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11日清晨,中國乒乓球隊全員啟程飛赴卡塔爾多哈,正式進入世乒賽倒計時6天的沖刺階段,在體育總局的送行隊伍中,一個熟悉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如今已是中國乒協副主席的馬龍,與即將出征的隊員們握手告別,當“小魔王”孫穎莎走向他時,兩人雙手緊握的瞬間被鏡頭定格
這一幕迅速登上社交媒體熱搜,網友紛紛留言:“龍隊像極了送孩子遠行的家長,滿眼都是牽掛和期待。”
此次送行并非簡單的儀式,作為中國乒協管理層的新成員,馬龍在成都封閉集訓期間的角色早已超越“副主席”的頭銜,據前國手、如今國家隊陪練周雨直播中透露,在為期一個月的集訓中,馬龍保持著與現役球員同步的“一天三練”節奏
清晨與男隊主力進行高強度對抗,下午化身雙打陪練配合年輕隊員打磨戰術,晚間則參與體能訓練和技術分析會議,更令人動容的是,周雨在直播中透露,馬龍常主動留下加練,甚至為適應不同選手的需求,反復調整自己的打法
對于熟悉中國乒乓球隊的球迷而言,馬龍的轉型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2024年宣布退出國際賽場后,這位手握31個世界冠軍、實現雙圈大滿貫的“六邊形戰士”并未遠離球臺,此次集訓中,他白天陪練、晚上總結的身影,讓人恍惚看到2019年布達佩斯世乒賽前,那個打著封閉仍帶隊加練的“龍隊”,不同的是,如今他的身份標簽中多了“傳承者”的使命
那么站在更廣闊的維度,馬龍的轉型對中國乒乓球運動具有標志性意義,作為全球知名度最高的中國運動員之一,他在球員時期便以“尊重對手、敬畏比賽”的體育精神贏得國際贊譽,如今身份轉換后,這種人格魅力或將發揮更大效能
在國際乒聯改革賽事體系、推動職業化進程的當下,兼具專業深度與國際影響力的馬龍,有望成為連接中國乒乓與世界舞臺的理想橋梁;值得期待的是,馬龍在管理崗位的探索,可能為國乒注入新活力,他曾在采訪中提及“想建立更科學的青少年選拔機制”,這與乒協正在推進的“U15人才培養計劃”不謀而合,若能將運動員時期對技術革新的敏銳度,與管理工作相結合,或可推動訓練體系創新
當37歲的馬龍在訓練館陪00后隊員練到深夜時,燈光下拉長的身影仿佛時光的重疊,那是當年鞍山少年在乒乓球館揮拍的執著,也是曾經世乒賽、世界杯奪冠后親吻球臺的虔誠,也是如今甘當“人梯”托舉新一代的從容,從“六邊形戰士”到“體制內改革者”,他始終在用行動詮釋:真正的傳奇不在于獎杯數量,而在于能否讓更多人因他的存在而相信堅持的力量
或許正是這種超越勝負的格局,讓他在握手送別孫穎莎時,眼中不僅有對勝利的渴望,更飽含對這項運動未來的期許,當中國乒乓球隊在多哈升起國旗時,無論最終戰績如何,馬龍的故事都已寫下新篇章,關于傳承,關于熱愛,關于一個運動員對初心的終極堅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