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畢業難度越來越大了,這讓家長和他們的孩子站在了統一戰線上。有一位專家曾經在網上發吐槽帖,稱現在的碩士生寫論文態度太不嚴肅,他決定給一個同學掛掉使其延畢,結果卻遭到一大波家長的批評,他們說:“你這個高高在上的專家,怎么知道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畢業有多難?請不要為難一個孩子。”
最后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看來大家似乎都把這種怨恨和矛盾點集中轉向了專家,可有時候專家的判斷也是正確的,比如最近又發生了一件事。
“3年的甜你一點不提啊”,碩士論文被斃,網友罕見站在了專家這邊
努力的人和不努力的人給人的感覺截然不同。但這些孩子往往不清楚自己在學習方面究竟投入了多少努力,很多缺乏自知之明的學生,即便到了研究生階段,依舊不知道怎樣才算真正努力,所以矯正他們的心態尤為重要。
尤其在碩士畢業時,論文審查格外嚴格,很多學生都不明白自己哪里出了問題,就被專家找了個借口作為讓他們延畢的依據,最后導致身心崩潰。那么,如何判斷自己這三年沒有虛度呢?
最近有一位同學特別不服氣,他把學校給他的論文評審意見直接發到了網上,明顯是想對盲審他論文的專家展開回擊。評審意見上寫著該學生的論文明顯不合格,甚至根本達不到工程碩士的要求,這意圖很明顯,就是不想讓他今年順利畢業。
而這位專家言語之間毫不掩飾,直言這樣一篇論文竟然能送審,實在讓人質疑蘭州交通大學的水平,那些不了解其論文具體內容的家長肯定覺得不至于到如此嚴重的程度。
這個時候就得讓懂行的網友們來解釋了。我們看這位專家言辭之所以如此激烈犀利,那就只有一種可能,就是論文寫得實在太差,他都找不到什么可以彌補的地方了。首先,第一個問題就是一篇碩士論文竟然只用到了28個參考文獻。
這個數字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據說碩士論文若想寫得有深度、有水平且有創新點,至少要多于80個,甚至100個左右,很多學校最低規定也是60個。28個參考文獻說明其缺乏前人依據,基本上就像是自己瞎編的唄。
另一方面,這一次大家罕見地站在了專家這一邊,是因為大家看清了一個事實
這個同學只是在表達他的一面之詞,他把專家罵他的話發到網上,可誰也不知道他的論文到底寫成了多么糟糕的樣子。那就只能總結為一句流行語:有些人說自己寒窗苦讀,可這三年碩士研究生的經歷他是一點兒也不提,專門提自己畢業的時候有多慘。這種春秋筆法真的太幼稚了。
專家盲審論文本身就是比較嚴格的,不然怎么能叫專家呢?大家支持評審人也是有原因的,就是院校的名聲和口碑不能因為學生寫的太差的論文而被毀掉。
專家至少還給了蘭州交通大學面子,告知他們培養研究生的水平不至于如此,而是把問題歸咎到了學生身上。這就是就事論事,所以專家是拎得清的,拎不清的反而是這個學生。
延畢并不是一件可怕到真的會讓自己終身難以拿到畢業證的事情,但最關鍵的是這個學生的態度必須要擺正。專家言辭如此激烈,估計也是想讓他內心受到一些震撼,可是這位學生卻反其道而行之,半句不提自己的錯,仍然把專家推到了風口浪尖,這年輕人確實是太不厚道了。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