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友發起的
“最討厭的家務”排行榜中
洗碗曾位居榜首
盡管洗碗是許多家庭
每天必做的家務
但人們在洗碗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誤區
不僅影響清潔效果
還可能危害健康!
洗潔精的使用誤區
我們日常使用的洗潔精,主要成分包括表面活性劑、香精和色素等。
表面活性劑是洗潔精擁有清潔“技能”的關鍵,香精和色素能讓洗潔精變得好聞又好看。
很多人為了追求更好的清潔效果,會過量使用洗潔精,甚至直接倒在餐具上,不進行稀釋。
這種做法不僅浪費洗潔精,還難以沖洗干凈,浪費水資源。
此外,如果未戴手套,頻繁接觸表面活性劑可能會刺激皮膚,導致干燥甚至脫皮。
推薦做法
戴上手套,將洗潔精倒入水中稀釋后,用海綿或洗碗布蘸取稀釋后的洗潔精水進行清洗。
4種做法會讓餐具變“臟”
洗碗過程中的一些細節
可能埋下健康隱患
餐后堆疊碗筷不及時清洗
許多人習慣將用過的碗筷堆疊在一起,等一段時間后再清洗。
食物殘渣和油脂殘留在碗筷上,如果不及時清洗,會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尤其在高溫潮濕環境下,細菌繁殖速度更快。
正確做法
用餐后應盡快將碗筷分開,用清水沖洗掉食物殘渣和油脂。如果無法立即清洗,可將碗筷浸泡在水中,但時間不宜過長,以免細菌滋生。
洗碗布更換不勤且混用
長時間使用同一塊洗碗布,甚至用于擦拭其他物品,容易滋生細菌和霉菌,污染碗筷和其他物品,還可能導致交叉污染。
正確做法
建議每周更換一次洗碗布,使用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并晾干。
碗筷未徹底晾干便收納
清洗完碗筷后,不等晾干就放入櫥柜或收納盒中,潮濕環境容易滋生細菌和霉菌,對人體健康構成潛在威脅。
正確做法
清洗后應將碗筷放在通風干燥處晾干,也可用干凈毛巾或紙巾擦拭表面以加快晾干速度。同時,確保收納碗筷的櫥柜或收納盒保持干燥和清潔。
碗筷長期不消毒
長期未消毒的碗筷容易滋生細菌,增加健康風險。
正確做法
可采用開水煮沸、紫外線消毒柜或專用消毒劑等方法進行消毒。
洗碗后殘留香味是沒洗凈嗎?
我國對洗潔精的安全性、產品質量和殘留量有嚴格規定和標準,并會定期抽查。
如果餐具洗后仍有香味殘留,很可能是香精的味道,某些產品在極低濃度下也能被聞到。
只要是正規渠道購買的合格產品,均可放心使用。如果擔心殘留,可用流動清水多沖洗幾遍。
選購合格的洗潔精,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這樣提醒:
1.選擇證照齊全、售后服務有保障、信譽度高的商家,購買包裝完好、標識清楚的產品。
2.注意查看產品標識信息,選擇有生產許可證的產品,并檢查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確保產品在保質期內。
3.根據國家標準,洗滌劑分為兩類:
A類產品:用于直接清洗食品。
B類產品:用于清洗餐具、飲具以及直接接觸食品的工具、設備或食品包裝材料和容器。
消費者應根據實際需求選擇“A類”或“B類”產品。
趕緊轉發給家人朋友
相互提醒吧~
來源:生命時報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點亮和
轉發告訴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