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篇論文,居然能送審?——蘭州校外專家,狂噴論文,直接給D不及格。
盲審意見:
1.這樣一個本論文,居然能送審,實在讓人質疑xxx大學的校級和院級研究生管理制度的合理性。毫無內容,參考文獻只有28篇,沒有一篇外國文獻,而且文獻格式非常不正規,導師難道沒有進行任何指導和修改?該學生的導師根本就不配當碩導師
2.論文只有55頁,一半的內容,前三章都在做文獻綜述,這篇論文的創新點在哪里?xxx大學的工程。碩士到底是什么樣的要求?從導師到學院、再到研究生處,沒有任何人把關這篇論文的質量嗎?
3.評審這樣的論文簡直就是浪費時間,讓人質疑xxx大學的研究生培養質量,居然讓這樣的論文送審!這種東西本科生兩個月也做出來了!居然是一篇碩士論文?不就是PKPM跑了個就有建筑的能耗?
網友們針對這一事件展開了熱火朝天的議論,各抒己見,觀點紛呈。有的網友說道:“可以給不合格,但還是注意一下措辭。學生是第一責任人,你怎么知道導師沒說?你們知道不是學校做了工作導師才同意的?所以說凡事都未必應該。”這種觀點認為在評判時需要考慮到多方因素的復雜性,不能簡單地一概而論。就好比在一個團隊項目中,出現問題不能僅僅歸咎于某一個成員,可能存在諸多潛在的影響因素尚未被發現。
還有網友表示:“盲審專家是很盡責的,估計是被氣壞了才這樣寫的。話說學生論文如果水平低劣,導師就不應該簽字同意其送審啊!”這一觀點強調了盲審專家的責任心,同時也指出了導師在其中應當承擔的重要責任。正如在一些學術研究團隊中,領導者對于團隊成員的成果輸出負有不可推卸的監督和指導責任。
更有網友直言:“這個評審人肯定是不合格了!評審人的職責是評價論文及論文作者,不是評價學校及學院研究生管理機構。”
由于沒有親眼看到這篇論文,所以暫時無法對該論文的具體內容和質量作出準確評價。然而,僅從現有的評審意見來分析,不難發現這個評審人無疑是不合格的!評審人的核心職責在于對論文以及論文作者進行全面、客觀、準確的評價,而絕非針對學校及學院的研究生管理機構發表不當言論。
評審人只需專注于評估論文是否達到碩士/博士學位論文應有的水平,認真考量作者是否具備扎實的相應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深入判斷作者是否具備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并且為是否組織答辯給出合理的建議,清晰地指出論文存在的不足之處,同時給出具有建設性和可操作性的修改意見。
但從當前呈現的評審意見來看,評審人顯然沒有正常地履行這些重要的評審職責,其行為嚴重偏離了評審工作所應遵循的規范和原則。這種偏離不僅可能影響到對論文和作者的公正評價,也可能對整個學術評審體系的公信力造成一定的損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