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會成為下一個“奢侈品獵奇”嗎?
朋友圈被這樣一條消息刷了好幾天:上海某連鎖咖啡店上新,一款單杯售價高達1800元的索菲亞莊園瑰夏咖啡,引發無數圍觀。有人戲言喝一口相當于工資三天,也有人一本正經科普瑰夏豆的身世。那一晚我的后臺,留言區幾乎成了咖啡大會:有人憤憤“割韭菜”,有人曬出自己喝過的最貴咖啡票據,還有人認真寫下代入式發問:一杯1800元的咖啡,到底喝出了什么?
一、從云南到上海,天價咖啡欺世盜名還是“有價有市”?
幾年前,我去云南普洱做咖啡田野調研,跟莊主對坐山頭談天,一壺手沖幾塊錢成本。我問他:“你可知道外面瑰夏能賣到幾千一斤?”他呵呵一樂:“山頭多了去了,真好喝的我不賣,留著自己喝。”一語道破,真正的好咖啡,其實在產地就被“內消”了大半。
而關于1800元一杯的索菲亞莊園瑰夏,我翻閱資料和業內消息,得知產地的索菲亞莊園確實名頭響亮。這杯咖啡,用的是年度精品、限量批次且形象絕佳的瑰夏豆,官方價格不低(生豆競標價動輒數千元一公斤),但到達上海終端,能走到“單杯1800元”,夾帶了多少品牌溢價、話題營銷、稀缺供應、體驗加持?
答案顯然不只是物理里那10多克咖啡粉的金貴。
有人問我:一杯咖啡能不能定性“值不值”?本質上,是個消費升級與個體體驗的博弈,也是大城市精英人口結構、多元消費觀和生活節奏的縮影。和茅臺冰激凌、LV雞尾酒一樣,它其實超越了“飲品”的物理概念,更像是一場當代都市的“社會劇場”。
二、“瑰夏”到底是什么來頭,有何“魔力”敢叫價?
說回咖啡本身。“瑰夏”(Geisha),其實早已不是什么新名詞。十八年前,瑰夏咖啡因其獨特風味,在全球咖啡大賽上一舉成名,讓全世界咖啡師為之瘋狂。它原生于埃塞俄比亞,因在巴拿馬被發現并開發才名揚海外。那股極致花香、果酸和細膩質感,確是“咖啡圈的茶王”。
而“索菲亞莊園”,又是近年精品瑰夏的一線品牌。每年產出的精品限批,往往要通過國際競標,價格水漲船高,真正極致的瑰夏需要“百里挑一”,從手工采摘、處理、水洗、烘焙到品鑒,每一步都可稱為“藝術”。前兩年,某大師杯瑰夏曾拍出過單價近十萬的記錄。物以稀為貴,買到的人與其說是為味道,更多為收藏與身份背書。
三、親歷上海天價咖啡店,買的是一杯咖啡,還是一場體驗秀?
因為話題太火,我專程溜達到那家上海連鎖門店。前臺小哥一臉羨慕又無奈地對我說:“1800元那款,只能預約,上級專人沖煮,我們普通門店見都沒見…”柜臺展示柜里的豆子,都按克論價,價差從幾十到上千,“售罄”字樣更添神秘色彩。
我倒是在那喝了一杯他們柜臺主推、標價280元小分裝袋的瓜瓜果莊園瑰夏。小哥說:“這都算是門店里很少有人點的高級貨。”咖啡端上來,居然還配了單獨的小杯,服務員用類似品酒師的語氣介紹風味:“有顯著的茉莉花香,伴有莓果與柑橘清香,入口細膩順滑,甜感極高。”我閉眼淺嘗,第一口不覺有何靈魂沖擊,回味里才隱約浮現淡雅茶香,但與幾年前在墨爾本手沖咖啡節感受到的“魂穿”體驗略有差距。
店里另一側,有一家三口點了門店最便宜的云南小產區咖啡,丈夫好奇地問店員:“真的有人買1800元的啊?”小哥認真點頭:“業內發燒友會嘗試,平時很少。”母親笑稱,“喝完是不是能立刻升華人生?”
四、價值“買單”背后:是極致味蕾,還是身分社交?
仔細算算,一杯1800元咖啡,如果以生豆、運輸、烘焙、專業沖煮與門店租金、人工服務,每一環其實都高于普通咖啡十倍以上。但真正決定其“最終身價”的,是那些難以量化的體驗加分:儀式感、社交談資、稀缺感、故事性、品牌認同。
你見沒見過一桌高端商務宴請,大家一人一杯極致瑰夏,只為在舉杯間增加一份“與眾不同”?還記得2018年北京咖啡文化節,某款巴拿馬瑰夏限量沖煮,1000元一杯,開售半小時排隊爆滿,誰都想嘗一口“勸君更盡一杯無價香”。
當然,味道也分高低,但普通消費者大概率無法體會到1800元那道“仙氣十足”的分界。我有多年杯測經驗,瑰夏確有極致的花果、茉莉、茶香,酸甜明快,余韻悠長。但不同批次、不同烘焙、不同師傅,出品有天壤之別。并且咖啡的風味表達極個體化,一杯天價咖啡可能讓職業咖評師如獲至寶,卻令“奶咖黨”皺眉:“都沒星爸爸順口。”
五、咖啡誰主沉浮:“天價”是泡沫,還是行業進步的映射?
這里有個行業小常識:跨界高端化,幾乎是所有食品飲品行業的必經路。無論葡萄酒、白酒、茶葉還是巧克力,都會經歷“平民飲品—收藏臻品—生活方式”的不斷裂變。高端咖啡的“登高一呼”,方便于大眾討論,也帶動了下游精品咖啡、產區溯源、沖煮創新的良性競爭。愿意買單天價咖啡的消費者,不是“冤大頭”,更多是對生活極致體驗的追求者,也是推動行業升級的“試水人”。
同時我也看到,在云南普洱村頭的小咖啡館,越來越多地年輕人開始討論瑰夏、鐵皮卡、波旁。幾年前他們還覺著“咖啡沒啥區分”,而今已經能說出“明亮酸感、層次豐富、蜜處理后腔、花果香馥郁”。這何嘗不是天價瑰夏為普羅大眾埋下的種子?
六、如果你想嘗試一杯“高端咖啡儀式感”,這些小貼士請收下
1,別盲目追高價,優質產區瑰夏、小批次云南精品豆,200-400元一杯亦能享受極致體驗
2,尋找圈內口碑優秀的手沖店和專業咖啡師,出品更穩定
3,多做比較,同批次、不同烘焙、冷萃手沖,都能帶來驚喜反差
4,品鑒高端豆時,少加糖奶,細品酸香層次,用心體會余韻
5,把喝咖啡當成一次小型社會體驗,就算咂嘛出“炫耀談資”之妙,也無可厚非
七、1800元一杯,喝的是咖啡,還是都市人的“體面”?
1800元的咖啡,究竟“值不值”?我始終為“不必一刀切”那個觀點站臺。你要是熱愛體驗、錢包充裕,嘗一杯也許終生難忘;你若圖實用、講性價比,別樣產地咖啡同樣可以讓人回味無窮。眾生百態,大抵如此。如果你問我,喝咖啡喝到極致是什么?不是錢砸出來的儀式感,而是在秩序混沌間,嗅覺喚醒的那剎那里,找回屬于自己的“松弛感”。
那么問題來了:你喝過最貴的一杯咖啡多少錢?它值不值?
#1800元一杯的咖啡到底值不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