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大家買房子的時候,貸款沒有還清,一般房產證都會被抵押在銀行,如今買房子,只要付了錢,交房之后,就可以自行辦理房產證,或者是讓開發商幫你代辦房產證了,只要交個工本費就可以了。
看似普通的紅色證書,但是用途卻非常的廣泛,比如抵押、孩子上學等,都會用到,房產證它是房屋所有權的法律憑證,在以前雙方結婚,女方一般都會要求,加上自己的名字,而這也同樣具有法律效力。
其實中國房產證的雛形,最早要追溯到1950年,當時的公房分配制度。1987年深圳頒發首本現代房產證,標志著房屋產權登記制度正式確立。2015年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全面實施,將土地、房屋、林地等產權信息整合登記。有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國不動產登記機構累計頒發不動產權證書7.9億本。
那么現在的房產證,都有哪些信息呢?
它包括六大核心信息,權利人信息、共有情況、坐落位置、權利性質、用途與面積、權利其他狀況。證書內頁的二維碼可即時核驗真偽,電子證照與紙質證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了,房產證不僅可以抵押,解決孩子上學問題,同時遺產的繼承,還有拆遷年補償,等都發揮著關鍵作用,而在法院的受理案件當中,房產糾紛也是是最多的案子之一,其中有83%以上,都是房產證年權屬的認定問題。
既然提到了房產證,那么“更名”和“過戶”哪個劃算?兩者差別大,很多人不明白,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他們的一個區別。
更名,一般是年指未取得產權證前變更購房合同主體,屬于債權轉讓;過戶,則是產權證登記后的物權轉移。前者如開發商配合修改合同,后者需經不動產登記中心審批。這個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像正常的只是更名的話,開發商配合修改合同及備案信息,通常3-7個工作日完成。過戶需繳清稅費后辦理轉移登記,涉及網簽、核稅、過戶登記等環節,耗時15-30天。
這二者的費用也不一般,更名的話,只需要支付開發商更名費就可以了,而過戶的話,會涉及到稅就比較多了,比如契稅、增值稅,還有個稅等,相對來講,如果房產證過戶的話,它要比更名價格貴不少,而且手續也更麻煩。
在選擇上,這二者也有一個明顯的區別,比如說,你是新房沒有交付,那么二手交易必須過戶,如果是開發商違規更名導致買方損失首付款,這個更名是無效的。
而如果想要節約費率,一般會選擇更名,但是它有一個條件,最好是直系親屬過戶,這樣可以省去很多的契稅,另外,根據最新的一個政策,贈與過戶它是免征增值稅的。這在無形當中,也省了一大筆的費用。
記住筆者說的,房產證上的每個字,它都是有目的的,選擇更名還是過戶,要明確知道,產權階段,成本預算還有法律關系等,辦理的時候,一定要堅持3個原則,合同要公證、資金要監管、登記要及時,當你正確理解產權規則的時候,就能減少損失,以及后續的一個糾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