事都體現了呼蘭河人的可憐。比如人們為了吃豬肉,只要便宜,連瘟豬肉都不怕。而且他們還死要面子地說:肯定是在村里的黃泥坑淹死的。要是小孩子說了實話,說豬肉是紫色的,豬肉是臭的,就會被大人罵一頓。從這里可以看出,他們平時都吃不上豬肉,所以才會為了吃豬肉而“奮不顧身”。多么可憐呀!
由人大出版社開創的
“”第十二期開始招募了!
每日一練習,每天一打卡,
歡迎你加入瘋狂寫作營,
一起來挑戰你的寫作極限。
營期:2025年6月7日~27日
長按識碼,即可報名
選購創意寫作指南
閱讀更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